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字形推断文言文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1.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一、以形推义,联系语境 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知道了这些。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懈怠”的意思。二、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三,联系上下句,作结构推断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四,联想教材 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根据课文中类似的例句来解释有关实词的含义,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2. 中考文言文: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需要以大量的文言文和历史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深厚的积累,才会有这个意识。

例如:水、江、河等,早期的文言文专指河流、长江的下游段、黄河。但这个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的文言文可以指现代意义的水、江、河。

当你积累了比较丰厚、扎实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根据作者所处时代去判断。我们学习的实词古今义,大多以远古与近古作比较,缺少“中古”这个阶段。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在考试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否则有可能被扣分。

3.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的应用能力,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除了强化记忆各个虚词的用法外,应该注意一些事项和方法。大体说来,可采取下列方式进行复习。

1.分清虚实 文言的虚词实词的分类,大体与白话一样,所不同的是,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归入虚词外,代词也归入虚词。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某个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

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中的“顾”,义为“回头”,是动词(实词);“顾吾念之”的“顾”,义为“但”“不过”,是转折连词(虚词)。所以复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2.辨明用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之”有三个词性:动词、代词、助词。

作动词“到”“往”解释(如“辍耕之垄上”),是实词,仅此一个用法。作代词,有第一人称(如“君将哀而生之乎”)、第三人称(如“作《师说》以贻之”)、指示代词(如“均之二策”)三种用法。

作助词,有六种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二是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作补语的标志(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六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译时省去。这样,通过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

3.注意变化 复习中应该拿虚词与白话比较,了解虚词的古今变化,懂得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哪些说法大体相当。虚词意义的古今变化,大体有以下四种: 第一,少数沿用下来。

如“学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今天仍然使用。 第二,有的完全消失。

如用作发语词的“夫、盖”,起停顿作用的“者”,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等。 第三,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

如“也”在文言里作助词,表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现作副词,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第四,有的改用了别的词。

如语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分别被“在、向、对、到、同、比、被”等介词代替。 4.注意特殊 按照考试大纲,高考只考查15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且一般不考查文言虚词比较偏僻的用法,但课文中出现过的用法并非绝对不考。

还是以“之”字为例,“之”字作动词属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之”作代词时用于第三人称很常见,但用作第一人称(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却是比较生疏的用法,要引起注意。再如“其”字,一般用作代词,但在课文中表反诘、猜测等语气,出现过几次,也要重点掌握,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其李广将军之谓乎”中的“其”字表猜测语气。

又如“以”字作介词时的一般用法在课文中经常见到,但表示领率的意义则见得较少,要重点记忆,“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我立尽”就是这种用法。这样通过抓生疏、疑难、特殊用法,减少了复习量,复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5.分类归纳 对虚词进行分类整理记忆,可以减少复习的工作量。如表示“只”义的虚词有“止、特、但、唯、单、直、徒”,表示“都”义的文言虚词有“全、举、咸、具、悉、皆”;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有“于是、因、则、而”,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有“而、以、与”,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有“于、以、乎、与、为”。

另外,还可将表时间的副词可按过去时、现在时归类,将表短促时间和迅速的副词分类整理。对用于句首和句末的语助词分别进行归纳。

解题技巧 同解答考查文言实词的试题一样,要看青题目要求,明确思维角度;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具体说,可采取以下5种方法。 1.语境分析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其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个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位置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