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帮孩子润肺、补脾,让孩子在秋天少生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对于秋季,《黄帝内经》是这样说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大概的意思是: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时令,大自然也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气劲急,地气清明,在这个季节,人要早睡早起和鸡的作息时间相仿为宜,来稳定神志的宁静,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是有伤害的。收敛心绪,控制 情感 ,不要让情志过于外露,保持肺气的平和匀整,反则伤及肺脏,到冬天阳气藏不住,便会发生阳虚腹泻的病症。

虽然这是成人顺时 养生 的基本原则,但对于孩子而言也同样适用,可以在这基础上,结合孩子的体质特点做调整。下面我就带着家长一起来解读这段话,看秋季如何调理孩子的身体。


秋三月的特点

秋三月,指得是立秋到立冬的这三个月,期间横跨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6个节气。“秋主收”,秋季是万物收敛的时候,这时要帮孩子敛阳气,秋冬才能有更好的抗病能力。

关于秋季的气候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燥”。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立秋后的燥邪,往往带有暑夏的余热,多为温燥。秋分以后,由温燥向凉燥转变。

虽然脾喜燥恶湿,但喜的是平和之燥,秋季燥气太过,会压制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喜润恶燥,燥气再伤胃后,造成脾胃俱伤。因此,对于本就脾虚的孩子而言,这个季节也是巨大的挑战。

对应到五行,秋属金,人体五脏之中“肺”也属金,所以秋对应肺。秋气通于肺,秋季是肺气最旺的季节,也就是最适合养肺的时机。

因此,秋季养孩子要记住三大原则:养好肺,护好脾,及时敛阳气。具体要做到下面这几个方面。


秋季做好6方面,增强抵抗力

夏季昼长夜短,《黄帝内经》中也提到要“夜卧早起”,不管家长还是孩子,一般都会比其他季节睡得晚一些。顺应天时,适当晚睡是允许的。

但立秋以后,昼长夜短就会渐渐地转换到昼短夜长,天气开始变冷,进入了“阳消阴长”的阶段。孩子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让阳气会逐渐收回体内,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要收敛心绪,控制情绪,不要让神志过于外露,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古人说:“伤春悲秋”,秋季很容易让人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因为秋主肺,肺金克肝木,肺气过旺会加重对肝气的克制。肝主情志,负责疏泄气血,肝气不畅,人的情绪就不会太好,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爱哭闹、烦躁不安、爱发脾气。

加上孩子经历了漫长的暑假,重新返校未免有点不习惯,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一回到学校就会哭闹。当人体处于负面情绪的状态下,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时候孩子也容易生病。

因此,秋季在饮食上要适度地养肺疏肝,顾护好孩子的情志。家长要让孩子的神志保持安定宁静,保证情绪的平稳,既不要疯玩,不要让孩子过于兴奋,也不要责骂孩子,不要让他情绪上有太大的波动。

秋主肺,秋季肺金当令,肺气旺盛。但肺是“娇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容易被外邪入侵。肺主皮毛,有卫外的功能,是孩子抵抗外邪入侵的第一道屏障,秋季燥邪当令,燥邪犯肺,就会让肺卫外功能变差,小儿肺常不足,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在入秋以后很容易诱发感冒、咳嗽、鼻炎,甚至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所以,立秋后要开始养肺润肺,饮食上添加莲藕、百合、银耳、无花果、罗汉果、花生等润肺养肺的食物,可以做糖水、煲汤、做成茶饮,每周安排1~2次养肺润肺的食疗。

夏秋交替,大自然呈现一个由阳转阴的过程。然界阳消阴长,阳气内收,阴气外显。与自然界相应,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会发生变化,阳气逐渐往回收。因此,“敛”是整个秋季的调理关键,家长要逐渐地帮孩子把阳气收敛回来。

上文提到的早睡早起,都是很好的敛阳气的方式。此外,敛阳的关键就在于健脾。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土健运,气血才会充足,阳气才会健旺。家长要在孩子消化好的时候,要抓紧时间积极健脾,可以用白术佛手汤、理脾补肺方,每周坚持1~2次。

上文提到,秋季燥邪当令,入秋后降雨会逐渐变少,最近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降低,相信家长也有很明显的感觉。

燥邪侵犯人体,容易伤阴,阴血津液就会被耗损,体内津液不足,无法滋润濡养四肢与脏腑,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口干舌燥、流鼻血、干咳、大便干燥、便秘、手足心热、口腔溃疡等症状。

秋冬也正是养阴的好时机,家长要帮孩子滋阴润燥,这是贯穿整个秋冬的工作,适当在饮食上加入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麦冬、石斛、银耳、莲藕等。但要注意的是,滋阴润燥之前要先消积祛湿,否则会让孩子越来越湿困。

入秋以后,气候会有一个明显的转换,孩子脾胃娇嫩,形气未充,很容易就会受寒生病,在这个阶段风寒感冒是很常见的。所以,家长在日常要注意帮孩子保暖。

初秋的南方地区,天气还是有点热,但建议家长要有意识地缩短孩子吹空调的时间,下半夜把空调关掉,勤开窗,让空气流通。带孩子出门多带一件薄外套,特别是夜间带孩子外出,或周末户外活动,能挡风,防降温。

秋凉时,早上可以带孩子到公园或户外晒晒背,驱散体内的寒气。夜晚睡前可以给孩子泡泡脚,尤其是有受寒症状时,都是很有效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