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渝铁路成千上万吨建材和物资全靠战士和民工们肩挑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4
隧道修建时,大巴山周边根本没有公路,没有电力,建桥筑路所需的钢材、水泥、枕木以及生活所需的粮食等物资无法用汽车运送,成千上万吨建材和物资,全靠战士和民工们肩挑背扛。当时全国各地来支援襄渝铁路建设的车队,根本不敢在临时修建的山路上行驶。我清楚地记得,一辆大卡车掉下80多米的山崖,竟连一个零件也没找到。
  襄渝铁路能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快速地修成,靠的是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士们风餐露宿,很多人都是衣不遮体,每月的津贴只有几元钱。没有那股子精神,铁路根本修不起来!
  为人民的事业而死,
  重于泰山
  刘明清(铁道兵5831部队民兵11连民兵,现居四川省达州市)
  那个年代,听说国家要组织民兵修建襄渝铁路,大家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民兵连就集结起来。有些民兵的家非常僻远,要连续走上20多天才能到驻地。同志们在赶路时连口热水都没得喝,风餐露宿,可没有谁有一句怨言,因为我们觉得修铁路利国利民,个人牺牲点也是值得的。
  我们连的驻地就在现在的达州火车站对面,平时在附近修铁路,干活非常辛苦。由于当时没有电子雷管,打炮都是人工点,山体炸开后,再用铁锹铲、箩筐装,将土石一筐一筐挑出去。有不少民工都长眠于山脚下,大家流完泪,第二天接着干!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达州火车站旁建设货场,那时的货场不像现在这么平坦,是一片小山丘。为了货场的顺利建设,我们连担负起平整土地的任务。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大早起来就赶到工地上,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然后填上炸药,从天刚蒙蒙亮一直干到快到中午,大家热情很高,没歇一口气,没喝一口水。
  11点多的时候,我们决定点火炸山,点火任务由我同寝室住的一位姓赵的同志担当,当时他敏捷地跑过去点火,然后躲到提前设计好的避险处。可是,过了几分钟炸药并没有爆炸,赵姓同志怀疑引线没有点着,就急忙回去观察,就在他快要走到的时候,炸药爆炸了,大石横飞,地动山摇……
  回到寝室整理他的遗物时,我们都非常难过。但我们觉得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为人民的事业而死,重于泰山!
  当旅客们坐火车走襄渝线的时候,可以仔细看一看,几乎每一个长洞的一端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烈士陵园,里面长眠着为铁路建设而牺牲的战士和民兵,而每一个人牺牲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段出川铁路,处处凝结着我们几十万民兵的血与汗!

[next]

  为了修路,
  菜刀过来我都没躲
  罗勇(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支铁办主任,现居四川省达州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世纪70年代修襄渝铁路靠的是精神,新时代修襄渝二线靠的更是精神。
  客观地讲,2005年襄渝二线开工时,由于时间比较紧,地方上没钱没地没政策,甚至有人员受伤了,赔偿规定才出台。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这些地方支铁同志的担子很重,因为我们的任务就是排除一切困难,保障铁路的施工。
  说到保障铁路施工,不得不谈及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这是当今铁路建设的难点,也是我们最花心血的地方。为了能让工程按工期推进,我们苦口婆心地挨家挨户讲政策、谈意义。由于通川的地方财政当时并不富裕,难以一时间解决这么大数额的拆迁补偿。
  在筑路过程中,有老百姓半夜两三点钟躺在铁路上,迫使工程停下来,我们只能到现场做思想工作,跟他们聊家常、说政策,经常说着说着天就亮了。在修建襄渝铁路这5年,我没休一天假,有140多个夜晚都是凌晨两三点钟以后回去,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都掉得差不多了。
  有一次,我去一个“钉子户”的家,准备劝说,可是他二话没说就拿菜刀剁我。当时我儿子就在我身后,大声喊“你快躲”,我没有躲,还好,人家没有真剁。通过这件事,那家人也服了我,没几天就搬迁了。
  铁路进入铺轨阶段时,为了能顺利铺轨,我一直站在铁路旁,有一次雨下得非常大,我被淋了整整一夜。那几年,我提出过辞职,曾想过换一个地方生活,但最后还是坚持过来了。襄渝二线开通的那天,我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落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