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死,也知生——读陶渊明《自祭文》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最喜欢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但以往对陶渊明的了解仅限于中学时的课堂所学,这样的浅薄使我在初读陶渊明的《自祭文》时,有不得要领之感,只好找来译文对照,但译文却全无节奏诗意之感,不过在回头再读原文时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具体来说当时只想到了一句话“未知生,焉知死”。但细细想来这句话反过来说更有深韵,“未知死,焉知生”。

原话是孔圣人所说,即使自己听到这句话时并不知道,但也有些感触。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刻,会想到死亡。我相信,有很多很多和我一样的人是在我们身边人离去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那时候对死实际上并无多少恐惧,只是一种迷惑和不解。但当我们将这种迷惑和不解向成人询问时,这种迷惑和不解就多了一份神秘,而神秘的未知正是我们恐惧的来源。

人们总是忌讳谈论这样的问题,而我们自己也渐渐的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开始了和成人们一样的忌讳。可这并没有让我们停止对死亡的思考,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将来在某一天也会像我们曾经看到的那样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在潜意识的深处从没有忘记这样一件事,但却不敢真正面对,只是一味的回避。“未知生,焉知死”,但事实上我们常常是“未知死,不知生”。

陶渊明《自祭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对死的一种正面认识和思考,这正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也许正是决定陶渊明就是陶渊明而不是别人的其中一点。我们习惯了生,回避着死,而往往习惯了的就是麻木了的,一旦死猝然降临或即将降临,我们就会茫然失措,不知该如何面对,事实上死同时也是生的一种延续,试想如果这世界所有的老人都将继续活下去,我们的社会会是个什么样。但是我们生者又何必去做这样的设想,我们其实早就认定一个不变的的事实,那就是“死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逃避的过程”,我们缺乏的是对死亡这种客观事实的一种深刻认识,不能够以一种“未知死,焉知生”的态度去直面死亡。

我们不妨看看陶渊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在《自祭文》第一节,陶渊明在“天寒夜长,风气萧索”的环境中即将离开或意识到自己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了,看着身边还陪伴自己的亲人朋友,发出“呜呼哀哉!”的感慨。这感慨中到底包含多少“言不尽意”的人生感慨,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体会清楚呢?反正以我之浅薄未能尽其意,只是在心的深处有一种是压抑却又不是压抑的感觉,仿佛一颗心浸在一种不知名的有腐蚀性的物体之中。

接着陶渊明回忆了自己自从降生以来所过的生活,虽然那生活充满了艰辛,但也正是这艰辛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陶渊明真性情的一生,而这真性情的一生也让陶渊明的生死之观有一种超然的洒脱和自然。

再之后陶渊明认为“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在他一生真性情的生活中虽然活的艰难,但也活的自然尽情,既了解了自己的命运,又何必在即将离开时眷恋。

死固然是“呜呼哀哉!”的,固然是会让人恐惧的,但生的艰难也已经过,又何必会介意这死。

陶渊明做到了“既知死,也知生”,但我想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超越生死,陶渊明也不行,但是死既是不可逃避的一程,为何不走的洒脱一点,走的自然一点。陶渊明直视死亡的态度,为自己作祭文的风度,岂非正是滚滚尘世中你我应该思考学习之处:“既知死,也知生”。

那么“知死”就应该是每个人自我觉醒过程之中的必修课程。不再逃避死亡,而是直面它,并且思考它。

无论是女娲还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了人,或者说是自然的造物主造了人,那真是一个不错的构思:让人拥有了内在的自我意识和会很脆弱以致可能随时都会消失的肉体,最大的恐惧就在于此,我们拥有,但不知何时就会失去。但那能怎么办呢,我们无法改变。

如此看来,对于死亡的思考只能是徒劳,但这不也有其意义吗:其一,我们可以对死亡有个准备;其二,认识了人生的限度和不可期预,我们可以达观的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如此而已,徒劳也有意义,“既知死,也知生”。在面对死亡时,无愧无悔,如陶渊明般,也自作一篇《自祭文》,又有何不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