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孩子提高成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08
与之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带着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自己的智力或才能高低,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使用天生的智力和才能,却不注重开发。他们还认为只有才能而不去努力,也可以取得成功。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要么相信自己聪明,要么相信自己蠢笨,而且这些是没办法改变的。他们会有意避开挑战,并且也没什么动力去提升自己,因此可能会学得比实际能学的更少或更慢。这样的结果又会反过来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加深“我很笨”的信念。

孩子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失败。具有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做事失败时,会倾向于告诉自己不行或者就是做不到。他们可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解释失败。比如,“如果我再多学会儿,这次考试肯定就能考好了”。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接受这些挑战,并坚持下去。他们愿意尝试新的挑战,遇到挫折也不会害怕,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所以,想要让孩子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就一定要培养他们成长型思维模式。很多父母也知道这一点,为了刺激孩子的学习动力,常常这么跟孩子说:“你很棒。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其实这些话并不属于鼓励的范畴,而是赞美。

作者:亲子讲师_聂婷婷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de78faed1a8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个回答  2022-03-18
1/4
创造和谐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和睦睦.这是孩子一出生就接触到的东西,也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我们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会是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习,更是子女身心健康的基石.

2/4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家人们相互尊重,地位平等 尊重。在一个家庭中,子女也好、父母也罢,都应该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言语去规范或者是定义一个人,但是我们可以去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家庭成员之间,尊重是最起码的要求.你不单单要做孩子的父母,你还是他的朋友,老师。某些情况下他也可以做你的老师.至于什么时候应该做老师,什么时候应该做朋友,什么时候应该做父母那就看看下面的第三点.

3/4
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合理引导,奖罚分明.用朋友的角度沟通引导。用老师的立场批评和教导。用父母的姿态关爱奖励。罚不建议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和体罚.奖尽量少用物质,多用鼓励的话语。无能奖罚都好,我们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因为批评让他感觉自己不行,不要因为奖励导致他骄傲,要让他什么时候在你心目中感觉自己都是最好的.

4/4
树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分辨好坏,对错的能力。更深层次就是孩子以后的理想和志向。怎么树立,那就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从父母做起,由父母引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02
1、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方法

当孩子不好好听课,导致课后作业完成困难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对孩子说“你上课要好好听讲”,但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并不会起到大面积的成效,反而还会让孩子陷入迷茫当中,这是因为你要好好听讲这句话是大方面的概括,孩子听到后依然在课上不知道如何去听讲,而孩子听课不认真也恰恰是不知道如何去“听”,所以才会造成听课效率低下的情况。


这个时候想要提高孩子的听课效率,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告诉孩子听课的方法,比如“听到上课铃声之后就要安静下来,不要交头接耳,也不要和同学说悄悄话,认真去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每一知识点”,通过细节方面的计划和方法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认真听讲。

2、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技巧

当孩子有一个认真听讲的计划和概念之后,家长还要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技巧是什么,也只有让孩子了解并且感受到过程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够通过过程去达到认真听课的效率,比如说当孩子听课效率不太好的时候,家长除了要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方法之外,还要告诉孩子:
第4个回答  2022-03-24
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孩子专心学习的保障,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大声说笑,也不要看电视、上网,更不能在家里打麻将、打扑克,以免干扰孩子的学习。

2.了解孩子学习的进度 家里要备一份孩子的课程表,根据每天孩子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进度,家长一是及时督促孩子完成相关的作业;二是检查孩子对所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公式的掌握情况,强化记忆;三是督促孩子对要学习的新课程内容做好预习;四是便于孩子整理准备好第二天必备的学习物品。

3.观察孩子心理动态,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固然正确,但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小小年纪就不应该有什么压力,有什么烦恼,其实不然,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如果你看到你的孩子心情不好时,你不能对孩子糟糕的心情置之不理,直接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我们大家都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好一件事情。

4.监督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独立完成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多的干预。当孩子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讲解,而应该“诱导”孩子思考,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检查孩子作业发现错误时,不要马上告诉孩子是哪道题做错了,要让孩子自己检查错误所在,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5.关注孩子不同学段的关键 初一的关键是让孩子养成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问别人的好习惯。初二的学习对于整个初中学习至关重要,是孩子两极分化严重的时期,家长必须分析造成孩子学习退步的原因,及时帮孩子查漏补缺,分步推进。初三的关键是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长要注意帮孩子把大目标分解开了,让孩子在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6、选择正确的方式为孩子进行实习。每年一到寒暑假,众多家长都盲目选择一个或几个教育机构为孩子实习功课,往往不去重视实习的效果。在选择辅导机构之前,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哪门功课不好;这门功课不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机构或家庭老师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直接影响到孩子用假日换取的学习效果。

对于孩子的培养,应该是全方面的,比如性格方面,有独立,坚强,自信,宽容,乐观等等。培养孩子完善的性格,才会让他将来获益良多。比如身体方面,一个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健全的体格。平时的身体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必不可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22-04-18
一、 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有许多的家长,当孩子的成绩不够好, 达不到既定的要求或者标准后,总是会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情绪:焦虑、生气、失望、气馁……其实这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家长在家中应该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
二、 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作为家长,应该多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且请老师提出孩子能够应用的学习方法的建议,以便参考老师提出的方法,结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实际学习习惯,与孩子一起总结出最适合孩子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三、 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对于偏好某一科或者事物的孩子,首先要告诉他, 你能够在另一方面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就足以证明你很聪明,能够学得很好!使他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学习。其次,要结合他现有的爱好,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是从他所喜欢的这一门课入手,帮助孩子培养出对其他科的兴趣,或者是结合这一门课,告诉他其他科与这一门的联系,使他明白其他科的重要性, 从而开始认真学习其他课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