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有哪些,工程人需要注意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4-08
学习新技术,比如BIM
第2个回答  2022-11-09

建筑工程行业普遍遇到的问题:

基层项目部,操作体验不佳

• 项目现场不方便,系统不能用手机填

• 填报内容采用纸质填写太麻烦

• 系统跟不上管理变化,导致信息不对称

• 多套系统Excel混杂使用,麻烦容易出错

中层职能部门,很难了解一线情况

• 资金使用不清晰,具体用途难把控

• 数据收集处理耗费大量人力资源

• 审批过程难把控,凭据不齐难管理

• 获得信息滞后,小问题熬成了大问题

高层管理者,不能直观看全局

• 数据汇报不及时,很难看到当下的情况

• 数据来源人工汇总,准确性不能保证

• 各部门数据孤立,不能联动分析

• 决策者不能从全局各维度定位业务问题

第3个回答  2020-04-08
老一代工人拼命上工地,新一代工人不屑上工地

在建筑行业中,农民工群体呈现出新的态势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年轻一代不愿意做建筑工人,工地上多见45~60岁的工人,这些人对管理的理解和法律知晓非常欠缺,文化水平低下,对于新型网络管理很多工人很难跟进和学习。
由于工程的建造特性,室外施工的辛苦程度,以及工程量组成的多样性和施工难度,造成新一代工人承接不上老一代工人,青年人更不屑当建筑工人这个行业。工地干活太辛苦还不如去开个滴滴送个美团开个网店,因此这些网络化工作引流了社会上的青年人群,这些工作与工地一对比辛苦程度、待遇高低一目了然,这就是目前建筑工人青老不接的原因。
工人为工资到处跑、项目公司为工人天天跑
建筑市场已经不同以往,找到合适的施工队伍对建筑公司来说非常难。个人包工头性质虽然被明令禁止,但事实上建筑工地依然流行的是包工头,而不是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下属的劳务班组仅名义管理)。
工人流动看工资,没有归属感,由于现在手机通讯的方便性,工人往往会为了多20块30块钱,而选择去别的工地。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部出现新的管理难点,为了工人信息留存和备案天天安排做档,很难保证完整性,项目部为了工人到处跑,一旦出现事故或者纠纷,项目部或公司反而成为了弱势群体。
民工学校到处办、好比工地展览馆
三级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等员工培训,项目部现在也非常重视。民工学校也办的火热,每个工地民工学校成标配,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农民工进城变工人,回家变农民,呼之即来,挥之即回。实际的技术技能虽然有,但体系性和意识层面并没有完全解决。安全培训,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让我来听就听,习惯咋干还是咋干。项目部有时为了赶工,帮忙填写考试卷,帮忙代签。培训内容千篇一律,针对性和强制性不够。
工资表格流于形式、工资发放后患多
对于工人的工资管理,项目部经常会出具按手印签字的工资签收表,附带一个分包提供的考勤表。工人实际是否领到工资并不知道,分包提供的考勤表是否真实也不知道。虽然我们可以不关心,但是埋下的隐患非常大,没事则好,有事劳神之忧。
管理人员常挨批、工人队伍难管理
现场管理员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挨批,工程进度不理想、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场地混乱等等。到作业面时,说好的上工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一旦找分包队伍,各种理由推托。
科技设备到处设、实际效果很鸡肋
现在的工地,闸机、指纹、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一系列科技设备逐渐进入工地,对工人的管理采用新技术和方法非常值得提倡。
但是,这些技术更多用于限制项目外来人员进出,对工人不理想,排队、识别效果等大打折扣。视频监控也用上了,被迫性大于实际作用,上级部门有要求……技术永远代替不了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技术就会成为形象工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