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碗花花的医药功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根状茎药用,治热性痢疾、胃炎、各种顽癣、疟疾、消化不良、跌打损伤等症(陕西中草药)。全草用作土农药,水浸液可防治稻苞虫、负泥虫、稻螟、棉蚜、菜青虫、蝇蛆等,以及小麦叶锈病、小麦秆锈病等(中国土农药志)。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打破碗花花的根。
【畲药】一把抓,青水胆:茎、叶治癣,蜂蜇伤《畲医药》。
【土家药】野棉花,地阎王,五雷火:根茎用于风湿疼痛,急性腹泻呕吐[17]。
【彝药】阿觉沙补:根或叶或嫩尖治疗肠疮,干疮,毒疮,漆疮,冻疮,外伤流血,打伤有死血, “斯拉”(肝病),长期腹泻,小儿腹泻,食积不化,腹中虫作痛以及打胎等《彝植药》。
【苗药】Minx fab ghuenb(米化棍):根治疟疾,跌打损伤《苗医药》。全草灭蛆,杀孑孓,外治体癣,脚癣《湘蓝考》。
【侗药】奴民野,Nugs mi-inc yeec,Miinc yeex(美陵):根主治脚转筋,手脚开裂《侗医学》。
附方
【中文名】打破碗花花(《四川常用中草药》)
【别名】湖北秋牡丹、山棉花、秋芍药、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野棉花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大头翁(《陕西中草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类 别】全草
来源: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以根、茎、叶或全草入药。野生品夏秋采摘,栽培品栽后第二、三年,6~8月花未开前,采收全草和根、茎、叶,分别晒干或鲜用。
采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泥沙。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干燥根呈长圆条形,弯曲,长短不一。外表暗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纹,并有突起的小根及根痕。根头部较粗,残留干枯的叶柄,密生灰白色茸毛。质脆,断面纤维性,淡黄棕色,有棕色射线。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根及全草含白头翁素(anemonin)和三萜皂齐墩果酸-3-O-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齐墩果酸3-O-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以及齐墩果酸。
【性味归经】苦辛,凉,有毒。归脾;胃;大肠经,茎、叶:苦、辛,温。有大毒。根:苦,温。有毒。
①《陕西中草药》:“苦,凉,有小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中药化学成分】根及全草含白头翁素(anemonin)和三萜皂齐墩果酸-3-O-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齐墩果酸3-O-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以及齐墩果酸。
功用主治:全草捣烂投入粪坑或污水中,杀蛆虫、孑孓。茎、叶:杀虫;治顽癣。化积,消肿,散瘀。治顽癣、秃疮,疟疾,小儿疳积,痢疾,痈疖疮肿,瘰疬,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顽癣,秃疮,疖疮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消肿散毒。治跌打损伤红肿,瘰疬疮毒,痢疾腹泻。”
根0.5~2钱;茎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绞汁搽患处。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陕西中草药》:“孕妇禁用。”
【选方】①治秃疮:野棉花一两,研粉,青胡桃皮四两,共捣烂外敷。
②治疮疖痈肿,无名肿毒:野棉花适量,捣烂外敷。
③治跌打损伤:野棉花一两.童便泡24小时,晒干研粉,黄酒冲服,每次五分至一钱,每日服二次。
④治疟疾:野棉花三钱,水煎服。(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