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的功效与作用(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

科学研究表明,麝香有着雄性激素样作用。

抑制血管通透性作用

麝香能够抑制血管通透性,对心血管系统有着一定的保健作用。

抗早孕作用

麝香有抗早孕作用,而且麝香酮的抗孕作用并非动物中毒作用的结果。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麝香水溶性蛋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实验观察到麝香对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产生抗体灌胃M无抑制作用。似有增强作用。麝香无免疫诱导作用,但在抗原绵羊红细胞存在下,麝香能使实验小鼠脾脏明显增大。

抗肿瘤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麝香对离体动物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对动物肿瘤组织的细胞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

麝香能增强异丙肾上腺素等对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既能增加异丙肾上腺素等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作用。

预防缺血性心脏障碍

麝香对血栓引起的缺血性心脏障碍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消肿

麝香对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催产下胎

麝香有催生下胎之效。可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治疗心绞痛

近代临床报导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

开窍醒神

麝香可以用来治疗闭证神昏,因麝香以辛香走窜为用,对于各种原因的所导致的闭证神昏都有效,如治疗热闭神昏的安宫牛黄丸和寒闭神昏的苏和香丸都使用了中药麝香。

活血止痛

麝香可以用来治疗淤血诸痛,如血淤经闭、心腹爆痛、跌打损伤等症。治疗血瘀之证,常与中药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药同用。另外因麝香有活血止痛之功效还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咽喉肿痛、风湿痹症等。如治疗疮疡肿痛常与中药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如醒消丸。

麝香的副作用——孕妇忌用


麝香既是一种中药材,又是一种名贵的香料。但是大家对麝香的副作用却很陌生,殊不知麝香的副作用对某些特定人群具有很大的副作用。

麝香中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酮,超量或使用不当可中毒,小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呈抑制作用。尚有雄激素样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严重者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内脏广泛出血而死。

麝香用量过大常规用量入药偶出现轻微头痛、恶心、胃口差。过量使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性。中毒症状:口腔粘膜糜烂、恶心、呕吐、牙齿脱落、便血、吐血、尿血,严重者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内脏广泛出血而死亡。曾有报道一小儿服麝香0.06克引起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昏迷、抽搐、无尿、瞳孔散大。

用麝香不当本品芳香走窜,能坠胎,孕妇忌用。古代医家认为: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海虚而寒热盗汗者不宜使用。现在麝香入药多配合其它药物制成丸剂,应掌握好适应证,避免药不对证的现象。

以上就是麝香的副作用,对于体弱阴虚的孕妇来说,应该远离麝香,因为就算是麝香的气味都会对体内胎儿具有催产作用,为了避免堕胎风险,孕妇们还是小心为妙。

麝香的相关知识


(一)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6~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二)麝香适合人群

虚脱症禁服。麝香堕胎,孕妇禁内服外用。

(三)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源于世界上第一部成方药典、900多年前的宋代著名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苏合香丸。自宋代以来,苏合香丸一直是历代岐黄高手“治卒心痛”的首选良药。药物成分是,蟾酥、人参提取物、麝香、苏合香、牛黄、肉桂、冰片。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

注意事项

(1)过敏体质者慎用。

(2)麝香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请将麝香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4)运动员慎用,孕妇及对麝香过敏者禁用。

(四)麝香壮骨膏      

麝香壮骨膏的主要成分有麝香、八角茴香、山奈、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薄荷脑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麝香。镇痛,消炎。用于风湿痛,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扭伤,挫伤。

用法用量

外用,贴患处。将患处皮肤表面洗净,擦干,撕去复盖在膏布上的隔离层,将膏面贴于患处的皮肤上。天冷时,可辅以按摩与热敷。

注意事项

(1)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3)有皮肤病者慎用;皮肤破溃或感染处禁用。

(4)含盐酸苯海拉明、硫酸软骨素。哺乳期妇女慎用。

(5)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使用中如有皮肤发痒、变红或其他不适等过敏现象时,应立即取下,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7)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9)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四)麝香的附方


治卒中风: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为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如牙紧,可自鼻中灌入。(《魏氏家藏方》)

治中风不醒:麝香二钱。研末,入清油二两,和匀灌之。(《济生方》)

治痰迷心窍:麝香一分,月石、牙皂、明矾、雄精各一钱。上共研匀,密贮,每服五分。(《疡科遗编》)

治中恶客忤垂死:空青一两(细研),麝香一分(细研),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上药相和,研令匀,每服以醋一合、汤一合相和,调散半钱,不计时候服之,须臾即吐为效。(《圣惠方》)

治小儿诸痼潮发,不省,困重:白僵蚕(汤洗,焙黄为末)半两,天竺黄一分(细研),真牛黄一钱(别研),麝香(研)、龙脑(研)各半钱。上拌研匀细,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调灌眼,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白金散)

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频发不止:麝香半两(细研),阿魏半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干蝎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麸炒微黄)。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洒下二十丸。(《圣惠方》麝香丸)

治厥心痛:麝香(别研,每汤成旋下),木香一两(锉),桃仁(麸炒)三十五枚,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一两,槟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捣筛,入桃仁,再同和研匀。每服三钱匕,水半盏,童子小便半盏,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末半钱匕,搅匀温服,日二服。(《圣济总录》麝香汤)

治跌打气闭:牙皂、北细辛、南星、冰片、麝香等分。为末,吹鼻。(《医钞类编》吹药方)

治痈疽发背及诸恶疮,去恶肉:麝香、雄黄、矾石、闾茹(一作’真朱’)各一两。上四味治下筛,以猪膏调如泥涂之,恶肉尽,止,却敷生肉膏。(《千金方》麝香膏)

治鼠瘘:麝香(研)、雌黄(研)。上二味等分,并为散,取虾蟆背白汁和涂疮孔中,日一度。(《古今录验方》)

治小儿疳,常渴,饮冷水不休:麝香一分,人中白一分。上药邡研令细,以蒸饼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煎皂荚汤下二丸,空心、午后各一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麝香丸)

治牙痛:麝香大豆许,巴豆一粒,细辛末半两(钱)。上药同研令细,以枣瓤和丸,如粟米大。以新绵裹一丸,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有蛀孔即纳一丸。(《圣惠方》麝香丸)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7460 字) 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