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血不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1-10
你说你气血不和就是气血失常:
气血在生理上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理上,气血失常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气血失常是概括气和血的不足及各自的代谢或运动和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的病理变化。

(一)气的失常包括:
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气虚。
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或运动失常--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气机失调)。

1 气虚:
1)概念:这是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常影响血和津液。
2)形成:a.来源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 b.消耗过度,如衰老体弱、劳倦内伤、外感、久病等。
3)临床表现:卫外不固则汗出易感冒;肌肉失养则疲乏无力;清阳不升则精神萎靡,头昏耳鸣;不率血则脉细、心悸;不化水则痰饮、水肿;各脏腑功能减退等。

2 气机失调:
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生命活动,依赖於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来维持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相对平衡,如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最重要、常见);心肾的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肝气主升、肺气主降;肺主呼吸,肾主纳气––气的升降出入(皮肤排汗,膀胱排尿)。
分类:
1)气滞:
概念:气机郁滞不畅,影响气的运行,形成全身或局部功能障碍(气的流动障碍)。或称“郁”。气滞是气运行不畅而停滞,气郁为气郁结而不发散,统称气机郁滞。
产生原因: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瘀血、外邪等阻滞,影响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脏腑功能障碍或气虚也可引起。
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有重要作用,故气滞常见於肺气壅滞, 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而且上述脏腑功能障碍也能形成气滞。
临床表现:气滞於某局部,出现胀满、疼痛,甚至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引起血行障碍,则肿胀疼痛,脉迟涩。引起津液代谢障碍,则痰饮、水肿。引起脏腑功能障碍,则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等。
共同临床特点:闷、胀、痛

(2)气逆:
概念: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主要是肺、胃、肝。
产生原因: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因气虚;外邪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肝气上逆: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甚至血随气逆,出现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昏厥。

肝肾之气或水寒之气上逆则奔豚(自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气逆於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致气逆,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肺气上逆;胃虚失於和降––胃气上逆。

(3)气陷:
概念:以气的无力升举(升清功能不足)为主要特徵的病理状态。主要是脾气。
形成:多由气虚发展而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可致脾气虚而不升。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和头目清窍的荣养,有赖於气的升举。由於气生化於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升,故脾胃气虚,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中气下陷,也包括上气不足。
临床表现:气虚症状如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面色不华等;若上气不足,无力使清阳之气上输头目,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疲倦等;若中气下陷,无力维系内脏,则内脏下垂(胃、肾、子宫、直肠),腰腹、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

(4) 气闭:
概念:气的出入障碍。气郁太过,上壅心胸,闭塞清窍,以致气的出入受阻,出现突然闭厥(昏厥)的病理状态;或浊邪阻塞气道,使肺气郁闭,呼吸困难。
形成:外感秽浊之气的热盛闭厥(闭厥);情志抑郁,突然精神创伤(气厥); 痰浊阻滞(痰厥);疼痛(痛厥)。
临床表现:闭塞心窍则突然昏厥;阳气内郁则兼四肢欠温或拘挛;外感而致肺气郁闭或痰浊内阻,则呼吸困难,鼻煽、面青唇紫。
(5)气脱:
概念: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逸,以致全身严重气虚,功能突然衰竭。这是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它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形成: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疾病长期消耗,正气持续衰弱––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大出血、大汗、频繁吐下––气随血脱、气随津泄。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厥,全身软瘫,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

气闭是气的外出受阻,气脱是气不内守而外脱。它们都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属厥、脱等重证。

(二)血的失常
概念:
血少: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
血的循环运行失常,如血行迟缓、血行加速、血行逆乱、血液妄行。

1.血虚:
概念:血液不足,而致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形体失养的病理状态。
肝藏血,心主血,故血虚表现主要与心、肝有关。
产生原因:失血过多,新血不能及时生成补充;脾胃虚弱化生不足、饮食营养不足,其他脏腑功能减退和气虚,使血的生成减少,久病不愈,慢性消耗以致营血暗耗。
临床表现:出现局部或全身营养不足、功能减退等虚弱表现。如肌肤失养则面色不华,萎黄或色白、皮肤乾燥、毛发枯槁、唇舌爪甲色淡、爪甲脆薄易裂;形体瘦怯;头目失养则眩晕、两目乾涩、视物昏花等。血不养心则心悸怔忡、神疲、失眠、健忘、多梦、精神不集中、甚则精神恍惚、惊悸不安、痴呆、脉数而无力;血不养筋则肢麻,关节曲伸不利,运动无力。气虚(血虚则气虚):气短乏力,易汗出,动则心悸气短。

2.血瘀:
概念:血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产生原因: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气虚而血行迟缓;痰浊阻於脉络;寒邪入血,血寒而凝;邪热入血,煎熬血液;外伤、产后等;甚则血液瘀结也成瘀血。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血瘀的原因。
临床表现:瘀於局部:气滞 疼痛 肿块(症积),瘀於脉内:面目黧黑,紫斑、血缕、眼睑、唇舌紫暗。肌肤失养则肌肤甲错。阻滞气机则肢麻、肿胀。

3.血热:
概念:血分有热,使血行加快或妄行的病理状态。
产生原因:外感温邪或寒邪,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情志郁结,五志化火引起。
临床表现: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和伤阴的症状。热盛则身热,夜间尤甚;热甚伤阴则口乾,脉细数;热扰心神则心烦、躁狂、谵语、昏迷;血行加速则面红目赤,舌绛;血热妄行则出血(动血),如月经提前过多等。

(三)气血关系失调
气对於血:推动、温煦、化生、统摄作用。
血对於气:濡养、运载作用

1.气滞血瘀:
肝主疏泄而藏血,在调畅气机中属於关键。
心主血、行血,功能失调时先血瘀后气滞。
1)概念: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引起血运障碍,导致血瘀。
2)形成:多因情志内伤,外伤也可引起。
3)临床表现:气滞––胸胁胀满。
血瘀––疼痛、瘀斑、积聚。

2.气虚血瘀
1)概念:气虚行血无力而致血瘀。
2)临床表现:心气虚则全身青紫;高年人气暴虚则肢体失养,半身瘫痪。

3.气不摄血:
1)概念:气虚不能固摄血液,血液逸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2)形成:多由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也可因肝气虚,不能藏血所致。如因中气不足,则血多从下逸,出现尿血、便血等。
3)临床表现:
出血或皮下出血;
面色不华、疲乏、脉无力、舌淡胖等气虚表现。

4.气随血脱:
1)概念:在大量出血同时,气随血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2)产生原因:常由外伤失血、内出血、崩漏、产后大出血等引起。
3)临床表现:冷汗、肢冷、昏厥、脉芤或沉细微。

5.气血两虚:
1)概念:气虚与血虚并存,组织器官失养,生理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2)产生原因:多由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有气虚,使血生化无源而日渐减少。
3)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瘦、心悸失眠、肌肤乾燥、肢体麻木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