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的前提性反思】 道德教育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5
  摘 要 当前,在我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德育前提不明确的问题,对道德教育的前提未加澄清和反思,即我们对道德本身,尤其是对道德的核心认识不当。因此,我国的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些基础问题和基本理念进行必要的前提性批判和反思,必须对道德的核心内涵有一个重新认识,还道德以本来面目。只有这样, 学校道德教育才有坚实的根基,才有可能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社会条件下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有所突破。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核心 公平 前提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Premise Reflec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LI Huixia
  (Wu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2410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no clear moral premise, the premise of moral education is not added to clarify and reflect, that our morality itself, especially in the core of understanding of moral misconduct. Therefore, our moral education to out of the woods, the need for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school issues and some basic concepts necessary basic premise of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must have a moral core content of new understanding, but also moral to its original feature, only in this way,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possible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social conditions, so that a real breakthrough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moral core; fair; premise reflection
  
  道德教育历来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灵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把“学校德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却差强人意。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德育的内容、组织形式等生动活泼了很多,但德育的整体效果却并不理想。
  当前,在我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德育前提不明确的问题,对道德教育的前提未加澄清、反思和批判。所谓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我们对道德本身,尤其是对道德的核心的认识。道德教育之所以缺乏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道德教育的前提认识不当。由于对道德本身及道德的核心的认识的错位,由此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自然也是徒劳。因此,我国的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首先应该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些基础问题和基本理念进行必要前提性的批判和反思,必须对道德的核心内涵有一个重新认识。如果不能对道德教育的这一前提加以澄清,那在我们就很难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社会将其所倡导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内化为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即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并外化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即道德主体的外在德行的活动。“圣人道德”尽管很感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毕竟在实践上难以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道理很简单,这些道德标准没有对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最起码尊重,缺乏公平、公正的内核,偏离了道德的核心。这种被“神化”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压抑人性的、无视生命个体的非道德的教育。
  如果我们对道德问题进行追根溯源的话就会发现,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最原始的规则,应缘起于人类的财产保护意识。人类在原始状态下的生活资料的分配完全服从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服从于人类作为动物性繁衍本能的需要,所有成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高度一致,因为有限的生活资料根本就不允许私有,而人只能依赖集体生存。换句话说,没有私有财产,规则便没有意义。我们可以根据理性判断:规则伴随着群己利益的矛盾而出现,没有矛盾,便无需规则。而规则显然有利于财产所有者的利益。人是生物界的一员,生物所具有的趋利避害反应的特有本性决定了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只要人是生物界的一员,人的这一利己本性就不会改变。道德的核心是要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利己本性随心所欲,而必须克制、放弃自己的一些需要去利他,以便使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能够和谐融洽,以便使社会的分工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从而使自己能够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需要。我们应该还道德的本来面目。
  所以,道德的核心必须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所谓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否则,在根本上就无道德可言。《管子》中讲到“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美国当代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在《道德哲学导论》中也曾指出:“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的。”公正就是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行为。善有善报,你给我穿靴,我给你搔痒,亦即等利交换,是正面的、肯定的、积极的公正;恶有恶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亦即等害交换,是反面的、否定的、消极的公正。公平――等害交换和等利交换――便是保障社会存在发展、最终增进每个人利益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原则,因而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社会治理最根本最重要的道德原则。
  然而,我们在以往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却一味把“利他”、“奉献”作为道德的的本质和核心,一直不愿意承认、不敢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不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我们不可否认,“利他”、“奉献”、“ 牺牲”这些品质本身是高尚的,但问题在于我们所讲的“利他”往往是无条件的,因而缺少了公平的内核。这就会使学生觉得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在是难之又难,甚至有些令人畏惧。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就是做一个处处吃亏、事事损己的人,所以干脆望而却步,失去了道德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鼓励自我牺牲,一味地提倡只讲奉献不讲回报,我们可能就不会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从而不利于社会公正、社会正义和公平规则的建立。这种只讲耕耘不讲收获、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道德,使人失去了利益的平衡,丧失了道德参与的内动力。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道德观念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的经济基础或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在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人们遵循的是平等、公平的经济原则,更应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建立起体现社会主义公正、平等的道德原则。
  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和个人的合理需要和正当利益联系起来。我国学校的道德德教育改革,就是要从“英雄道德”走向“大众道德”, 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成为普通人的道德,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道德,即倡导“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求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损害后果,能够与人和衷共济,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行为方式”。 要使我们的学生明白,道德并不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获得,因为道德的核心是公平。我们必须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必要的前提性批判和反思,对道德的核心内涵有一个重新认识,还道德以本来面目,只有这样, 学校道德教育才有坚实的根基,才有可能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社会条件下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全林.对德育问题的两点深层次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0(1).
  [5] 陆有栓.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中国德育,2008(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