浙江三四线城市抢设沪杭人才“飞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1
浙江省嘉善县迈维代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堂在多年前前往武汉、西安等地招聘博士时,常遇到有人直接拒绝去县城工作,坚持要去上海,即使收入较低。县城企业家普遍面临抢夺高端人才的难题。然而,自今年11月起,这一问题迎来新解决方案:嘉善县引进的高端人才可直接入驻嘉善国际(上海)创新中心,在上海办公,为嘉兴企业提供服务。嘉善县在上海市虹桥商务区设立了面积两万平方米的人才“飞地”,旨在支持企业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嘉善的发展战略。据嘉兴市委组织部统计,目前,嘉善、海宁、平湖等7个县市区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了12块人才“飞地”,总面积超3.7万平方米,有效集聚和利用各类创新人才资源。
嘉兴市位于长三角中心,但在博士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受到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经济强市的竞争压力。高端人才受各地引才政策影响,呈现“潮汐”现象,嘉兴留住高端人才难度较大。“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谚语在这里不适用,因为大树底下的“草”不易生长。嘉兴市和嘉善县的困境,实际上是国内外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在新一轮发展战略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嘉善县在上海的“飞地”注重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有14个孵化项目,6个入驻,80多个在谈。该县出台了支持人才“飞地”的十条政策,包括一次性开办费补助、租金补贴、天使基金支持等。项目必须落地嘉善,才能享受政策,如人才住房券等。嘉兴市委组织部表示,高端人才的社保关系是否转移不重要,只要在大城市人才“飞地”工作,就能享受本地人才政策。这打破了以往与户籍、社保挂钩的人才政策,更开放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嘉善国际(上海)创新中心等人才“飞地”的建设,从地下走向地上,从国内延伸至国外,形式和业态日益多样化,体现了政府引导和企业自发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