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高质量的陪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19世纪意大利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一句话:“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感受到爱”。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是夫妇之间、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意识到亲子交流的重要性,我和先生从孩子很小做起,就给孩子买各类图书,从每晚给孩子读一个故事,到逐步放手让孩子尝试自己读一些书。通过一起读书,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先生喜欢读书,也经常买书,顺带选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图书。每次快递送来时,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开,找哪些是属于自己的书,哪些是爸爸妈妈的书。每每看到有属于自己的书时,孩子便很开心。

      记得一年前(刚上大班),孩子疯狂迷上了戚继光平定倭寇的动画片。先生借机买了一本《民族英雄—戚继光》,说既可以详尽的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情节,又可以趁热打铁培养孩子的民族英雄气概。从那时起,每晚下班后,陪伴孩子读书、讲书上故事成了睡前的必修课。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孩子的注意力逐渐从戚继光的“鸳鸯阵”法转移到“戚家军严明的纪律(惩罚舅舅)”上。直到现在,孩子仍能熟练的背诵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戚继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安危”的精神也感染着孩子。

      陪伴孩子一起看书,增进家长与孩子“爱的沟通”的同时,也让孩子获取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关联能力。举例来说,最近孩子在读《辽宁寻宝记》(虽然很多字还不认识),看到兴城古城的时候,孩子突然问我,这个古城是不是在葫芦岛?我很吃惊,便问:你怎么知道?孩子说,暑假的时候,你和爸爸带我去东戴河,咱们不是逛了兴城古城吗?看来,孩子将书本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能力还是很强的。另一方面,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书籍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对话的场景、妙语连珠的表达,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孩子在放下书本后能够及时与家长沟通,进而提高与小伙伴沟通的能力。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个人总结,有三个方面可以参考:

      一是,父母先行,言传身教。孩子的父亲经常看书、买书,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也逐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另外,可以让书成为家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书对孩子而言如影随形,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良好氛围,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爱上读书。

      二是,趣味引导,让孩子感受读书的乐趣。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对图书的要求是不同的。年龄较小时,应当选择一些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量的增多,可以选择一些穿插故事情节的图书。对于我们这些完成了拼音学习后的一年级的小豆包们,还可以选择带拼音的图书,在阅读的同时还锻炼了拼音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三是,循序渐进,让孩子学会阅读。刚刚入托那会儿,孩子思维具有跳跃性,需要培养注意力,可以选择游戏为主的书。对于胆小或者遇事退缩的孩子,可以多选择《丁丁历险记》这类书籍,让孩子学习主人公丁丁碰到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思维方式。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或一柜子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试想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能无比自豪的说,曾经我有一个读书给我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现在每天进行的亲子共读就是有价值的,这个陪伴就是有质量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