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空”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1-26
“空”字梵文是(Sunyata)(舜若多),这个字可以说是佛法里面最难解的一个字,早课的“楞严偈”里,“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此“舜若多性”就是“空性”。什么叫做“舜若多”呢?我们中文把它翻成“空”,是一种方便的译法,事实上,应该把“空”字当作一个“专有名词”,它有特殊的意义,千万不要把它当“普通名词”作“空荡荡”的意思来解,若把“空”字翻成英文的Emptiness的话,老美跟老英准会莫名其妙,绝对不能翻成Empty或Emptiness;若翻成“Void”,还比较类近。再说,什么叫做“空”呢?“空”的全义应是“无自性空”或“无自性”、或者“空无自性”都可以——“空”其实就是“无自性”的代表或省称。又,什么叫“无自性”呢?无自性即是“无我性”。

希腊原子论哲学家德膜克里特斯(Democritus)曾说:“当我把我的右脚伸到河里面去,然后抽出来,再放进去的时候,第二次放进去的那只脚,已经不是前面的那只脚;第二次放进去的河水,也已不是同样的河水。”这跟佛法所说的“一切法刹那刹那变灭”相近。我们刚刚讲我在飞机上跟那位准留学生的谈话中,我曾说:“你说要肯定自我,那‘自我’的‘我’字,你是指‘身’,还是‘心’呢?”如果是指“身”,则你说要“肯定自我”,便是要肯定这个“身”——然而此“身”有什么好肯定的呢?因为它已经在这里了,肯定是在这里了,还要肯定什么?不须再肯定;头上安头,床上架床——这是禅宗顿法的论辨。再从一般佛法来论:你实在没有办法肯定这个身,因为此身是由一些物质所构成的,其中的电子、质子、中子每一秒钟都在跑动、都在变化,因此你无法令它“定”住不动,甚至在极短的一刹那中,叫它“定”住不动——Stop!,或Wait a minute!——都办不到。如果真能令它们停在那里一下下,纵使只有刹那顷,你便有办法“抓”得住它(Catch it),而可以指陈出来:“诺,你看!这个就是‘我’的‘身相’。”——因为“我相”可以分为“身相”与“心相”两种:但它一定要定住不动,才能够抓得住,也才能指陈(indicate)出来——然而正当你在指陈说:“这就是‘我’”的那一刹那,那个“我”已经又变了,又与你原先所指陈的“相”不一样了,你原先指陈的那个“我相”,早已不在了,所以你实在没办法在任何一刹那中指出说:“这一个就是‘我’!”再者,你若说:“这一个就是‘我’。”紧接着它就变了样,原先的“我”,不见了,却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我”,如此就变成好像有两个“我”(过去那一刹那的“我”,与当下现前的“我”),乃至有三个“我”(再加未来之“我”),或无数个“我”,甚至每一刹那都各有一个“我相”,所以你若要“肯定自我”,到底要肯定哪一个“我”?因此从“我”的“身相”来看,你实在无法肯定它。以上是谈“我”的“身相”。

至于“心相”也是一样,我的“心相”也实在无从肯定。凡夫之心,刹那刹那变灭不定。同上述之理,你可以指陈出说:“这就是我的心相”吗?你实在无法把它固定下来,而指陈说:“这就是‘我’的‘心相’”,因为正当你如是指陈的时候,那一刹那又过去了,心相也随之而变。综上所述,也就是说:“‘身相’和‘心相’两者,没有一个固定的自体(Entity)——没有一个固定的实体可得。”因为身与心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不动的、不坏的“自体”可得——这一种状态,佛便把它称为“空”,故“空”又可称为“无自性”或“无自性空”。既然找不出身相的“自性”,那么我们的“身相”(或“我相”)到底是什么属性?心相也是一样,到底是什么属性?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说:是“性恶”呢?还是“性善”呢?或是“可善可恶”?或是“不善不恶”?或是“亦善亦恶”?或是以上皆是?或是以上皆非?如果以佛的智慧来看,这些都是“言说戏论”,因为“自性”无有定相。正如法国启蒙主义的卢梭,他在他的自传忏悔录中自述说:“我慷慨起来的时候,我常可一掷干金;但如果我小气起来的时候,我会变成一毛不拔……”等等。其实人的个性中,就是有很多自相冲突的品质,这些品质常互相冲突、自相矛盾,显得十分纷乱、茫无头绪可寻,所以很难讲那个人是绝对什么样子的人,实在没有办法定说,故性善、性恶,乃至于唯心论、唯物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等论说,以佛眼观之,也都是凡夫的言说戏论,佛法里面知道根本不须去辩论这些问题——为什么?因为你怎么讲都可以;你不那么讲也可以——都没关系;因为都与事实的真相无关,都是愚夫妄想分别,攀缘附会,依于无始言说戏论习气,而产生如是等种种戏论言说。所以,凡夫辩得口沫横飞,即使你辩赢了,也丝毫无助益于降伏你自心中的一点点烦恼,或得生死解脱!所以,综上所说“身”“心”二法,乃至于世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可得,因为一切“性”都是由“想”而成,然而众生之“想”,念念不定,故其性亦如是,无有定性。

其次,“空性”是指什么?是指一切法都没有一个“自性”可说,乃至于世间的一切学说(如性善说、性恶说、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唯物论、原子论等),也都是由于心行中的“想蕴”造成的,因此也是无自性的。若某事、某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性质可以指陈或确说,我们便把这种“性”叫作“空性”,这是一般所讲的空性。还有,佛为什么开示这种空性呢?你要晓得,佛说“一切法”是为了要度“一切心”,为了要度众生,他不是没有缘故而说的,他也不是为了要炫耀说:“我很会说话,我辩才无碍。”也不是要故作惊人之语,让你钦佩他,不是这样子的。佛之所以开示“空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众生从无始来,心里都执着每一样东西都有个自性,因此而不得解脱,例如:“我”有一个“我性”,“悟”有一个“悟性”,每一样东西我们都执着它有一个“性”质,但是以佛智来看,这些物之“性”实在都不是彼物本身所有的,而都是我们众生依心想而赋予它们的,因此,此“性”实是在于我们自心,而不在于物。再者,我们由心想而赋予种种物性后,又更进一步于外执着此“性”、于内执着此“想”,故由一事而进一步成为内外双重系缚。因此可知所谓“性”实是自心妄现,故须了达一切法实无一个固定的自性可得——请注意“可得”这两个字,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性可得,所以就不去“得”,不去得就不会去执着,不去执着就会放手,放手就得轻松,放手轻松以后,如果是已达大菩萨果位者,就立刻能任运自在,也就自在无碍,达“自他”、“物我”都没有障碍的境界。故佛之所以说“空性”,不是没有因缘而说的——是为了令众生悟法性、证解脱而说的。
另外,“空”是相对于“有”的。因此,在比较低的层次来讲,“空”是属于“对治门”,以其为对治“有”之病,对治众生对种种境界(“有”)的贪着。这不单是对凡夫众生而言,乃至也可对治二乘行人对于涅槃与禅寂的贪着。因为我们众生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都是有自性可得,故贪取其“性”,而二乘则执着涅槃的寂静之性,而贪取之。这里所说的“可得”是什么?是指“可让我受用”,因为肯定这“色声香味触法”具有自体性,因为有自体性,故我可以取得到;我在取得而且受用之后,便生一种感受,而且那个“感受”我确定也一样是有自性可得,不管是苦受、乐受都是有自性可得。若能信解了达佛所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就不会去贪取任何物、及贪取任何受。然而众生,都不能见此“无自性”之空性,故不离贪着,若离六尘贪着,即离凡夫位,而入贤圣流。然而并非圣贤就能完全离一切贪着,因为像二乘之人,他离了“色声香味触”等世间的贪着以后,却又执着有涅槃可得,因此涅槃也变成有自性;因为有自性,涅槃就好像变成了一样东西,是可以取得的一样,因此二乘人才会取着涅槃。唯有大乘菩萨的智慧方能照见,连涅槃亦无自性可得,故连涅槃亦不住,是故“不取生死,不住涅槃”就是大菩萨的境界。

要了解“空”,须知:它是佛法中的“专有名词”、术语,而非“普通名词”或形容词,乃至动词。换言之,这“空”字,不是平常或日常语中的“空”;平常语言的“空”是表示“空无一物”、“空空如也”之义;但佛法中的“空”,却非如是;佛法的“空”有它特殊的意涵,表示:“无自性”,或“无自体性”,故“空”又称“无自性空”,“无自体空”,这就是“空”最基本的定义。所以并非“什么都没有了”叫作“空”。
其次,什么叫“无自性空”?以佛的智慧来看,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也就是:诸法都是集众缘而成;世间没有一法是由单一元素成就,而能独立存在的。例如水,须由二氢一氧合成,故水实无水之自性,因“水之自性”是从二氢一氧中“借来的”,故所谓“水性”,并非本有;若是本有之性,应不必靠二氢一氧结合,即本自存在;然而,离于二氢一氧,水之性实不可得。
又,请再进一步观察水之性:经云:水之性为湿。然而请看水的组成分子!——“氢与氧”:氢与氧之性为:氢能自燃,氧能助燃,然而二者所合成的水,其性却能熄火——灭燃!是故再深入而言:“水之自性为从其组成份子的氢与氧中来”,这个理论又不对了。再者,氢与氧的自燃与助燃之性,经合成水后,各自又到哪里去了呢?水性却完全既不自燃、也不助燃;可见,水之性初看似是从氢氧和合中来,然而此亦非然;是故深观“水之自性从哪里来?”这命题之后,即知:水性既非从“和合”中来,亦非离“和合”而有——水之自性实不可得,因而证知:“水无实自性”的命题得以确立。(即因明所言;“此立量极成”。)
因此依圣教而言,水本无自性,水性于氢氧和合之前非有,于氢氧和合之后,其水性亦不可说是从和合中生;故水性亦非从和合而有。因此,水之为物、及其自性,端是“因缘法尔,如幻显现”,并无实自性——“三界一切有为法,悉皆如是:因缘法尔,如幻显现,因缘幻生,因缘幻灭,本不生灭”:三界一切法皆依如是理而显现;如来一切显、密、性、相,权实圣教,亦皆依如是究竟极理而建立。
观察过无情界的水,再以有情之身而言。色、心二法,或色受想行识,此五蕴之和合,称为“有情身”,然有情身亦是无实自性:因为既是由五蕴合成,而五蕴都各有自性,到底哪一个蕴之自性,才能代表有情身的自性?不可能五个蕴的自性都是有情身之自性,否则一有情身便有五个自性,此理不成。然而,离于五蕴之性,有情身实无自性可得。
又,所谓“自性”,或“自体性”,即是“我”的代名词;若有“我”、即有自性;若有“我”,即有自体。那么,什么是“我”?
“我”,在佛法及宗教或哲学上的意义为:
一、主宰为我——某物若是“我”、或“我的”(我我所),“我”便可以作得了主,便可决定一切,包括我体的生死、存亡、来去。然而,在这世间之中,没有一样东西是任何人可以自己主宰的,包括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财产、妻子、儿女,我们都作不了主;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身心,我们自己都作不了主——它要喜要悲、要愁、要恼,要病、要死,我们都作不了主;因此佛说:“是心无主”,或“是身无我”,乃至“此身无我”、“一切法皆悉无我。”
二、恒常为我——任何一法,若能常住不坏的,才能称为“我”,这“我”就是指印度外道所说的“神我”,亦即西洋外道所说的灵魂。外道的神我或灵魂是永恒不变的,因他们说“神我”或灵魂,是梵天或耶和华所创造的;因梵天或神是永恒的,所以其所创造的神我或灵魂,也是永恒不变的。然而佛以一切智观察一切法实相,而说“一切法皆悉无常”,没有一法是恒常不变的;以世间一切法皆无常变灭、刹那刹那生灭,其体不可捉摸、执取,故无常即是“体性不可得”,亦是无我,以无“我体”故,亦是无有自体性——如是等现象,总名为“空”。虽然其“性”是空,然其“相”还是因缘如幻而现有!
三、不可分割名我——外道乃至世间哲学,都将“我”或灵魂,认定为“不可分割的一整体”(an indivisible whole);这不可分割的一整体,即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合相”;一切万物虽皆是“一合相”(众缘和合而成一相),然此“一合相”,实是假相,并无实体,系托众缘假合而妄现之相。故经云:“一合相者,实不可得,而众生贪着其事。”
总而言之,三乘“空”理,实是:无自性、无自体、无我、无常、因缘、和合等概念的总称。一切诸法“无自体性”,以无自体性故空;诸法以“因缘起”;“生”由因缘合,“灭”由因缘离,是故缘起性空;诸法性“无常”,以无常故其体不可执、不可取、不可得,是故其体性空;诸法无我,不可自主,以无主、无我故空。
其次,习般若空慧者,须知“空”是对治门,为对治“有”;以众生有“有病”(贪着“三有”之病),佛为令度此病,以脱三有之系缚,故开“空”这帖法药来对治它。所谓“对治”,即知它不是“究竟”;对治即是“方法”、“手段”之义,不是“目的”。吃药是“手段、方法”,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治病”,若病已愈,或本来无此病,即不用服此药。如来正法亦复如是。故佛说:“应知我所说法如筏喻”。因此,“莫把手段当目的”。然而又更须知:“佛所说的法,不是为你一人而说”,因此,即使你很幸运,没得此病,不需要这帖法药,也不可轻谤此法门,因为佛说法,不只是为你一人而说,不只是为度你一人;而是为度无量众生而说此法门。因此,更进一步说,你若真是发大心人,发无上心人,你即应发愿“誓学一切法门,等心修学无量法药,誓济无量众生”。至于于“般若空慧”,你应不作“‘空’是有、还是无?”之分别解。乃至于如来一切智慧法门,亦皆如是。离诸分别爱憎,等心修学。此即《是楞伽经》偈所言:“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亦是密契《金刚经》所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最后,问;“应如何习‘空’?”
答;“你若不贪任何一法,空与不空有何干系?有何妨碍?‘空与不空都好,’”——须知,此“空”理就专为度你的“心中贪”而建立;汝心不贪,空有无碍;汝心若贪,空亦碍、有亦碍——学有执有、学空计空、乃至成就偏空、顽空、恶取空、断灭空,且以此等邪见,而贡高我慢、劣慢、邪慢,目空一切——即一切成碍。是故须知:“法是为了心,不是心为法”。学者须勤求一切法,以法照心,如是即是“心地法门”;修习般若空理亦复如是:所谓“行深般若,照见五蕴”,即是此法门之深义也。
其次,为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旨为何?简言之,这并非庄子式的“重言”(重复repetition)或强调,而是在体悟的层次不同,及显示“色空一如”的境界。详言之,即:
“色不异空”——破行者之色贪,以起空智,度欲界及色界系之一切苦厄。
“空不异色”——色贪既破,再起不空智,破空贪,度无色界系之一切苦厄,及度世出世一切空执,起一切因缘如幻不空妙法,度脱九法界有情之无始苦厄,入本不生灭之大觉一实境界。
“色即是空”——前二句之“不异”(not disparate from),表色空二者是“同质型”(Homogeneity),是消极的层次,以其用否定词“不”字来表示。此句用“即是”这肯定词,来进一步地表示积极的层次:亦即色空二者,不但性质相同(同质),而且是“同体”、“同一”(identical),亦即是同一物、同一体(one and the same),完全无别,即如数学中之“等号”。前面已说“色空同质”(色不异空),更进一步说“色空同体”,且非“一体两面”,而是“即色即空”,令舍一切分别,当下观入“即色而空”,不复思议而断除色空之微细分别,离于法执,悟入“不空而空”,大乘不思议“空如来藏”的无上大涅槃境界。有别于二乘之有余依涅槃。
“空即是色”——复令不厌生死、不住涅槃寂静、不落偏空、顽空,而开觉“即空是色”、更进一步顿悟“空而不空”之极理,契入大乘最深密无上之“不空如来藏”,即证三世一切如来无上菩提。
综上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二句是三乘共法,用以断除三界色贪,乃至五蕴贪,度脱我苦、生苦,悟入三乘共涅槃解脱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是大乘不共法,以断除最深微细无明法执,悟入大乘“空不空如来藏”,证得三世如来无上涅槃菩提道。
由上可知,法非单向,亦非绝对、敌对、不相容:如色与空非绝对、敌对、不相容:而是互相融摄:“色中有空,空中有色”;乃至,以佛智眼观之,色空乃不可分,实为一体。
又,习般若者,不要口但说空,而身语意照样行恶,作杀盗淫妄、饮酒、食肉,如同外道人:若贪瞋痴慢恶见不断,不论如何谈“空”,亦落于“有”的境界,与空智不相应: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若修行戒定智慧,不贪、不瞋、不痴、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邪见、不两舌恶口等,即与空智相应,速得“人空智”与“法空智”(即“人无我”与“法无我”)。故“空”与“有”是认知与行为的境界问题,非但在口说。
最后,如何修证契入空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略为提示:
一、理上观——深入观察、思惟一切法之“如空自性”。所谓:“行深般若”。故知一切法不可执、不可取、不可得。
二、事上修——必须实修:“于一切法不爱不憎”;以了知一切法无自性,不可取,不可得;如是觉悟已,是故自离无始以来依于自心无明所生之一切贪爱、攀缘、执取、迷恋、执着,而起修“不爱不憎”,以不爱不憎故情亡,以情亡故即是“将自己抽离”(detach,disinterest);以将自己从现前情境中抽离、从一切法中抽离,故如《法华经•从地涌出口品》中所说:“有菩萨从地涌出,于虚空中住”,此经文中所谓“地”者,众生自本源心地也。以此本源心地,本具佛性、菩萨性,故有“菩萨从地涌出”。“涌出”者,理事成就,因缘具足,水到渠成,自然而现也。“于虚空中住”者,“虚空”,即是离于空有,不着两边,不着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不住一切境之大智也。而此“住”者,即契入、契合、不动也。此即是言:菩提萨埵由久修不爱不憎,速得契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无上空慧,起世出世之大用。又,以修不爱不憎故,度众之时,于诸世间无常之事,无有恐惧。凡人皆有恐惧感,或多或少而已;若修菩萨“不爱不憎”悲智双运深法,即得速入“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空慧。此即空慧之理事实修法门,以此深自修习,故得以“照见五蕴”无自性空,速度九界一切苦厄。易而言之:“空慧”是可以“作”的,如何作?即修不爱不憎:贤圣以不爱不憎,故见一切法空,度脱自他;愚夫以又爱又憎,故一切法虽本空,亦成“不空”,自缠缠他!此其大要。是为跋。
以上简释般若“空”义了。
释成观跋于台北•大毘卢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