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安的教育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2002年10月- 2003年4月:英国洛桑农业实验站,高级访问学者。由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1992年 6月- 1993年 6月:英国自然资源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皇家学会“王宽诚皇家学会奖学金”资助。
1980年9月- 1981年7月:北京大学生物系进修“昆虫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动物生态学”。
1965年9月- 1969年7月:华中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专业学习。
工作经历:
1997年- 现在: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主讲本科生的“昆虫生态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害虫预测预报”等课程;主讲硕士研究生的“昆虫生态学”、“昆虫行为学”等课程;主讲博士研究生的“昆虫学研究进展”。
1988年- 1997年: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主讲本科生的“昆虫生态学”、“生物统计”和“害虫预测预报”等课程;主讲硕士研究生的“昆虫生态学”等课程。
1974年- 1988年:讲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主讲本科生的“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和“农业昆虫学”。
主要研究工作:
2006.01-2008.12: Bt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2005-2006:转基因油菜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人;
2003-2005:UNEP/GEF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实施项目,国家环保总局
2003-2004:转基因水稻抗虫性测定,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2002-2003:参加农业部“转基因油菜安全检测项目”,“转基因油菜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课题;课题主持人;
2001-2004: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研究项目水稻田间抗虫性测定课题,农业部“948”项目, 子课题主持人;
1999-2002:转基因杂交稻“汕优63”抗虫性评估及试种示范课题抗虫性评估专题,科技部“863”项目,专题主持人;
1999-2000:国家科技部应急项目“长江流域及分洪区灾后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主持人;
1999: 灾后棉花棉铃虫综合治理对策及趋势预报模型研究,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主持人;
1997-2000:N-硝基脲衍生物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1996-1998:“湖北省烟草昆虫调查”课题,国家烟草总公司,主要参加人;
1994-1995: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棉花红铃虫监测技术”课题;
1993-1996:“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 湖北监利水稻褐飞虱应急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应用”课题,主要参加人;
1991-1994:中稻田几种主要害虫危害损失及其经济阈值研究,湖北省农业厅,主持人;
1989-1991:“水稻三化螟测报调查规范和资料统计标准”课题,湖北省农业厅,主持人;
1987-1991:“湖北省粮棉主要害虫发生趋势预测及最优防治决策”,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主要参加人;
1981-1986:“水稻三化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课题,农业部资助项目,主持人;
主要成果及工作成就奖励
1. 主持完成的“水稻三化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课题 获198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2. 主持完成的“水稻三化螟测报调查规范和资料统计标准” 课题 获199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3. 参加编写的《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教材1988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奖(第五名);
4. 参加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 湖北监利水稻褐飞虱应急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应用” 课题 获199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名);
5. 参加的“湖北省粮棉主要害虫发生趋势预测及最优防治决策”课题 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6. 参加的“湖北省烟草昆虫调查” 课题 获200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7.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组装配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获2001年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贰等奖(第8名)
8.园林树木白蚁地上治理新技术研究 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9. 1996年获农业部“全国三年治理棉铃虫先进工作者”称号;
10. 1998年获国家科技部“98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称号;
11.1993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12.参加完成的“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获1990 年国际发明大会国际成就奖(美国)。
主要著作、论文: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80多篇研究论文, 其中被SCI收录的有5篇。主编和参编了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全国发行的近10部教材和专著。
社会工作:
湖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湖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湖北植保》杂志编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