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玉虚宫:不仅有武侠,还有皇帝们的道教情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1
少林和武当是武侠小说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而我和这两个地方颇有渊源。我的老家在河南,现在生活在湖北,这两个省份恰好是这两大门派的驻地。这样看起来,我身上也仿佛也充满了江湖气息。

由于工作原因,我对武当山非常熟悉。武当山脚下有一个小镇,叫武当山 旅游 经济特区,是一个县级行政机构,以前叫武当山镇,当地人习惯叫它老营镇。

老营二字来自于镇上的一座大型道家宫观——玉虚宫,其实玉虚宫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老营宫,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习惯称这地方为老营。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大修武当山,最终历时12年,主体工程才结束。整个建设期间,动用民工30万人,各种建筑材料更是不计其数。这么浩大的工程肯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修的,必须有统一规划和统一指挥,当时的建设指挥部也就是大本营就是在玉虚宫,所以玉虚宫才有了老营宫的别名。

中国古代的建筑讲究对称,而玉虚宫就是一座非常对称的宫殿。它背靠着武当山,坐南朝北,以玉虚殿为中心,整个宫殿的建筑结构向北依次展开,大殿的正门对着主干道。这条主干道一直向北伸展,出了玉虚宫,再穿过一条两头都是庑殿式结构的三孔隧道,进入武当山镇,然后继续向北,一直顶到剑河。其中从隧道至剑河的这一段叫玉虚路,武当山政府把它建成了一条仿古的步行街,可以说不仅仅是玉虚宫,整个武当山都是以玉虚路为中轴线展开的。

玉虚宫共三层院子,从大门进入之后就是第一层院子。这是一片开阔的场地,除了两侧的两座御碑亭之外没有其他的建筑,所以这层院子更像是一座广场。

两座御碑亭高大巍峨,建在巨大的青石基座上,外墙整体呈红色,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气势雄浑。御碑亭的顶上有两层翘起的屋檐,上面是灰瓦和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八条翘起的屋檐角上都雕有屋脊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从里面看,御碑亭的四面墙墙皮剥落的比较严重,大部分地方都露出了整整齐齐的青砖,部分墙面还有残存的暗红色的墙皮。顶部雕梁画栋,色彩很是鲜艳,不过据说这些彩绘是现代重新修复的。御碑亭的正中央是一座高大的龟驮碑,其实驮碑的那个动物并不是乌龟,而是赑屃。传说龙生九子,赑屃是老六,也有的说是老大。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赑屃的作用好像只有一个,那就是驮碑。据说赑屃力大无穷,上古时期经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被大禹驯服,成为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怕赑屃以后再生事端,就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碑放在它的背上,让它无法行动,所以赑屃驮碑的传统就流传了下来,目前我国很多古代建筑里都能看到这种龟驮碑。

第一层院子的两座御碑亭里面的赑屃驮的都是嘉靖皇帝的碑文。进门右手的御碑亭里面的碑文还能看清,大致说的是武当山已经建了好几十年了,有些地方已经破旧了,命令官员评估一下修缮费用,报给工部,落款是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左手的御碑亭中的石碑表面侵蚀的很厉害,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从第一层院子往里穿过一道三孔的大门,就进入了第二层院子。玉虚宫的三层院子中,第二层空间是最大的。中轴线上是一条宽阔的道路,有九列大石板并排铺成,这些石板大部分都是古物,由于日晒雨淋,上面留下了浓重的岁月痕迹,少部分由现代的水泥石板补充。玉虚宫是皇家规制,九列石板代表着九五之尊。估计在明朝的时候,中间的石板普通人是不能走的,会有僭越之罪,那是要杀头的。

石板路的两侧是两大片草坪,上面种着很多乌桕树。每到深秋时节,乌桕树叶子变红,秋风一过,满院红叶翻滚,煞是好看。这个时候适合约妹子坐在树下的草坪上谈天说地,感受红叶片片飘落的唯美。乌桕树与爱情的关联性古人早已知晓,所以南北朝时期的爱情诗歌《西洲曲》里说: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第二层院子中也有两座左右对称的御碑亭,里面是永乐皇帝的碑文,进门右侧的石碑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左侧御碑亭里的石碑部分字迹无法辨认,残存的字迹大体意思好像是在给修行的道士们规定一些纪律,并对扰乱秩序者治以重罪。

算上第一层院子里的两座,玉虚宫里共四座御碑亭。这四座御碑亭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碑文上刻的内容。不过,以我的观察,好像两座永乐御碑亭要比嘉靖御碑亭稍微高大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视觉误差。

其实,就算是永乐御碑亭真的要高大一些,也完全解释的通,因为毕竟永乐皇帝是嘉靖皇帝的先辈,并且嘉靖皇帝还是他的粉丝,当然真粉丝还是假粉丝无法判断。

我们现在都知道,永乐皇帝庙号成祖,但是,在整个明朝的 历史 上,大约有一半的时间都没有明成祖这种说法,因为永乐皇帝刚开始的庙号是太宗。到了嘉靖皇帝时期,嘉靖皇帝朱厚熜认为太宗二字无法表达永乐皇帝的 历史 功绩,于是改庙号为成祖。所以,如果有人卖给您嘉靖之前的文物,上面有成祖二字的,您可以直接让这种毫无 历史 素养的卖家滚蛋。

一个朝代有两个祖,这开创了 历史 的先河,也为后来的清朝做了一个坏榜样。清朝时期,出了三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 历史 上最自恋的皇帝乾隆临死前特意嘱咐他的儿子和大臣们,自己的庙号不要用祖。这些搞形式主义的皇帝们有一个错觉,仿佛庙号里面不用祖就无法体现他们的伟大一样。但是他们忘了太宗这个庙号同样代表着荣誉, 历史 上最完美的皇帝就是一位太宗,他的名字叫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嘉靖皇帝这么做跟崇拜关系不大,真实目的是为了让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入太庙。

永乐皇帝和嘉靖皇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如果皇位交接正常的话,皇位压根没他俩啥事。永乐皇帝朱棣是抢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才当了皇帝,朱棣死后明朝又先后经历了七个皇帝八个年号,其中明英宗做了两次皇帝,有两个年号。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砸到了远在湖北钟祥做藩王的朱厚熜的脑袋上。明朝皇位继承的制度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立嫡立长。意思是说,皇帝死了,有皇后的儿子来继承皇位。如果皇后没有儿子,就让皇帝其他儿子中年龄最大的那个来继承皇位。如果皇帝也没有儿子,就让皇帝的弟弟来继承皇位。

朱厚照刚死的那段时间,朝廷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那就是这位以胡闹著称的皇帝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弟弟。后来经大臣们跟太后商议,由朱厚照的堂弟,在安陆州做藩王的朱厚熜来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想把他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追封为皇帝,遭到大臣的一致反对,后来他经过几次激烈的斗争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终于实现了目的,其中更改永乐皇帝的庙号就是操作方案之一。

永乐皇帝和嘉靖皇帝是两位皇位继承的幸运儿,同时也是武当山兴盛的主要推动者。永乐皇帝是武当山建筑群的开创者,嘉靖皇帝在永乐皇帝的基础上对武当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扩建,最终才成了今天的宏大规模。

这两位皇帝之所以对修建道家宫观如此热衷各有各的原因。

永乐皇帝是武装叛变夺来的皇位,所以皇位的合法性饱受质疑。为了证实自己的皇位也是上天授予的,他说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所以他就大修武当山。当时的一些马屁精们非常会揣摩圣意,就按照永乐皇帝的模样修建了早期的真武大帝塑像。

在永乐皇帝那里,道教可能只是他的一个工具,但是嘉靖皇帝是真的迷信道教。他做藩王的安陆州就是现在的湖北钟祥,离武当山很近。朱厚熜小时候经常跟父亲一块来武当山朝拜,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接住皇位这个天大的馅饼,就是因为有武当山的保佑。到了晚年之后,朱厚熜就更加迷信道教了,整个皇宫经常香烟缭绕。他还热衷于写青词,青词这玩意儿您可以理解为是凡人写给神仙的信。青词很难写,也很难懂,但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特别擅长写青词,严嵩也因此受到了嘉靖皇帝的宠幸,经历了一段臭名昭著的内阁首辅生涯。

两位皇帝的故事讲的有点多了,热爱 旅游 的您可能有点厌倦了。别急,我们回来继续讲玉虚宫。

玉虚宫的第二道院子里除了石板路、草坪、乌桕树、永乐御碑亭之外,还多了一个您在武当山其他宫殿里面看不到的东西——护城河。没错,是护城河,就像紫禁城的护城河一样。护城河横亘在进入第三层院子大门的前面,把第二层院子一分为二。里面的河水来自于山上的泉水,河里有很多金鱼往来游弋。河岸上栽有很多柿子树,秋天的时候,树上果实累累,不过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部分柿子已经落了。护城河上横跨着一座拱形的石桥,跨过石桥,走大概二十米左右就到了第三层院子的外墙,爬上一段石阶,穿过院门,就进入了第三层院子,也是玉虚宫的最后一层院子。

进入第三层院子,您首先经过的建筑是院子两边对称分布的两座焚帛炉,顾名思义,他们是香炉的一种,不过不是普通的香炉。这种明代的焚帛炉,全国仅存8座,其中武当山5座,玉虚宫两座,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十分珍贵。这种焚帛炉有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砖瓦建成,看起来非常漂亮精致,不过,现在里面不让烧香表了。

过了焚帛炉,需要爬上一段石阶,登上一座平台,上面是被风雨侵蚀的坑坑洼洼的石板,很有 历史 沧桑感,看起来像是一座已经被破坏的殿宇的地基,但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是什么不知道。

下了平台再往前走就是玉虚宫的大殿玉虚殿了。玉虚殿背靠武当山,面向剑河,应该就是人们口中说的风水宝地。整座殿宇是两重檐结构,建在高高的地基之上。

我国古代有规格的建筑总是喜欢把地基垫的很高,无论是人们从下往上仰望,还是爬上长长的台阶进入建筑内部,心中都会升起一种敬畏感,从而增加了建筑主人的威严。

玉虚殿的前脸整体呈灰色,灰色的瓦,灰色的门,灰色的廊柱,每层屋檐下面的房梁上绘有复杂的纹饰,给整体的宫殿增加了一些活泼的元素。宫殿的两侧和后墙则是宫殿建筑中常见的暗红色,跟四座御碑亭的外墙颜色一致。

看完这些之后就是玉虚殿了,抱歉,由于殿内不让拍摄,我没有相关的视频和照片,大家只能根据我的描述去想象了。有人说,宗教场所和墓里出土的文物不能拍照,容易有灵异事件发生,在我这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看来,这种说法可以用一句歇后语来形容,一群太监聊天——无稽之谈。真实的原因是,拍照时的曝光容易破坏文物的表面的颜色。

玉虚殿的内部有分为三间,有高大的红色立柱支撑着屋顶。这座玉虚殿像是后来复建的,所以立柱并不是想象中的金丝楠或者松木,敲起来像是水泥柱子。立柱共六行四列,共计24根。三间房子是相通的,中间并没有墙壁或者屏风隔开。正中间供奉的是玄天上帝,两侧都是真武大帝。其实,玄天上帝和真武大帝是同一个神仙。玄天上帝神像大概有三米高,两侧的真武大帝稍微矮一点点。三座神像庄严肃穆,面对他们的时候,无论是参观者还是朝拜者,都会肃然起敬。三座神像前都放着供桌,上面有铜制的香炉和烛台。不过现在玉虚宫好像不允许焚烧香表了,如果想烧香和许愿,只能到山上的紫霄宫和金顶。如此一来,这些香炉和烛台就成了摆设。不过这些东西造型古朴,像是古物,可能会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玉虚殿的后面还有一座父母殿,这是武当山宫观建筑的一般格局,其他宫观的主殿后面一般都会有一座父母殿。但是,玉虚宫的父母殿现在正在修缮,站在玉虚殿的后面,只能看到宫殿的外墙上密密麻麻的脚手架。

至此,玉虚宫就逛完了。从建成至今,玉虚宫已经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六百年很短,短到一页纸就能把玉虚宫的 历史 写的清清楚楚;六百年很长,长到它承载了几十代人的记忆。在玉虚宫,您可以冒着“杀头”的危险在中轴线最中间的一列石板上行走,也可以在草坪中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徜徉,还可以站在高大的宫殿和御碑亭的台阶下向上仰望,感受那六百年风吹雨打的 历史 沧桑。

全文结束

这篇文章本来是为一期视频准备的解说词,写的比上一期遇真宫视频的解说词还早。玉虚宫的大部分视频我也都拍好了,想着先用遇真宫的做个实验,看效果咋样。从效果上来看,我即将做的玉虚宫的视频,大概率会扑街(此处应该有苦笑的表情)。先当做一篇文章发出来吧,后续有时间再做成视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