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高中生作文的语言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6-29
怎样应对高中生作文的语言问题
我在高中毕业班执教多年,经过了解,一些其它学校高中生到高中毕业,自我感觉作文写作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处于停滞不前、甚至有退步现象,在表情达意上更有弱化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年龄、学识不相符合的反常情况?是哪些能力的减弱在制约着作文水平的提高?笔者联系到目前的现状,为了防止我校这种现像出现,遂提出调查和应对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的作文语言能力. 现在就此作一分析.
1. 高考是衡量学生作文能力与水平的综合性考试 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评改中也的确存在着高中生作文语言弱化的倾向.如主题不突出,甚至无中心;思路混乱,表达条理不清;用语不得体,罗嗦;空话、套话连篇;病句错字多;作文语言低幼化、网络化等.因此,高中生作文语言及表达能力弱化的趋势应引起中学作文教学的高度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中生作文语言的弱化?笔者试图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再次深入调查高中生作文语言运用的现状,并从各方面深入分析导致高中生作文语言弱化的原因,寻求有效对策.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一共设计了八个方面的问题,涉及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现状及课堂写作指导、语法知识的掌握等诸多方面,以问卷的形式,对高三文理班级(两文两理)进行调查,共收到问卷100份.调查结果显示:
(1)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极为有限.
(2)课外阅读娱乐化、功利化,快餐式阅读受青睐. (3)中学作文指导效果并不明显. (4)高三学生语法基础普遍较薄弱. 3. 病因分析
3.1 快餐式阅读、“浅阅读”等功利性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浅阅读与深度阅读最大的区别是,浅阅读不需要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带有明显的娱乐性与功利性.“浅阅读”受学生青睐,最大的问题在于会导致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弱化,缺少对于文字的关注.缺少深度的阅读,势必影响对语言的运用,影响高中生准确利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3.2 满分作文的误导,使高中生作文语言华丽化、文言化.功利性思想,使学生急需找到一种“又快又好”的“终南捷径”来达到得高分的目的,而满分作文恰好为之提供了可仿效的对象.这些满分作文文采飞扬,形式新颖,使高中生误以为只要拥有了华丽的语言即可唬住阅卷老师,赢得高分甚至满分,于是排比铺陈接踵而来,动辄引经据典,不仅追求语言的奢华化,更追求语言文言化.殊不知,注重语言华丽的结果是忽视了语言的本色,结果只能造成真情的缺失.
3.3 轻视中学语法知识的讲授,可能会影响作文语言的规范表达.语法,是语言组织和运用中要依据的规定和准则,对高中生写作语言的规范运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对策
4.1 正确定位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指导中,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作文指导目标定位过高,伤害的恰恰是处于中下层学生的写作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对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为此,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设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定位,即作文教学指导要面向大多数语言水平处于中等的学生,指导处于这一层面学生的作文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准确、贴切、规范的要求,再在规范表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追求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追求语言的个性化.
4.2 课外阅读先行,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课外阅读不应该与高考复习构成一对矛盾,两者应该是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应是课外阅读先行.在高三第一学期,要切实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要增加阅读时问,更要增加阅读量,即使是快餐式阅读也要鼓励,哪怕看一幅图片,一则新闻,抄一首歌词,看一段录象,也是课外阅读.当然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教师也可以利用课题的形式开展课外阅读,如李白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意象举要等,发动全班学生开展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或者利用课前五分娩钟引入优美的散文、微型小说等.
4.3 读写沟通,引导学生完善自身语言我们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对汉语的鉴赏力,培养他们对现代汉语结构美、节奏美和音韵美的兴趣.在精读课堂,对文本的分析不要仅仅停留在思想内容上,要使文本的写法与学习语言并重,甚至更注重后者.要以语言为核心,从写作的角度研究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在对语言运用的揣摩中引领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怎样进行思维,怎样展开想象,怎样有所创新,逐渐弄明白文章“应该怎样写”.
读写沟通,关注文本的同时又关注写作.对课文中不少格言式的精辟议论,和大量诗词警句、成语等,加以摘抄并实际应用;有计划地多背一些名家名篇,多作范句仿写训练,向名家名篇学习典范的语言;积极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反复咀嚼、品味意味深长的语言,结合文本思考生活、探索人生;引导学生了解网络语言,教会学生在鱼龙混杂的语汇中如何进行鉴别,吸收有思想、有创意 健康的网络语言,摒弃低级粗俗的语言.唯如此,学生才能在积累学习中切实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由于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内容和思维,在作文讲评中要紧密结合作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通过评析语句,指导学生如何说准确、说清楚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