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地名的起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泗 水 县

古县“泗水”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长达1400余年,具有古老而鲜明的地名词语文化和深厚而独特的地名实体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泗水县灿烂的地名文化。

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一、“泗水县”语源简析

“泗水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Sìshuǐ Xian”。

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区南麓,泗河上游。

地处北纬35°28′~35°48′,东经117°05′~117°35′。

东邻平邑县,西接曲阜市,南连邹城市,北靠新泰市,西北与宁阳县接壤。

县境南北长50.6公里,东西宽52公里,面积1091.8平方公里,县人民 *** 驻地泗水县城古城西路北部,在省会济南南方向190公里处。

为济宁市辖县。

泗水县始置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县以河得名,泗河古称泗水,名称由来已久,早在虞舜时期,泗水县禹治“九水”之一。

二、泗水县政区沿革简况

泗水县境古为卞国地。

春秋为鲁虚 邑(今泗水镇)、卞邑(今泗水镇东21公里之卞桥村)及蔑邑(今卞桥南)地。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置卞县,治所卞邑(今泉林镇卞桥),其疆域包括今县境北部、中部、东部和新泰市放城一带,属鲁国。

三国魏(公元220年-265年)属鲁郡。

西晋改鲁郡为鲁国。

北为废卞县。

隋代开皇三年(583年)废汶阳入鲁县,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于虚 邑(今泗水镇)置泗水县,以泗河得名。

领原卞县地,属兖州,后属鲁郡。

唐宋金属兖州。

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曲阜县,次年复置,属济宁府。

明清属于兖州府。

1914年属济宁道。

1925年属兖济道。

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

1936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1年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

后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4年)、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8年)、尼山专区(1949年)、泰安专区(1950年)、济宁专属(1956年)、泰安地区(1983年)。

1985年5月,隶属济宁市至今。

三、泗水县县域的地名词语特征

据对境内聚落地名群(即自然村落)的分析,其形成和语词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地名形成比较古老。

据文物部门考证,泗水境内有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聚落遗址十多处,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有柘沟、琴柏、仲都、小黄沟等;龙山文化遗址有尹家城、玉沟、玉皇庙、张庄等。

第二,地名命名有显明规律和特征。

以自然实体得名的有217个村庄,占全部自然村的36.7%,如东洼、尧山、风仙庄等。

体现了本县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特征。

以姓氏得名的有232个村庄,占自然村总数的39.3%,如鲍村、翟家庄、冯家庄等。

以古代城邑得名有14个村庄,占全部村庄的2.4%,如泉林镇卞桥、泗张镇的汉舒、中册镇的故县。

以名胜得名有20个村庄,占全部村庄的3.4%,如泉林村、玉皇庙街等。

以物产得名的有23个村庄,占全部村庄的3.9%,如枣山峪、桃花岗等。

以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得名有60个村庄,占全部村庄的11.2%,如过驾峪、卸甲河等。

以铺店、集镇得名9个村,占全部村庄的1.5%,如南铺子、相公店、于家馆、黄阴集等。

第三,受方言影响一些地名有特殊读音,如“戈”读作“guo”,“过”读作“ge”,“二”读作“le”,还有一些字在特定的地名词语中则有特殊读音,如戈山的“戈”读作“guo”;东黄土崖“崖”读作“ai”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