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静的专栏采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商报记者 无筝)
1981年12月26日,年仅7岁的潘国静离开父母和众多兄长,走出老家永嘉昆阳乡东村。他跟着在登封做生意的大哥一路辗转,最后终于到达坐落在河南登封市中岳嵩山的腹地——少林寺,这个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从此,潘国静就在该寺度过了鲜为人知的童年。1987年皈依在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门下,赐法号延武,成为正宗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功夫传人。
提起少林寺,不由得让人想起电影《少林寺》。这部今天看来仍可令人称绝的功夫片的诞生,在国内外掀起少林功夫热潮,但潘国静到少林寺绝对与电影《少林寺》的热播无关。
电影《少林寺》开拍正是1981年,可那个时期,不兴公映前“包装炒作”让老百姓们无限期待这一套。此片又上映于潘国静到少林寺之后的第二年——1982年。可见,潘国静并非因仰慕少林武功而入佛门习武,只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大哥跟当时在世的少林寺方丈行正有特殊交往,而我小时候调皮好动,又不好好读书,家里兄弟很多,境况也不好,所以就把我这个老幺送到少林寺去了。因为那个时候到少林寺学武艺的孩子是全部免费的”。
潘国静发现,少林寺里与他一起习武的孩子都比他大,他们大多为来自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及周边的贫穷孩子和孤儿。只有他一人来自遥远的南方永嘉。
“当年的少林寺一片破败,只有孤零零几个大殿。”潘国静回忆,那时因少林寺香火不旺,伙食条件很差,有些食物还是当地老百姓送来的,所有弟子都打通铺。早上5点必须起床,他们挑水、种地、打扫、看院、砍柴……什么都得做。此外便是练功10小时。潘国静解释,这10小时的练功时间,并非我们所想象的纯粹少林武功,其中包括禅学和医学等,“也包括所有人必须学会写毛笔字,所以到现在,我还习惯写点书法。这跟我儿时所受的特殊教育有关。还有师父们的阅读习惯也影响了我们。我喜欢文学,如《中国通史》《中国处世经典》等书籍,我的许多思考靠文学支撑。因为自己读书太少,所以希望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人生哲理,从文学中寻找共鸣,找到精神营养,从而引发和开阔自己的思路。所以,少林武术因禅武合一而博大精深,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绝非自卫强身小技。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和悟透人生真谛。”
像潘国静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童年经历的人,他所受的教育和他所悟出的一些经验,也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60多个孩子挤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睡觉,吃的是能照出人影的稀饭。而练功一点也不能含糊,如果规定打沙袋500拳,师傅不说停你绝对不许停下来。即使连肉都打出来了,你也得继续下去。”这就是当年在少林寺学武艺的孩子的状况。自身吃不了苦的,或是父母实在心疼的,都陆续离开了,可潘国静即便再苦再不愿意,也不可能跑回家来。“记忆中,我没有回过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从登封到温州的路途和路费都是我的父母不敢奢想的,而且他们也并不知道我到底过得怎么样。大哥也因为忙于生意,只是偶尔过来看望一下就走了。”
也许是断了回家的念头,潘国静一门心思放在学艺上,并逼着自己看懂经书。别看潘国静书读得少,但悟性高,又对新知识颇感兴趣。他虽然常常对着经文里的繁体字犯晕,但非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啃读下来。因为看经书,潘国静认识了不少字,受到很多启发,也悟到了不少人生哲理。
《学习周刊》:想知道少林寺的传统门风,你与从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潘国静:我在少林寺一呆就是四年,后来又陆续去进修。少林寺的十大戒律自不必多说,那里的生活和规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坚持的。譬如起床的钟声响了之后你5分钟不到就得蹲马步、挑水。有许多孩子因为受不了练功的那种苦而装病,因为实在太饿去伙房偷馒头吃,如果被发现了,也要受相应的处罚。
《学习周刊》:少林寺有没有赏识教育?你如何看待赏识教育?
潘国静:那时候师父们顶多给你一个赞赏的眼神。虽然这样的眼神非常难得,但是我们很受鼓舞,记忆犹新,至今难忘。赏识教育是当今许多人提倡的说法,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赏识教育可以对那些本身就非常乖巧、追求上进的孩子实行,绝不适合问题少年。其实,一个孩子应该要受一点委屈,吃一点苦。在严格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独立意识,这是我自身得出的经验。
《学习周刊》:都说禅其实不是知识,而是悟性,这些年你悟到些什么?或是看到哪些现象和世俗观念?
潘国静:悟到很多,也常常感慨。因为在少林寺的时候,师父们总是告诫我们要严于律己,要做善事,做人还要肚量大,但很多现象让我看在眼里烦在心。那天,我在公交车看到小偷掏走别人的钱包,我一把抓住了他,他迅速将钱包转交给一同作案的小偷后,反咬我诬陷好人。令人气愤的是,车上所有人都不敢吭声,就连那个被偷的人也不敢指认,结果我倒被小偷痛骂了一顿,眼看着那拨小偷下了车。
《学习周刊》:少林功夫讲究“内敛含蓄”,不事张扬,能谈谈你成名后如何看待名利,办学校是为了什么,是为名气还是财富,抑或其他?
潘国静:为了弘扬少林武术,1987年起,我受少林寺指派,在当时的“少年武术训练中心”当教练。后来这个学校解散了,当时我的学生却非要跟我继续练,由于我多年在习武中有些疲惫感,想放弃传授功夫的念头,准备弃武从商,但由于学生的再三要求,我又开始了我的武学生涯。从此我没有再离开过这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岗位,1996年创办了少林寺南北武术院。
少林武术讲究的是禅拳并列,不分轻重,两者都不能忽略。所以,我把做人道理放在我的教学的最重要的位置。
包括家乡在内的南方许多难管的孩子,很不情愿地被家长送到我这里学习。其实我知道,这些家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管不下去了。而我采取的是:前三个月实行全封闭式,限制与外界交流,包括他们的父母在内。然后通过了解他们各自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有所悟。并开展对学生的“三观” 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和理性自觉。我十分主张感恩教育。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不知感恩,学生与家长之间又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等现象,我们引导学生养成感恩心态,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同时让他们认真学好武艺。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这些看似难管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还是可以转变思想,成为身心健康的好孩子的。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
《学习周刊》:有人说你对自然环境学颇有研究,能说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在吗?
潘国静:风水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主张“人之属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人类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有灵性的机体,各部分之间彼此关联,互相协调。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一朝一夕生产的。都有历史的沿袭性和继承性。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如历史环境学、社会环境学、聚落环境学、住宅环境学、生态环境学、心理环境学、建筑环境学。聚落是人们的聚居之处,是最直接的区域环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正是中国先民憧憬的风水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