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一、【中国蝗虫历史本人想了解一下中国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蝗虫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因而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治蝗类农书,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得出有关古代蝗灾发生季节和滋生地的正确认识,成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就.进入20世纪后,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投身于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在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活动,学术界更掀起了对中国灾害学、灾害史的研究热潮,蝗灾史研究也成为其中一个热点,出现了不少文章与论著.据笔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约发表专题论文百余篇,涉及蝗史研究的论著有30余部.纵观百年来的研究历程,大致表现出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至今.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20世纪初,伴随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祯、陈家祥、邹钟琳等人,在进行现代蝗虫的分类与分布、蝗虫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的观察、飞蝗的预测及防治工作的同时,也把研究的触角伸到蝗史资料,以期对蝗灾发生有个纵深的认识.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家祥《中国文献中关于蝗灾之记载》(写成于1928年,1938年以英文发表、李凤荪《捕蝗古法》(《昆虫与植病》1933年第1卷)、马骏超《江苏省清代旱蝗灾关系之推论》(《昆虫与植病》1936年第18期).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者也在他们的著作中开始了蝗灾的统计,如被视为中国救荒史拓荒之作的《中国救荒史》(邓云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就对包括蝗灾在内的我国历代自然灾害次数与频率作了统计.陈高佣编写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丛书之一,1939年),辑录出257年次的蝗灾记录.其中邓氏所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引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研究状况真正意义上的蝗史研究工作开始于50年代.其大背景是我国大规模的药剂防治蝗虫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更全面弄清蝗灾发生规律,当时不少学者对蝗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曹骥《历代有关蝗灾记载之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年第1卷第1期),讨论了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六省的蝗灾发生情况,及其与旱灾、水灾、温度、天敌、人类防治等因素的消长关系;并运用数量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绘有多种关系曲线表.这是较早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用得较多的方法.郭郛《中国古代的蝗虫研究的成就》(《昆虫学报》1955年第5卷第2期),对我国古代的治蝗成就进行了分析.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搜集组《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一文是对该馆编制的“安徽省近千年来自然灾害分区统计表”中关于蝗灾记载的整理分析,得出该地蝗灾的发生表现出连续性与广泛性、蝗灾与旱灾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等结论.此外还有钦白《历代捕蝗记》(《安徽日报》1961年8月17日),兆寅《陈振龙在农业上的又一贡献——〈治蝗传习录〉介绍》(《福建日报》1961年10月29日),汪子春、刘昌芝《徐光启对蝗虫生活习性的认识》(《生物学通报》1964年第5期)等.。

二、中国蝗虫历史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因而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治蝗类农书,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得出有关古代蝗灾发生季节和滋生地的正确认识,成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就。进入20世纪后,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投身于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在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活动,学术界更掀起了对中国灾害学、灾害史的研究热潮,蝗灾史研究也成为其中一个热点,出现了不少文章与论著。据笔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约发表专题论文百余篇,涉及蝗史研究的论著有30余部。纵观百年来的研究历程,大致表现出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至今。

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

20世纪初,伴随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祯、陈家祥、邹钟琳等人,在进行现代蝗虫的分类与分布、蝗虫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的观察、飞蝗的预测及防治工作的同时,也把研究的触角伸到蝗史资料,以期对蝗灾发生有个纵深的认识。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家祥《中国文献中关于蝗灾之记载》(写成于1928年,1938年以英文发表、李凤荪《捕蝗古法》(《昆虫与植病》1933年第1卷)、马骏超《江苏省清代旱蝗灾关系之推论》(《昆虫与植病》1936年第18期)。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者也在他们的著作中开始了蝗灾的统计,如被视为中国救荒史拓荒之作的《中国救荒史》(邓云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就对包括蝗灾在内的我国历代自然灾害次数与频率作了统计。陈高佣编写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丛书之一,1939年),辑录出257年次的蝗灾记录。其中邓氏所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引用。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研究状况

真正意义上的蝗史研究工作开始于50年代。其大背景是我国大规模的药剂防治蝗虫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更全面弄清蝗灾发生规律,当时不少学者对蝗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曹骥《历代有关蝗灾记载之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年第1卷第1期),讨论了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六省的蝗灾发生情况,及其与旱灾、水灾、温度、天敌、人类防治等因素的消长关系;并运用数量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绘有多种关系曲线表。这是较早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用得较多的方法。郭郛《中国古代的蝗虫研究的成就》(《昆虫学报》1955年第5卷第2期),对我国古代的治蝗成就进行了分析。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搜集组《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一文是对该馆编制的“安徽省近千年来自然灾害分区统计表”中关于蝗灾记载的整理分析,得出该地蝗灾的发生表现出连续性与广泛性、蝗灾与旱灾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等结论。此外还有钦白《历代捕蝗记》(《安徽日报》1961年8月17日),兆寅《陈振龙在农业上的又一贡献——〈治蝗传习录〉介绍》(《福建日报》1961年10月29日),汪子春、刘昌芝《徐光启对蝗虫生活习性的认识》(《生物学通报》1964年第5期)等。

三、历史上有过哪些重大的蝗灾呢

2001年俄罗斯的斯塔罗波尔地区,约26。

7万公顷的草场和耕地受到蝗虫侵袭。2003年美国西部很多州都受到蝗灾侵扰,爱达荷州的灾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

2004年11月,以色列遭受了严重的蝗灾,数百万只蝗虫遮天蔽日,不仅把整片农田啃光,甚至连公路旁的绿化草坪都吃得干干净净。 在中国,自古就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蝗灾常常和旱灾相伴而生,很多史书典籍中都有对蝗灾的记录。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每8。8年一次,两宋为3。

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

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除了蝗虫之外,还有“四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黏虫)、“五病”(稻疡病、纹枯病、细条病、稻曲病、病毒病)、“两害”(农田鼠害、草害)。

它们都是农田杀手。棉铃虫会危害棉花的蕾铃,条锈病会破坏小麦的麦穗,苹果蠢蛾会蛀入果心和果核接踵而至的病虫害会从作物的幼苗开始,威胁它们的成长,所以农民们为了粮食的好收成,要忙碌一年呢。

我们一定要珍惜食物,它们都是来之不易的。

四、蝗虫经历了什么生命历程

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如图)。它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蝗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世代。

在24℃左右, 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 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 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

这里的更详细,自己看吧://baike.baidu/view/41292.?fr=ala0

五、蝗虫灾害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是世界性话题在人类历史上,蝗灾、水灾和旱灾常相间发生,并称 为人类的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 活,甚至生存。

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全世界约有近 100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的威胁,发生面积 达4000多万平方公里。 蝗虫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巨 大影响主要波及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两个方面。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 堪称世界之最。在目前全世界已知的1万种以上的蝗虫种 类中,中国占有600余种。

典型的以色列蝗灾爆发于2004年11月21日,这天 数百万只蝗虫蜂拥来到以色列的埃拉特,毁坏了这座城市 中的大量庄稼和花草。 以色列 *** 动用飞机喷洒杀虫剂 灭蝗。

据路透社报道,这是以色列45年来首次遭受如此严 重的蝗灾。当地居民说,成批蝗虫遮天蔽日,不仅把棕榈 树叶啃光,还把整个花园的鲜花也吃个精光,它们什么都 吃,连公路旁的绿化草坪也不放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