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你想放下书本的时候,我想这样对你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爸爸,我不想上英语补习班了,老师讲的我听不懂。现在我们学的都是初中的课,我到初中再学不是一样吗?现在学有什么用呢?”

看着儿子为了上补习班、没休过一个星期天,小小年纪每天东奔西走、疲于奔命、一片茫然、惶然无助、泪眼婆娑的脸,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是啊,学不学呢?继续学,孩子会继续这样迷惑下去,也许只是为了父母,当个任务去完成下去;也许只是听命于人地、无可奈何地重复着。就这样毫无兴趣地、机械刻板地煎熬下去,也不知道要坚持到哪天为止,就这样被残忍地剥夺了本应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不学呢?别的孩子都在学,咱不学,能行吗?除非咱家的孩子是天才。否则,到时候人家可不管你学没学过什么英语,上没上过补习班。对不起,无论是谁,考场上见。试卷说明长短,分数决定高低。枪声一响,万箭齐发。结果很有可能是一分之差,就是天壤之别。试问,哪个父母敢冒这个风险,又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呢?

可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就这样把儿子押上刑场,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去学这样一个考完试以后也许这辈子再也用不上的东西,去做这样一件看似极其重要、说起来甚至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兴亡、国民素质、对外开放的重大事件,实则对一个孩子来讲是劳民伤财、不知其所、不得其法、不值几文的事情,我也真的是心有不甘。

难道,不学英语,孩子就成不了才了吗?还是不学英语,孩子就考不了高分,考不了高分,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成不了才呢?

是不学英语,孩子就出不了国,出不了国,就成不了才呢?还是不学英语,孩子就看不懂外语,看不懂外语,孩子就成不了才呢?怎么说都牵强得可以,怎么说都有点不伦不类。

我也真有点搞不懂了,学不学英语真的很重要吗? 英语既然是一种语言,自然就和所有的语言一样,不过是一种交流工具,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它的这种本质。

老子、孔子不懂什么英语,照样成为一代宗师,现在有的人英语学过了八十级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成什么大气候。因为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一个人懂不懂英语,而是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里到底有没有真正有用的东西。

英国小孩子还没上学英语就说得呱呱叫,同样,我们的孩子没上学,汉语也比他们说的好得不得了。可你能便据此断定他们今后一定会怎样吗?笑谈!这不是明显的本末倒置吗?

能不能说一种语言取决于人的嘴巴,只要不是聋哑人,谁都会说话,谁都能说出话来。但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说的怎么样,却跟嘴巴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些统统取决于这个人的头脑。

所以,学会了一门外语不过是掌握了一种工具,顶多算添置了一个硬件。如果不是单纯的当工具使用它,这个硬件好不好使主要取决于相应的软件。如果软件跟不上,硬件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

这就好比你的口袋里多了一发子弹,但你千万别忘了子弹的作用需要用枪来发射才能产生。如果你的枪有问题,再多的子弹又有何用?

就像现代许多人热衷于考证一样,总以为多了几个证书就多了几分资本,就多了一点实力。教材买了一本又一本,学习班上了一个又一个,考场赶了一场又一场。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知道所忙为何。

当然,如果真是专业所需,缺一不可,考一下也是应当。问题是如今很多赶考族根本还没有弄清自己准备干点什么,能干什么,就来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似乎只为了多一份没有来由的安全感,多一个所谓的发展筹码,就头脑发热,仓促提枪,盲目上阵,胡乱射击。结果考来考去,付出甚巨,所得甚少,最后真正能用得上的没有几个。

不管英语考过了多少级,可能还是个不会说的哑巴英语,不知道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准备干什么用。徒然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时代在发展, 社会 在进步。仅凭一纸文凭、一本证书就能混日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商品 社会 ,商家不养闲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到啥时候都得凭本事吃饭,靠能力赚钱。同样的工作,人家只会用会干的文盲,也不会用只会说的博士。

自己创业更是如此。一个人要想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不是看你口袋里有多少证书,而是看你脑袋里有多少东西。

其实,对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也是现代 社会 更需要的、更注重的是这个人的软实力,也就是跟这些证书相匹配的能力和水平,是那些花花绿绿的证书后面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叫专业素养,也可以叫综合素质。

这绝不是考几个证书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也许需要一个人付出毕生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成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

譬如,大道的领悟、规律的探寻、胸怀的开阔、眼界的拓展、思辨的睿智、选择的智慧、心态的调整、情绪的掌控、人生的感悟、内心的坚守,知识的丰富、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

还有情商的提升、形势的分析、趋势的把握、研判的机敏、决断的胆魄、制衡的手段、沟通的方法、协调的本领、心境的打磨、意志的增进、领导的艺术、人格的魅力、学习的速度、适应的能力等等。

这些都远远不是一本薄薄的证书所能涵盖和给予的。所以,归根结底,如果是条龙学了英语会如虎添翼,如果是条虫学了英语也只能吃泥。不过,是成为一条不懂英语的龙还是当一只会说英语的虫并非天生,而是由你自己说了算。

因为真正的问题不是学不学英语的问题,而是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了达到这些怎样去做?也就是你自己的个人成长问题。

只要你每天都在成长,那你就每天都在成功。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的结果就是质变,小成功的积累就是大成功,最后的辉煌自然是水到渠成。

所以,孩子,你当然可以不学英语,甚至一切你不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不学。但是,你现在还小,还没有体会到 社会 竞争的残酷。

我们何尝不想让你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可是孩子,你总有一天会长大,你不可能玩一辈子。我们最怕的是如果你现在一味地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里面,而将来却不得不一辈子干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父母真的不想让你“输”在起跑线上。这就像一场不知道结果的赌博,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地创造条件,不断地往上增加筹码。至于这些东西对最后的结果有没有用,还得取决于你自己。

天赋是最好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什么事情,有天赋、有兴趣会事半功倍;没天赋、没兴趣只能事倍功半。所以,父母当然希望你能干自己有天赋、有兴趣的事。

可是,你要问自己的是你真正有天赋、有兴趣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能找到它,你还要问一问自己的态度,你只是想玩玩而已,还是把它作为一生奋斗的方向?你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准备付出最大的努力?

如果你喜欢围棋、喜欢唱歌、喜欢游泳、喜欢打 游戏 ------喜欢什么都可以,喜欢什么都可以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问题的重点并不是你喜欢什么,而是你真正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你喜欢篮球你有没有决心成为乔丹?如果你喜欢台球有没的决心成为小丁?如果你喜欢游泳有没有决心成为菲尔普斯?如果你喜欢钢琴有没有决心成为朗朗。

要知道,兴趣有时也是可以培养的。朗朗不也是小时候被爸爸逼着一边哭一边练琴然后逐渐喜欢上钢琴,从被迫到自觉到主动到投入到执着到痴迷的吗?

如果没有当初的爸爸的被逼无奈,不会有今日成功的朗朗;如果没有后来他自己的执着和痴迷,同样也没有日后的造就和辉煌。所以,无论什么事业,永远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学会一件事很简单,学透很难,学精更难,想要超越前人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更是难上加难。正因为难,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所以成功者很少。

是的,比尔盖茨是大学都没有毕业,但你不能忘了,问题的关键不是念没念完大学,而是能不能成为比尔盖茨。如果你只是看到这一点,就说我也不用上大学了,那你就有点过于盲目了。

因为,对比尔盖茨来讲没上完大学也许是一种幸运,但对你来说也许就是一场灾难。如果你没有自己的非凡的独到之处,你又凭什么和成千上万的起点比你高得多的人竞争呢?

树上的小鸟不需要辛苦的劳作,大自然照样能够养活它。但你也别忘了还有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何况人毕竟不是一只小鸟。就算有时人非常向往能成为一只小鸟,但真是到了那一天,不是照样需要时刻防备猎人的枪口吗?

孩子,如果你不想上山,没有人能背你上去。人生的路还很长,每一天都需要你真实地去面对。父母不可能跟着你一辈子,如果真的需要那样,那不仅是你的不幸,也是我们的失败。

当然,不管怎样,父母都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你、爱护你、支持你、帮助你。身体的成长是点点滴滴,心智的成长是一日千里。

如果你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解、领悟、实践之后,自己明白这些道理,珍惜现在而感恩生活,活在当下而心向未来,脚踩大地而仰望星空,历经磨难而坚忍不拨,遭遇困苦而乐在其中;

如果你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在其中享受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乐趣,透过它们体味到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滋味、生命的意义和成长的快乐,从而对这一切有了自己真正的理解和体悟。

那么,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不重要,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成功、是一种真正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你说,还有什么能比这让爸爸妈妈更欣慰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