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厉害的人,越喜欢独处?答案是这三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叔本华曾经说过:“人是群居动物,与其让他们深陷孤独的泥沼,倍受疏离的折磨,倒不如直接剥夺他们的生命要来得更加痛快。”

对于这句话,其实大众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人确实是群居动物,很难脱离 社会 群体而单独存在,这一点不假。就好比我有很多漂泊异乡的朋友,他们就曾跟我谈及过这个问题。

他们常说,孤独是一种人生病态,自己在人海中寻寻觅觅也很难找到灵魂上的伴侣,接踵而来的就是感到无趣、失望、落寞。

最后也会因为难以忍受身边没有一个精神契合的伙伴,害怕被时代、被 社会 圈子淘汰抛弃而寝食难安。

诚然,孤独带来的后果令人心悸,但如叔本华所说的那般,恪守孤独需要用生命作为代价,那就有点夸大其词了。

事实上,孤独带给世人的,并非是百害而无一利,就好比如说,当我们饱经人间沧桑之后,往往都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这沉浮的 社会 环境中,有时顺承孤独,学会自我独处,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所谓独处,不是让我们与世隔绝,而是在迷茫和孤独中另寻一条人生的阳光大道。尤其之于强者而言,越是能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静谧的空间下,他们越是心生欢喜,毕竟学会独处,变强的答案就在其中。

郭德纲曾经说过这么一番惹人深思的话,他说:“演员其实才是世间凡人的缩影,无人的时候,面无表情,待到观众入席之时,人生的表演也就从此开始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说,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群聚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掺杂一些表演的成分在里面。

很多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佩戴着虚伪的假面,人前,会把自己伪装的天衣无缝。而私底下,等到自己孤身一人时,层次和本性就会暴露无遗。

现实就是如此,多少人,人前卑躬屈膝,人后又是另外一副嘴脸。年轻时我们讨厌阿谀奉承做作的伪君子,但是长大成人之后,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何尝又不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多了,环境复杂了,所以迷失自我也就成为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古语有云:“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唯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丑陋虚荣”,才能看清自己的本心本性,从而进行深刻的反省。

为什么说越是厉害的人,就越是喜欢独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把注意力倾注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和事,清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发奋图强,如此方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所以说,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要懂得珍惜独处的时光,在独处时要直面自己,认清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罗马大道,未来才有资格享受来之不易的成功,变成厉害之人。

之前有一位大学生网友给我发来私信,他跟我说自己最近很愁苦,不仅因为成绩退步严重,同时也为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感到郁闷,觉得未来很迷茫。

我问其原因,网友在信上便提到,在大学就读期间,同学之间从来不会去探讨学术上的问题,更多的是探讨各种八卦、 游戏 。

自己对此虽然不感兴趣,但奈何需要融入集体的圈子之中,不想被同学所孤立,就只好强迫自己去适应他们,在这种环境干扰下,自己的成绩也就变得不尽如人意了。

了解完事情的原委后,我当即就回复这位网友:“不要给自己心里负担,既然环境混乱,那就不妨在独处中,重新拾回优秀的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能够诸事顺利,发展迅捷;而有的人则是路途坎坷,倍受阻碍。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自身所受到的干扰太多。

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每个人的注意力和精力就难以集中,不能在一个优良清净的环境下潜修自己,那么自身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施展。

这种处境若是得不到好的妥善解决,人不仅容易活得累,久而久,甚至还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下放弃人生目标,变得异常颓废,迷失自我。

对比之下,那些甘于寂寞,不受外界干扰,能够享受独处的人,通常注意力就会非常专注,他们能够自我调节所处的环境,屏蔽一切不好的干扰因素,在静谧之中修行,最终挖掘自身潜能,变得更加强大。

事实上人要想提升自我,就一定要学会独处。所谓独处,并不是唆使我们放弃社交,而是要能分清楚利好关系,断绝一切没有必要的社交和活动,留出时间和空间给自己,让自己保持专注和清醒,这才是“独处”的硬性解释。

社交可以更快的融入集体,独处则是直面我们自己。一个人想要变得强大,就要学会审视最真实的自己,反思自己,及时修正已经有偏离迹象的航道,向着正确的方向行驶,才能确保万事无忧,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小时候不懂事,每次看电视上的武侠片,我都很不理解,为什么电视上的武林高手退隐之后都会选择闭关,闭关一次就是一年半载,甚至是数十年之久。

直到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所谓闭关,不是说闭门不出,与世隔绝,而是在给自己提供一个独处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修行”,精进的其实不是自身武艺,而是在磨砺一个人的内心,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独处,展示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是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给自己留有些许从容,是在自己悲痛万分时,给自己留有余地。

相较于那些稍有不顺就需要他人帮助,一有伤心事就找人倒苦水的弱者,懂得独处的人,所展现出来的坚强是他们永远无法触及的。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难以言喻的孤独寂寞,也有不能轻易透露的煎熬痛苦,不同于常人的是,懂得独处的人,更愿意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藏在自己的心中,既是保全自己的心事不被人所知,也是顾及他人,不想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心事而受连累。

他们受伤会自己舔洗自己的伤口,在外人面前展露的永远是积极向上的一面,这种人哪怕当下人生风雨瓢泼,未来也一定会收获万里晴空。

所以说独处,可以让一个人内心变得强大,让人们拥有足以撑起所有难熬时光的力量,因为能够独处,所以才可以游刃有余的享受孤独,不依赖任何人,不拘泥于外界的看法。

自己掌控人生,成为生活的主宰,在独处中培养出聪慧和内涵,这样的人,才能把人生活得精致而充盈,最终成为一个事业有成之人。

当一个人能够自然的享受独处、甘于寂寞,这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风向标”。独处之下,沉淀出来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智慧,积累下来的是一个人的福气。

生活在这处处可见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森林中,每个人其实都需要一段独处的时光。

不仅是为了在尘世的喧嚣聒噪中,赏赐给自己一份难能可贵的宁静,更是为了能够看清自我、磨砺自我,接受孤独的洗涤,让身心得以升华,成就一个更加厉害的自我,不是吗?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