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建在独立岛屿上的别墅园林是哪个

如题所述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神学,从而使科学、文学和艺术整体水平,远迈前代。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后发展到整个欧洲。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和最大中心。
  文艺复兴使欧洲从此摆脱了中世纪教会神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使生产力和精神文化得到彻底解放。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和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弘扬都标志着欧洲文明出现了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欧洲园林开辟了新天地。
  1.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园林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多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绵延于北部边境,亚平宁山脉纵贯整个半岛。北部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岛及其岛屿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谷地和平原闷热逼人,而山区丘陵凉风送爽。这些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是意大利台地园林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
  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和最大中心是佛罗伦萨,而佛罗伦萨最有影响力的是美第奇家族,家族中最著名的是科西莫·德·美第奇(CODIMO DE MRFIVI,1389年--1464年)和罗伦佐·德·美第奇(LORENGO DE MEDICI,约1449年--1492年)。科西莫是佛罗伦萨无冕王朝的创建者,从此开始了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罗伦佐21岁主政佛罗伦萨,15世纪下半叶在自己的别墅与花园中分别建立了“柏拉图学园”和“雕塑学校”。在罗伦佐的感召下,佛罗伦萨集中了包括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BUONARROTI,1475年--1564年)在内的大批文学艺术家,可谓群星灿烂,创作空前。
  佛罗伦萨的豪门和艺术家皆以罗马人的后裔自居,醉心于罗马的一切,欣赏乡间别墅生活,追求田园牧歌情趣,并建造了一批别墅与花园,由此推动了园林理论的研究。13世纪末,博洛尼亚的法学家克雷申齐(PIETRO CRESCENGI,1230年--1305年)用拉丁文写过一本庭园指导书(OPUS RURALIUM CIBBIDIRYN)。书中按园主身份及园林规模把花园分成三种类型,并附有具体的造园方案。他认为:花园面积为1.3公顷左右为宜,四周布设围墙,南面应布置建筑、花坛、果园、鱼池,北面设密林以挡风。
  真正系统论述园林的是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IBERTI,1404年--1472年),他既是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又是人文主义者和诗人。他在1452年完成并于1485年出版的《论建筑》(DE AREHI TECTUM)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对理想庭园的构想:在长方形的园地中,以直线道路将其划分成整齐的长方形小区,各小区以修剪的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绿篱围边。当中为草地,树木呈直线形种植,由一行或三行组成。园路末端以月桂、桧柏、杜松编织成古典式的凉亭,用圆形石柱支撑棚架,上面覆盖藤本植物,形成绿廊,架设在园路上,可以遮阳。沿园路两侧点缀石制或陶制的瓶饰,花坛中央用黄杨篱组成花园主人的姓名,绿篱每隔一段距离修剪成壁龛状,内设雕像,下面安放大理石的坐凳。园路的交叉点中心位置用月桂修剪成坛,园中设迷园,水流下的山腰处,做成石灰岩岩洞,对面可设鱼池、牧场、菜园、果园。
  阿尔贝蒂的构想是以古罗马小普林尼描绘的别墅为主要蓝本的。他所提出的以绿篱围绕草地(称为植坛)的做法,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以及后来的规则式园林中常用的手法,甚至在现代的中国园林中也屡见不鲜。他还十分强调园址的重要性,主张庄园应建于可眺望佳景的山坡上,建筑与园林应形成一个整体,如建筑内部有圆形或半圆形构图,也应该在园林中有所体现以获得协调一致的效果。他强调协调的比例与合适的尺度的重要作用。但是,他并不欣赏古代人所推崇的沉重、庄严的园林气氛,而认为园林应尽可能轻松、明快、开朗,除了形成所需的背景以外,尽可能没有阴暗的地方。这些论点在以后的园林中有所体现。因此,阿尔贝蒂被看作是园林理论的先驱者。文艺复兴初期那些最著名的别墅庄园都是为美第奇家族的成员建造的,且具有相似的风格和特征。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流行的别墅庄园为美第奇式园林。
  2.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园林概况
  16世纪,罗马继佛罗伦萨之后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中心。接受新思想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PAPE JULIUSⅡ,1443年--1513年)支持并保护人文主义者,采取措施促进文化艺术发展。一时之间,精英云集,巨匠雨聚,使罗马文化艺术迅速登上巅峰。尤里乌斯首先让艺术大师们的才华充分体现在教堂建筑的宏伟壮丽上,以彰显主教花园的豪华、博大的气派。米开朗琪罗、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年--1520年)等人就是这个时期离开佛罗伦萨来到罗马的,他们在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尤里乌斯二世还是一位古代艺术品收藏家,他将自己收藏的艺术珍品集中到梵蒂冈,展示在附近小山岗的望景楼中,他还委托当时最有才华的建筑师将望景楼与梵蒂冈宫以两座柱廊连接起来,并在柱廊周围规划了望景楼园。柱廊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也成为很好的观景点,此外可以欣赏山坡上那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梵蒂冈全貌,也可以远眺罗马郊外瑰丽的景象。
  文艺复兴中期最具特色的是依山就势开辟的台地园林,它对以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发展影响深远。
  3.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园林概况
  文艺复兴后期,欧洲的建筑艺术追求奇异古怪、离经叛道的风格,被古典主义者称为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在文化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墨守陈规陋习,反对保守教条,追求自由、活泼、奔放的情调。由于文艺复兴是从文化、艺术和建筑等方面首先开始的,以后才逐渐波及造园艺术,所以,16世纪末当建筑艺术已进入巴洛克时期,巴洛克式园林艺术尚处于萌芽时期,半个世纪之后,巴洛克式园林才广泛地流行起来。
  巴洛克建筑与追求简洁明快与整体美的古典主义风格不同,而流行繁琐的细部装饰,喜欢运用曲线加强立面效果,往往以雕塑或浮雕作品作为建筑物华丽的装饰。巴洛克建筑风格对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园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马郊外风景如画的山岗一时出现很多巴洛克式园林。
  2.2。2.2意大利园林类型
  我们根据文艺复兴各个时期流行的主要园林风格的差异,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划分为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三大类型。
  1.美第奇式园林
  代表作品有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吉奥罗庄园和菲埃索罗庄园。前两座庄园尚残留着中世纪城堡庄园的某些风格,同时体现出文艺复兴初期园林艺术的新气象。菲埃索罗庄园似乎完全摆脱了中世纪城堡庭园风格的困扰,使美第奇式园林更加成熟、完美,它是迄今保留比较完整的文艺复兴初期庄园之一。
  菲埃索罗庄园(乔万尼庄园)位于菲埃索丘陵间一面山坡上,背风朝阳,缘山势将园地辟为高低不同的三层台地。建筑设在最高台层的西部,这里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周围风景。由于地势所限,各台层均呈狭长带状,上下两层稍宽,当中一层更为狭窄。这种地形对园林规划设计极为不利,然而设计者却慧眼独具,进行了非凡的创作。
  庄园入口设在上台层的东部,入园后,在小广场的两侧设置了半面八角形的水池,广场后的道路分设在两侧,当中为绿阴浓郁的树畦,既作为水池的背景,又使广场在空间上具有完整性。树畦后为相对开阔的草坪,角隅点缀着栽种在大型陶盆中的柑橘类植物,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中流行的手法。草坪形成建筑的前庭,当人们走在树畦旁的园路上时,前面的建筑隐约可见,走过树畦后,优美的建筑忽然展现在眼前。建筑设在西部,其后有一块后花园,使建筑处在前后庭园包围之中。后花园形成一个独立而隐蔽的小天地,当中为椭圆形水池,周围为四块绿色植坛,角落里也点缀着盆栽植物。这种建筑布置手法,减弱了上部台层的狭长感。
  由入口至建筑约80米长,而宽度却不到20米,设计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力求打破园地的狭长感。主要轴线和通道采用顺向布置,依次设有水池广场、树畦、草坪三个局部,空间处理上由明亮(水池广场)到郁闭(树畦),再由豁然开朗(草坪)到封闭(建筑),形成一种虚实变化。这样即使在狭长的园地上,人们仍然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和明暗、色彩的变化。每一空间既具有独立的完整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并加强了衬托和对比的效果。
  由建筑的台阶向入口回望,园墙的两侧均有华丽的装饰,映入眼帘的仍是悦目的画面,处处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
  下层台地中心为圆形喷泉水池,内有精美的雕塑及水盘,周围有四块圆形绿丛植坛,东西两侧为大小相同而图案各异的绿丛植坛。这种植坛往往设置在下层台地,便于由上面台地居高临下欣赏,图案比较清晰。
  中间台层只有一条4米宽的长带,也是联系上、下台层的通道,其上设有覆盖着攀缘植物的棚架,形成一条绿廊。
  设计者在这块很不理想的园地上匠心独运,巧妙地划分空间,组织景观,使每一空间显得既简洁,整体又很丰富,也避免了一般规则式园林容易产生的平板单调、一览无余的弊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4
可以查资料 给点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