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的结题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25
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是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美术欣赏从认识事物就开始了,进入学校后,经过不断的学习,美术欣赏能力逐步提高。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美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原因在于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局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许多学生有疑问:许多名画好在哪?这说明随着学生欣赏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提高,美术欣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下面笔者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探索,进行简要总结。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正是提高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出于知识能力培养的局限,许多教师往往把意趣横生的美术欣赏课程上成了美术专业知识教学课。这就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久而久之,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会变得深不可测,严重挫伤了学生上好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逐渐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有的美术欣赏教学过多注重作品内涵的分析,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了历史回顾或文学欣赏,这种方法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偏离了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实施美育,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改善的问题,如教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育,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教育与学生能力的矛盾等等,如何认识美育的功能,确立科学的美育价值观,实现美育价值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所重视,关于美育价值的探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一种修养人生、提高人生质量、深含文化底蕴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也是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的必由之路。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这个任务并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让学生理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丰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1.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推行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并广泛使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如能在其中恰当地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取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直观教学虽然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它的演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符合学生认识与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实际效果,达到事半功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直观教学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师如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就能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合理地指导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掌握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直观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美术欣赏兴趣。教师可以自己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会,这不但更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会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能够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提高和拓展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没有接受过美术的正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加,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加,如果缺乏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学生在作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不知道怎么解决,因此,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关键问题所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创作,写生性质的素描就是很好的教学模式,在写生过程中发现学生心态,讲述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绘画技能。通过写生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互相评价作品,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现行的美术教材有一些选学单元,这使我们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验活动。当然,不应忽视我们的教学初衷,美术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不把绘画水平作为唯一衡量学生的标准。另外,应适时地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