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拾贝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2
【 #二年级# 导语】《拾贝壳》是一篇充满童真和童趣,文字活泼美丽的课文。课文中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贝壳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拾贝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拾贝壳》原文

  “退潮了!退潮了!”

  我们一大群孩子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到海边。

  海滩上银光闪闪。许许多多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一起晒太阳。我们弯下腰,拾起美丽的贝壳。

  啊,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骨扇,真漂亮啊!说不定是海妈妈特意留下来,给我们扇风用的呢。

  啊,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呀!这一定是海妈妈留给我们吹号用的!

  我们拾啊,捡哪,口袋装满了,手帕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拾贝壳》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9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五个汉字,并能掌握“提手旁、月字旁”组成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左窄右宽。

  2、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并体会海边拾贝壳的乐趣。

  3、积累文中的比喻句,并能背诵课文的4、5小节。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借助实物,认读新词。(媒体或实物出示形状各异的贝壳。)

  (1)出示带拼音新词:“贝壳”

  (2)读准词语的音。(个别读;分男、女声读。)

  2、启发谈话。

  (1)学生交流“曾经在哪里见过贝壳?”。

  (2)教师小结:是呀,贝壳的家在大海,它是海妈妈的孩子。如果你来到海滩上,会看见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美丽的贝壳呢!瞧,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快乐地拾着贝壳哪!

  3、揭示课题、掌握“提手旁”汉字的书写规则。

  (1)朗读课题《拾贝壳》。

  (2)“拾”这个动作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3)“捡”,表示拾取的意思。(板书:“捡”)

  (4)以新带旧,积累带有“提手旁”的字。(板书:扎、扑、打、抖、扛……)

  (5)仔细观察,凡是带有“提手旁”的汉字书写时的诀窍。(左窄右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手旁”。)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快速地做出判断把握同类汉字书写的规律和窍门,是语文课上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本课的写字任务为5个汉字,其中2个字同属一个部首“提手旁”,虽然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但是它们书写时的特点均为“左窄右宽”,这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因此在课题教学中,以生字“拾”为突破口,在复习旧知、巩固积累的同时,再次强调“提手旁”的书写规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生自主地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标点,正确停顿。

  3、交流课文自习情况。

  (1)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认真倾听。

  (2)同学正音。着重点:①轻声朗读词语:小喇叭。

  ②多音字“扇”:扇贝、折扇、扇风。(注:发“shàn”音,一般组成名词;发“shān”音,做动词。)

  4、想想课文,完成填空。

  (1)出示填空:__________,一大群孩子在_____________拾贝壳。(参考答案:退潮了,一大群孩子在金山卫海边拾贝壳。)

  (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

  (2)交流答案,并朗读。

  (3)此时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大海退潮、涨潮时的录像。

  说明:分小节朗读课文的目的之一是检验学生自学情况,能否根据拼音,独立、正确地完成课文的阅读;其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够自觉地做到边听边记。因此朗读结束后以填空题的形式,有导向地指引学生进行思考,回忆相关的课文内容,把握了课文的大意。

  三、学习课文。

  1、根据要求,小组学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孩子们来到海边拾贝壳的快乐情景,你最喜欢那几小节呢?”

  (1)分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朗读全篇课文。

  ②挑选你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说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小组学习中,表达自己的喜好、观点,并从互相的交流中,获得信息,得到启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在小组学习中,老师是个指导者,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步骤和要求;其次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以平等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耐心倾听,这样既能为下一教学环节地展开提供一个心理准备,也能随时进行点拨,提高课堂效率。

  2、全班性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机进行教学,以四、五小节为指导重点,创设情境,反复朗读。)

  (1)第2小节,通过朗读,体现语句中以一连串的动作词“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体现来到金山卫海边的孩子们的快乐心情。(个别——集体)

  (2)第3小节。①通过句式训练,“海滩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一起晒太阳,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积累词语“银光闪闪、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

  (3)第6小节。①通过查字典,了解动词“拣”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挑选”。

  (4)第4、5小节。

  ①重点理解贝壳形状的多姿多彩,借助实物,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②注意多音字“扇”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③比较这两小节,虽然在句式上很相近,但是用词很丰富,如“看,瞧”,也很准确。

  ④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然后背一背。

  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组织课堂教学,作为老师要明确每一小节的特点,并以此设立教学中心,做到胸有成竹。在备课中,我估计学生会对课文的2——6小节感兴趣,不仅因为里面聚集了许多的好词,而且语言也十分的儿童化。因此我设计了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课文。如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选择“拣”的确切涵义;通过句式训练积累词语;通过朗读比赛,激发兴趣,感受拾贝壳的乐趣……

  但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突出重点,合理分布时间。第4、5小节是课文学习的重点,是语言积累点,因此要花大力气,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将语言表达形式熟记于心,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3、海边的贝壳千姿百态,孩子们的口袋里装满了,手帕里也装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如果当时你也在海边,你会拾一个怎样的贝壳呢?

  (1)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4、5小节,说一说。(可以出示课后的插图,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展开想象。)

  说明:朗读、背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当学生对课文的4、5小节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时,利用形象可感的课文插图或实物贝壳,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也许学生不能一下达到要求,作为老师就要去引导,鼓励!最终达到知识的内化!

  4总结全文: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多么盼望有一天也能去海边拾贝壳呀!拾起一个扇贝的壳,让它为我扇风;拾起一个细长的螺丝壳,听听他号角声……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蛋壳  拥挤  手帕  喇叭  银光闪闪

  叫喊  五彩  扇风  扇贝  摸摸脑袋

  2、读短文。

  退潮了,孩子们来到沙滩上拾贝壳。瞧,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蜗牛,真是形态各异,惹人喜爱!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拾贝壳》教学反思

  《拾贝壳》是一篇充满童真和童趣,文字活泼美丽的课文。课文中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贝壳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我在导入新课这一环中通过展示漂亮各异的贝壳成功引出了课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

  在接下来的生字教学环节中,我又尝试了小组合作识记生字、小老师教学生字、同桌比赛识记生字等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小组之间讨论很激烈,学生们都纷纷献出自己的识字法宝,毫不示弱,完全没有我之前想象的混乱场面的发生。小老师教学生字、比赛识字教学这两个环节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热情很高,发言很积极。但在全班交流过程中,由于课前我没充分考虑各个生字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对每一个生字都采取了同样的教学模式,拼一拼、找朋友、换部首、书空,浪费了很多时间。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听同年级老师的课,向他们求教;多思考识字教学的方法,认真分析每一个生字,找出它们的异同,力求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寻求最恰当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的愉快,也能学得容易。

  在教学《拾贝壳》这一课时,我还设计了句子训练这一环节,由于学生对句子训练相对陌生,因此在回答时思路有些混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做这方面的尝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说话写话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