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这个地名的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怀仁,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地处山西省雁门关外、大同盆地中部,东隔大顶山与浑源县相望,西依洪涛山与左云县为邻,南与应县、山阴县相接,北与大同市毗连。怀仁历史悠久。唐尧时属冀州, 虞舜 时属幽州,夏、商时属冀州,周朝时属幽州,春秋时属代地,战国时属赵国,秦汉时属代郡班氏县,三国、西晋时属班氏县、剧阳县、平城县,是羌胡人和鲜卑人居住地。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属平城县,北周属云中县,隋属云内县,唐属云内县、云中县,后梁、后唐、后晋属云中县。但真正有“怀仁”这个名字却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要想知道“怀仁”这个名字的由来,那不得不说说这三个人:朱温、李克用、耶律阿保机。

     唐僖宗乾符四年,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唐中和二年又归附唐军,与 李克用 等联合镇压义军。因他镇压义军有功,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 汴州 刺史出 宣武军节度使 。自唐中和四年 黄巢起义 失败以后,早就被削弱了的朝廷威权更加衰微,新旧藩镇林立,部分实力雄厚的 藩镇 先后被封为王,其中朱温被封为 梁王 ,割据汴、滑,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 王国 。

     900年,神策军左右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等发动宫廷政变,将昭宗禁闭。宰相崔胤向在定州行营的朱温告难,朱温还师大梁。朱温正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与崔胤共谋平乱。天复元年(901年)正月初一,昭宗复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朱温野心更大了,想要夺取唐朝江山,并开始积极谋划,不断与李克用发生冲突,为其篡夺皇权创造条件。

      李克用因在镇压黄巢起义、收复长安中功劳最大,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割据太原、上党。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 王行瑜 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李克用以河东为基地,经营扩展,逐步占有山西大部地区,成为割据势力中又一个实力最强的集团。

      唐天佑四年三月,哀帝被朱温逼迫下诏,正式禅位于梁王朱温,朱温称帝,更名朱晃,改元开平,定国号为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中国的社会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时期。朱温称帝后,李克用打着“匡复唐室”的旗号,联络其他割据势力反对朱温,成为后梁的劲敌。

       契丹是古代鲜卑族的一支,朱温称帝的那一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首领,九年后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据有中国北部和东北部的广阔地区,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

       阿保机曾经率兵骚扰云州。晋王李克用北上与之会盟,结为兄弟,相约共讨朱温,因为双方会盟有怀想仁人之意,所以,将会盟之地命名为“怀仁”,至今沿用。这就是“怀仁”这个地名的由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