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的惩罚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0

冲动,是行为系统不理智的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常常在“冲动”这个魔鬼的唆使和蛊惑下失去本能的自我控制,做出一些疯狂的、极端的、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而仇恨往往是冲动的导火索,因为仇恨能够让一个人变得神经错乱,进而胡思乱想,仅仅凭着主观臆断而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那些使自己产生仇恨的人。而实际上,别人到底是否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并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就采取了报复行动。这种报复,有明目张胆的直接打击、进行人身伤害行为;有背地里使坏;有搞阴谋诡计的行为;也有制造谣言、诽谤诋毁他人,使他人名誉受损的行为。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报复,如果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发觉由于当时的冲动而冤枉别人时,都会产生一种内疚的心理,这种内疚所带来的痛苦要远比肉体受到伤害更严重。特别是当一个人由于冲动而采取冷暴力对待无辜的人时,这个人所受到的惩罚将会让其终生难以释怀。

在美国,有个小男孩叫约翰,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约翰很喜欢汽车,在他的房间里,到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汽车模型。约翰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真正的汽车。然而,因为他太贪玩了,总是不好好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差。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天,父亲把约翰叫到身边,对他说:“孩子,你想要一辆真正的汽车吗?”

“当然想了,爸爸!”约翰回答,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父亲。

“那好,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我就送你一辆汽车,好吗?”父亲说。

“真的?”约翰又惊又喜。

“真的!”父亲坚定地说。

“那好,我们一言为定。”约翰高兴地喊着。

于是,父子二人就定下了“契约”。从此,约翰不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他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约翰终于收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约翰高兴极了。他高兴并非因为考上了大学,而是他可以拥有一辆真正的汽车了。

“爸爸,我考上大学了,这是我的通知书。”约翰说。

“祝贺你,约翰!”父亲非常高兴。

“爸爸,你曾经答应过我的,要给我买一辆汽车,你可不能食言啊。”

“当然了,你去你的书房看一下吧。”父亲刚说完,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说自己有急事,就匆匆忙忙地出去了。

书房里怎么可能放得下一辆汽车呢?约翰疑惑着走进了他的书房。书房里还跟平时一样,只有书,哪有什么汽车啊。

爸爸骗了我!约翰这样想着,顿时,他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失落感,没想到父亲竟然骗了他这么多年。约翰越想越觉得委屈,很快他的委屈转化成了一种愤怒,甚至是仇恨,对父亲深深的仇恨。在仇恨中,约翰失去了理智,他觉得自己是被父亲耍弄了,于是决定要报复,而且要采取冷暴力的手段——离家出走,从此不再认自己的亲生父亲。

约翰这一走就是十年。在这十年中他过得一点儿都不幸福,工作上接二连三的遭受挫折。就在他感到最失落的时候,他想起了家,想起了家里的父母。我当初离家出走,父母肯定很伤心的,不知道现在他们还好吗?约翰怀着对家的依恋和对亲人的思念,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当约翰站在家门外时,他感到阵阵心酸。这哪是我的家?我的家怎么会这样破旧?他一边想着,一边推开了那扇旧门。

院子里一个白发老妇人背对着他坐着,听见有人进来,喊了一声:“是约翰回来了吗?”说着转过脸来。

“妈妈,是我,我回来了。”约翰泪流满面,“妈妈,您的头发都白了……我爸爸还好吗?”

“你爸爸……”母亲浑浊的眼睛里瞬间又流出了泪水,“当时你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你的爸爸非常内疚,到处找你,可找了你三年,连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回来之后就病倒了,没多久就去世了。我失去了儿子,又失去丈夫,整天以泪洗面,眼睛也哭瞎了。”

“妈妈,我错了,我对不起你们……”约翰拥抱着妈妈悔恨不已。“爸爸当时为什么要骗我呢?他并没有兑现他的诺言,他没有给我买汽车啊……”

“不,孩子,你错怪你爸爸了,你到书房去看一下吧。”母亲说。

“我当时去过了,根本没有啊。”约翰说。

“你再去仔细看看吧,看看那本《圣经》。”母亲说。

于是,约翰又回到了曾经令他失望的书房。书房里的摆设还跟十年前一样,而且一点儿灰尘都没有。他来到书桌前,看到上面放着一本《圣经》,就拿起来翻了翻。这时,从里面掉出了一把钥匙,这是一把车钥匙。

“原来爸爸真的给我买了汽车,我当时怎么就不好好看一下呢!”约翰后悔极了。“当时我太冲动了,太冲动了……”约翰号啕大哭起来。

约翰由于冲动而受到了惩罚。他要为父亲的死受惩罚,为母亲的失明受惩罚,还要为自己十年来的辗转漂泊受惩罚,而内疚是惩罚他的唯一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他注定要内疚一辈子、痛苦一辈子的,这是他为自己的冲动付出的代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