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中“老人、中人、新人”如何区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2
1. "老人" 是指在改革之前已经退休的人员。
2. "中人" 是指在改革之前开始工作,但在改革之后退休的人员。
3. "新人" 是指在改革之后开始工作的人员。
为了全面实施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3月23日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险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以确保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能够平稳过渡和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1. "老人老办法" 是指对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维持原有的待遇,并参与今后的待遇调整。
2. "新人新制度" 是指对改革后开始工作的人员,他们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将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3. "中人逐步过渡" 是指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由于在改革前的工作年限中没有实行个人缴费,他们的退休待遇将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根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放的过渡性养老金。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
1. 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事业单位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等问题,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监督管理薄弱。
3.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