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30
清代皇后凤袍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
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清代女装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 ,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 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 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宣统至民国初年:这个时期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末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前简单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
清代女子服装,有公服、礼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妇规定的服制;礼服在民间指的是吉服或丧服。婚丧嫁娶及寿日的衣服,宫廷中是按命妇的品级规定的;常服形式多,变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女装常服
从《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的记载中得知,妇女日常用衣有严格规定,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时期,人们的衣妆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乾隆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开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自乾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仁宗和宣宗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绝不宽大。
女装礼服
分吉服和丧服两类。宫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规定: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的吉服冠采用熏貂并缀朱纬(一种图案);龙褂色为石青有绣文;龙袍色用明黄,皇子福晋、亲王福晋的吉服冠用熏貂,顶用红宝石。皇子福晋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绣文;皇子福晋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着补服随夫品级,补子的形制为方,清末品官的命妇有用圆形补底。一品文官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八品绣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的绣练鹊。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无品级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而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清代命妇的凤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为主要装饰),霞帔、蟒袄没有规定。总之,清朝命妇的各种品级均以绣蟒为装饰。这一点与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妇大衫不绣蟒,而只绣雉(瞿)、孔雀、鸳鸯和练鹊。
女装丧服
自古以来,丧服也被列为礼服之类。丧服可分两部分:一种是后辈人为长者预制的"寿衣";一种是在丧礼上人们的着装。官者服用"寿衣"是按品级穿戴,平民妇女则用元青或蓝色大褂。
出席葬礼者要按照月份分别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丧服。在着丧服期间女人不得戴有色鲜花,不可涂抹脂粉,也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使用鲜艳色彩,只准采用白、灰、黑、蓝几色。这些是丧礼的一般规定,根据地区习惯还另有不同。南方比较遵守古礼,比如女人用粗衣时边缘不缝,腰下系麻裙,头上用一条麻布缝缀一侧,呈风帽形状,戴帽后布的两端一边长一边稍短;北方则将白布纽结包在头上,在不缀边线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辈留黑色跟,祖辈留红鞋跟。
女装公服
是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大清会典》图卷中和《大清通礼》卷中都有记载,下面简要介绍一二。
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为熏貂。上缀朱纬,顶三层。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夏朝冠为青绒。
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约(用金做成的饰物),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珊等为垂褂物。 皇太后和皇后的耳饰左右各三,由金龙衔一等珠:皇贵妃和贵妃的耳饰,宫中贵人耳朵扎有三个孔,配戴三副耳坠。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皇贵妃的冬朝袍用明黄色、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并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以缕金铸之,以珍珠、绿松石、珊珊为饰。皇太后和皇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着吉服挂一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皇贵妃、贵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为饰。这种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分四部分,以三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二十七颗。
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配有绿色采,绦用明黄色,绣文为五谷丰登。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
清王府选妇择婿,
“门当户对”是首先要遵守的。结成一对夫妻,要
履行六次古礼,
直至婚礼后第四天,
新婚夫妇率仆众回门,
气象万千
的王府婚礼,才算在“无声”
“有序”中曲终。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王府选妇择婿,
绝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样
简单。在那个年代,当然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更主要
的是讲究
“门当户对”
。
在清代早期,
王府只能与蒙古博尔济特氏
(即
蒙古贵族)和满洲名门望族如瓜尔佳氏、钮钴禄氏、乌喇氏、舒穆禄
氏、富察氏、佟佳氏等通婚。到了清末民初才与内务府联姻。
在严格的“门当户对”的前提下,成亲也很不一般。结成一对夫
妻,要履行六次古礼(我国古代,婚礼有六:即纳征、纳采、问名、
纳吉、请期、亲迎)
。这种古礼演变到明代,六礼之名虽有变更,其
仪并无区别,而且已形成礼制,清代沿袭,变更不大。
清制婚礼的第一步叫“提亲”
,即古礼的问名。这当中起决定作
用的是媒人,
从实际情况而言,
这个媒人多半是
“陪奉”
之类的仆妇,
因为她们深知名门望族的底蕴,
先由她们穿针引线,
征得两家长辈同
意后,
再根据男女生辰八字进行合婚。
一般到朝阳门内路北一家
“三
元子命馆”合婚,如“犯相”
,这门亲事就不提了。如合成“上婚”
、
“中婚”乃至“下婚”
,再进行下一步——“相看”
。相看中意,再请
出有名的某某福晋或一品夫人作为正式媒人,
而那个起实际作用的媒
人则退居幕后。
媒人的第一件工作,
是将
“龙凤帖”
(一种精工裱制的大型折子,
封面图案为金色
“龙凤呈祥”
,
折内仅写男女生辰年月,
如
“乾造年”
“坤造年”
等字样)
和如意钗、
钏等物送至女家,
叫做
“过小帖”
(即
“放小定”
)
。此后,少则半月,多则两月,选择良辰吉日,
“过大礼”
(即“放大定”
)
。放大定的规模仅次于结婚。
“放定”就是下聘礼。
清制的聘礼少者二十抬,多则三四十抬不等。所谓“抬”
,是把礼品
分门类捆在长方形油漆桌上(旧称“栏杆桌”
)
,披红挂绿。第一抬循
例是臵放紫檀三镶白玉如意一柄,第二抬为“通书”
、
“礼单”
(内写
迎娶吉期吉时和应趋避之事)
。
以下各抬为女用钿子珠花,
朝珠首串,
四季首饰(多为镶嵌翡翠)
,袍褂衣料,金银锞子(即约一两重的小
元宝)
,衾料棉花,鹅笼(以鹅代古代之雁,翎染红色,共四只鹅,
一笼一鹅,二人抬一笼)
,酒海(酒为四坛,二人抬一坛,坛体红漆,
上绘蓝色龙凤)
。此外,喜字馒头(一斤重一个,上印红“喜”
)共四
抬,绵羊四只,羊毛均染红色。
礼品装点完毕,
如期由四名王府宫员乘马为前导,
浩浩荡荡送至
女家,男方媒人随抬而至,请女方纳彩,相互道贺,受礼如仪。
再过两三个月,便该择期完婚了。在完婚的前夕,要“过嫁妆”
。
嫁妆是根据男方的新房而备臵的。
王府娶亲一般都自成院落,
过礼不
久,室内粉刷,室外藻绘,整个院落焕然一新。女方所备嫁妆不少于
120
抬,花梨紫檀,红木螺钿制作的全堂家具,以及古玩陈设,如如
意、瓶坛、座钟、盆景等等,包括男方“放大定”抬到女方的用品,
由两人执
“吉庆有余”
的征兆标志为前导,
热热闹闹于定婚的头一天
送到新房,并按位臵设摆停当,叫做“安装”
。至此,王府举办婚礼
不惜铺张已可见一斑了。
王府的府门是终年不开的,
人来人往都走角门。
但是,
一到王府
主要成员结婚那天,
府门必须大开,
只有知其王府礼制者,
才能看出
府中是在办喜事。
但是,
宾客车辆依旧出入角门。
除府门大开这点喜
庆迹象外,
府门还要在过大礼以后油漆一新。
此外,
再没有什么结婚
大喜征兆可寻了。
王府结婚期间,玻璃门窗等处,都不贴“喜”字。但是,喜轿所
经第一院落的门栏,必须张灯结彩。新房所在院落,外持“喜”字牛
角灯,形状与过年所用的相同。室内每间四盏“喜”字宫灯,新房门
窗虽不贴“喜”字,倒也喜气盈盈。
结婚那日的白天,
只是为夜间举行婚礼作准备。
宾客一般都在晚
饭后才前来道贺,既无丰盛筵席,也不备名酒,只款待香茶一盅,谓
之“请茶恭候”
。还有与一般人家明显不同者,即不扎喜棚。男宾客
到轩馆落座,
女宾客则径至关房院内各房休息,
说些道贺套话,
有无
酒筵招待,全不在意。惟宾客的随从人员,既不能喝酒吃菜,又得不
到酒饭钱,故多有怨言,说是“不尽人情”
。
宾客相至,
府中的一切准备就绪,
约在亥初时刻,
由一名老太监
登堂回话,说是吉时已到,可以吩咐发轿,主人首肯。这时,早在亲
戚或同族中选就一名十龄以下的童子,
至洞房炕上敲锣三下,
谓之
“响
房”
。锣声一响,则“发轿”之令迅速传至府门内,早已齐集在那里
的迎亲人马,随即出动,虽有鼓乐,但行在街上并不吹打,叫做“设
乐不奏”
。只听到位列最前面的开道锣,连敲三响,则见
120
对“喜”
字灯笼
(即牛角灯)
高高举起,
宛如两条火龙,
由于没有人声嘈杂才有“壮而无声”之说。灯笼后面,有王府四名乘
马官员手执藏香,还有步行者四人,手执提炉,内焚檀香,其后,为
一乘“黄天络网”大红官轿,由八人抬着,再后,是由四人抬着的官
轿,轿内为娶亲太太(即男方之正式媒人)
。娶亲太太所着服饰与平
日不同,
要在袍褂之上披大红袍罩,
钿子上也加大红钿罩,
很像一顶
红风帽。
女方的送亲太太所着服饰与男方相同。
除送亲太太外,
女方
尚有四位男宾,各乘马车,随轿前往,称之谓“送亲爷们”
。这四位
男宾官阶大致相等,不外是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和一品大员
等。
男方的迎亲人马和所备喜轿,
由提亲官员陪送至女家门口。
新郎
乘马由王府官员陪送也赶到了,
并先入女方喜堂,
一言不发,
也不落
座,只行三叩首礼。礼毕,随即返回王府。新郎离去,提亲官员才命
众人把喜轿抬入喜堂提亲。
王府婚礼与一般人家不同的有以下四点:
一、
内亲兄弟陪送,
不
扶轿杆;二、喜轿入喜房前,无过火盆之举;三、不倒红毡;四、新
娘出轿门不跨马鞍。相同的是新郎向喜轿连发三箭和新娘抱宝瓶出
轿,以及迎喜神同拜天地等等。
新娘至洞房,
已早有四位中年妇女在那儿等候。
这四人统称
“全
靠人”
(亦称“全福人”
,即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丈夫在世者)
。她
们都是从至亲或族人中邀请来的,其任务首先是揭“盖头”
,继而接
宝瓶,接着为新娘梳妆,换礼服,然后,安排新娘、新郎在已铺好被
褥的炕上分男左女右落座,
接着由四名
之词。此时,一人托着红木盆,内有烧熟而无味的羊肉,呈奉新郎新
娘分食,谓之吃“阿什不拉密”
(满语)
。紧跟着“全靠人”端来一盘
微型饺子,让新郎新娘各咬一口,谓之“吃子孙饽饽”
。边吃,
“全靠
人”边问:
“生不生?”一般由新郎回话:
“生。
”至此,
“全靠人”一
应人等,
一一退出洞房,
只留新娘一人暗坐帐内,
直到天明,
谓之
“坐
帐”
。新郎不得在此,须往静室休息。有的趁此时刻,则至各轩馆与
清客们喝酒说笑去了。
黎明之后,新郎新娘由太监、仆妇陪同前往宗祠行礼,叫做“朝
庙”
。朝庙礼毕回至上房,向公婆及各房长辈行“双礼”
(由男左女右
同时跪下行两跪六叩首礼)
,如唐诗“待晓堂前拜舅姑”所描写的那
样。向长辈行礼告毕,即向同辈请安,这称之谓“分大小”
。此后,
便把新娘备好的尺头
(衣料)
分赠给长辈、
公婆、
同辈等人,
谓之
“开
箱礼”
。行礼时磕头,开箱时请安,整个上午,磕不完的头,请不尽
的安,至婚礼结束时,新郎新娘已是头昏脑胀,疲惫不堪。
结婚后的第四天,
新娘乘车,
新郎骑马,
率领仆众去女方家看望
双亲,谓之“回门”
。至此,王府气象万千的婚礼,总算在“无声”
“有序”中曲终。
补充资料:
满洲族的婚礼独具特色。在举行“拜堂”典礼前后,新娘还要经
过“上头”
、
“开面”及“坐福”等传统民俗的“洗礼”
。
“上头”和“开面”多在结婚典礼当天早晨太阳没有出来、男家
接亲人马还没到来时进行。
其过程是:
请儿女双全的老妇人把新婚女
“萨马太太”
用满语念诵吉利
子的辫发改梳成发髻,
俗称
“大卷头”
;
戴上扇形或方形的传统头饰,
俗称“上头”
;用五彩线将新婚女子脸部的汗毛绞掉,象征“改头换
面”
,新生活开始。
到了男家,经过“射三箭”
、
“拜北斗”
、
“拜天地、祖先”及“跨
马鞍”
、
“抱宝瓶”等仪式后,新娘被搀进洞房。接着,新娘须盘腿上
炕、面向炕里“坐福”
。又俗称“坐帐”
、
“闷性儿”
,以此试试新娘的
耐性、看看新娘的福份。一据讲。早年满洲族女子新婚时的“上头”
、
“开面”
仪式都在到了男家举行典礼之后进行。
因为满洲族男子多为
八旗披甲,女子千里而来,军营完婚,进入营帐后才梳妆打扮成婚。
“坐帐”
的习俗也是从努尔哈赤早年戎马生涯时身穿战服、
军帐成婚
演变而来。至今满洲族女子新婚“坐福”时,仍有胸戴铜镜、手执木
杖的传统遗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