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结婚和办丧事为什么要随份子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24
随礼

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家公证处外,一对做完新婚公证的男女身上挂着亲朋好友送予的钱币。按照风俗,亲戚朋友祝贺新婚男女时都要把钱用大头针别在男女身上挂着的绸带上
第2个回答  2013-09-24
礼尚往来
第3个回答  2013-09-24
我们自己国家的特点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4
近几年,虽然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却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些本已绝迹的旧风俗、旧习惯、旧传统又纷纷卷土重来,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刹是盛行,尤其是在婚丧嫁娶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乱发请贴、乱发丧讣,风水先生、算命先生生意火爆,有的家里死了人,还大摆宴席,请道士做法场,请吹鼓手大吹大擂,请吊孝者哭唱吊孝。有的家庭“与时俱进”即已搞了非常隆重的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遗体告别仪式,而又转过头来按旧俗出大殡,整个丧事大办达一周之久;办婚事的年轻人,从订婚起就索要一两万元的彩礼,要三金,结婚时还要重金聘礼,要老人置办高档家俱,要豪华住房,并扬言现在不要结婚以后就晚了,说话也不算数了。结婚办喜宴,宴请亲朋好友,甚者长达半月。一些人说,现在是婚结不起,连死人也死不起了。不但当事人有这种感叹,亲朋好友也是一样,谁家办事都要送礼,“人情”成了许多家庭的经济上的沉重包袱,有的家庭一个人一年的份子钱达4000—5000元之多,占工资—半;人们戏称“喜宴请柬”为红色罚款单。

纵观大操大办者有三类,一是“专心谋财”类,即借此创收型。这类人多为当政者、有权者,以办婚丧事作为谋财手段,借手中权力的威慑力赚取钱财,君不见,有的干部父母已早逝,现在又认干爹干妈,等干爹干妈死后又为干爹干妈出大殡,办丧事。第二类,为附和类。是“收回成本型”。这些人从心理上讲不喜欢大操大办,但是看见别人婚丧事都办,一怕栽面,二者他们也随了不少份子,付出了一定的成本,自己不能亏本,便借此机会给已随过份子的或即要随的发贴子,收回成本,于是也大操大办起来。第三类,为打肿脸充胖子类。多为平民百姓,自己没有条件办,也知道办事会花钱,会亏本,但是别人办事,怕自己不办事被人笑话,看不起,于是也就大操大办起来,结果办完事赔了一些钱,自己干认肚子痛。

这种不良风尚的形成有其社会背景,即(1)社会物质财富增多,经济发展使一些家庭有了经济基础;(2)餐饮业的发展为办事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社会上的一些干部带头办婚丧,群众照着干部的影子去做,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社会道德评价失衡;(4)攀比风盛行。这种风气是与我们建树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背道而驰的,人人深感其苦,深受其害。

婚丧事大操大办是封建、腐朽的遗毒,这种封建旧习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它反而会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往往在老规矩风俗人情的外衣下,形成—种束缚和控制人们思想行为的无形力量,似如魔网罩在我们头上。我们提倡勤俭办一切事情。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历来有“成由节俭,败由奢”的看法。勤俭要求人们合理的安排开支,朴素节约,珍惜财富,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反对挥霍浪费行为。经济是家庭的命脉,勤俭直接涉及到家庭的幸福,勤俭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法则,而且是一个维护家庭发展和处理好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和不断繁荣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大力提倡勤俭办婚丧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努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性的认识,从而以健康的文明新风代替旧风俗。

勤俭办婚丧事,就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倡导文明消费观,绝不盲目攀比,追求婚丧事中的高消费,要逐步引导人们增加精神消费的比例,如办婚事时旅游结婚,购买书籍,植育新婚纪念林等等。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一靠教育引导,二要靠群众自觉行动;另—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一是领导干部、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各级干部党员要带头勤俭办婚丧事,要自觉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要自觉地说服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切决不参与大操大办、不为大操大办者助兴捧场。各级干部要教育广大群众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要为办理婚丧事者送精神礼,送道德礼,不送物质礼。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红白理事会要努力完善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对招待亲友的范围、置办桌席的规模做出强令的规定,使红白事大操大办没有活动空间。要狠刹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如吊孝、念经、做道场、领魂、雇童男童女等等。要逐渐推广文明的婚丧事办理方式。如用遗体告别代替发丧、出殡,用播放哀乐代替吹吹打打,用献花圈、花篮代替披麻戴孝等,在婚事中唱流行歌曲,举办亲友演唱会,放有纪念意义的电影,栽植纪念树。

要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一种有利的舆论氛围,使人们对大办婚丧者不齿,使全社会不参与婚丧大操大办,对新事新办、新事简办的典型,要大树特树。要对那些平时不养不敬,死时大操大办的勇于鞭笞和批评。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一种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一种婚丧从简办理并不是违背道德良心、淡漠人情的行为,而是体现纯朴、善良、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13-09-24
习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