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视野更好,有不少人喜欢晚上跑高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27

白天视野更好,为什么有不少人反而喜欢晚上跑高速

老司机喜欢到了晚上再跑高速,和我们去食堂吃饭,故意错开人多的时候,道理是一模一样的。但同样,过段时间去有可能不挤了,但有可能菜凉了,或者你要的菜干脆就没了。

为什么喜欢晚上跑高速?晚上整体车流量比较少

我们干脆定性分析一下,搞搞明白,晚上的车流量具体比白天到底少多少?

冷雪发表在期刊《北方交通》上面有篇论文的,《辽宁省高速公路交通量特性分析》。

里面计算了辽宁省高速公路2010年到2016年,路段交通量的小时分布系数,发现每天的车流量是有2个峰值的,就像骆驼的2个驼峰一样。

12点到14点是第1个峰值,16点到19点是第2个峰值,12点到18点区间内的车流量,占全天的车流量的30%以上。

其他地方的高速,资料我也看一下,情况基本上也类似,中午和傍晚都是车流量的峰值。

所以说,高峰期过了,比如说晚上10点再上高速,车就比较少了,也不堵车了,跑起来也就会相对舒服一点。

晚上跑不容易遇到新手

除了车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少朋友觉得,晚上跑高速不容易遇到新手司机。

有一定的道理的。问卷星上面,找到一个关于夜间行车的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司机里面,驾龄是1到3年的占比超过了80%。

经过调查,67%的司机只是偶尔在夜间行驶,经常在夜间开高速的只有5.6%。

也挺好理解的,本来新手驾驶经验就比较少,高速上面速度又快,也更加容易害怕。心里没有底的话,何苦呢?对不对?一般都是白天跑的。

和游泳非常像,是不是?老手去深水区,我们刚刚学会游泳,一般来说的话,不会去那边,对不对?就浅水区游游好了,说不定还箍个救生圈,是吧?

晚上车少、新手少,注意的地方多

当然了,晚上的车有可能是少,新手也是少,但不代表就更安全,有些地方其实要额外注意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铭有篇硕士论文,《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里面分析了2015到2017年河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

从事故发生时段来看,夜间24时到次日6时,就大半夜,发生事故238起,占总数的35.5%,算是事故率最高的时间段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晚上车流量虽然少,但是大车更多

第1个,晚上虽然整体车流量是比较少,但是,大哥们很多,大车、货车比例是比较高的。

党广彬发表在期刊《山东交通科技》上面的论文,你听一下,《山东省高速公路现状交通噪声特性分析》,里面统计了济荷高速公路某断面24h交通量的车型占比。

在夜间8点半到次日1点半这个区间内,大车的数量最多,每小时都超过了300辆,同时段小车的数量,没有超过150辆的,相当于大车的数量能达到小车的2倍了。

像这种跑长途高速的大货车,白天基本上都在装货和卸货,到了晚上就要尽可能的赶路,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开车的师傅、大哥们都是非常辛苦的。

所以说我们晚上跑高速的时候,就多体谅一下开大车的朋友,保持车距、注意安全,毕竟我们有可能就是跑了一趟,对别人来说是生活,是支持家庭的生命线。

晚上视线确实不如白天

第2点,晚上开车的时候,我们的视线,确确实实也不如白天。

一般来讲,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的视力只能达到白天的3%到5%,10%都没的,即使开了远光灯,视线也是不如白天的。

比如说,前面远处有没有车,在白天,大部分朋友都是瞄得到的,虽然不知道形状,总知道前面有个东西的,对不对?能注意到,晚上就不一定了。

晚上跑高速,更依赖其他车子的光源,来判断位置。万一碰到灯坏掉的、忘记开的、一边灯坏掉的,就算没出事,躲过去了,有可能也是一身冷汗。

由于褪黑素的分泌变化,晚上更容易疲劳

最后就是晚上开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相对来说是更容易疲劳一点的。

浙江大学的刘颖俏有篇硕士论文,《光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里面这么说:光照条件对于褪黑激素的抑制有明显作用,光照强度越强,对褪黑激素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

到晚上光照不就不足了嘛?没有太阳了,没有光照了,褪黑激素分泌会达到高峰,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简单讲,人的生物钟就定在那边的,刻在骨子里的,到了晚上就是想睡觉,更容易困一点的,对不对?这个不用教。

就算你是夜猫子,能保证自己晚上12点也不犯困,但你控制不了路上其他司机的,对吧?

晚上跑高速需要格外小心

所以总得来说,有的朋友喜欢晚上跑高速,主要还是觉得晚上高速车子少、新手也少,更通畅。

但其实晚上跑,需要有一定门槛的,视线是比较差的,还容易眩光干扰,容易疲劳,周围大车也是比较多,盲区多,对不对?就需要格外小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