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镇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据康熙《崇明县志》记载,在“倭患”平息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为防御海寇的侵扰,崇明知县袁仲锡呈请朝庭,经同意在沈安状筑堡城一座(后在全县境内又相继增筑九座堡城)。沈安状堡城当时是土砖结合的城堡,曾设置五座城门,方圆三里八分,仅次于方圆四里八分的崇明长沙县城。明末,因居民日增、商贸频繁,便形成集镇,称作堡城镇。明末清初,堡镇曾是海寇顾荣、南明抗清志士张名振等与官府军队争夺的要地。清初,堡镇曾设置水师汛地。乾隆四年,官府在堡镇曾设置盐大使署、盐廒。
清末民初,堡镇镇区分南、北两部分。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堡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成立五滧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堡镇改为区。
1949年6月,复为镇,分设南、北堡镇。
1950年4月,恢复为堡镇,为县属镇。
1953年,设堡镇区。
1955年2月,成立堡镇镇。
1958年,成立堡镇人民公社、五滧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堡镇人民公社和五滧人民公社,成立堡镇乡、五滧乡。
1993年6月,撤销堡镇镇、堡镇乡,成立新的堡镇镇。
2000年12月,撤销堡镇镇、五滧乡,建立堡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