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当我们看成分表时,我们在看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7
现在大家买护肤品都热衷于看成分表,但实际上,有了成分表,依然一头雾水——字是都认识的,但是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那么,成分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成分表背后又有哪些我们看不到的呢?

1产品成分

普通消费者查成分恐怕不是去搞搞科研而是想知道是否有自己过敏的成分,做到买之前就心里有数,有自己过敏的成分的产品直接跳过免得花钱又受罪。

2成分比例的高低

在成分表上,成分是按照该配方中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列的,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的含量越多。如水是多数化妆品最主要的成分,基本稳居成分表的第一或第二位。

可以此类推成分的多寡。

需要注意,1%以下的成分是可以不按照比例高低排列的。所以,这个1%的位置就很重要了。

3. 1%在哪儿?

有个小方法,找防腐剂。苯氧乙醇是护肤品中的常见防腐剂,根据《中国化妆品卫生技术规范》,苯氧乙醇的最高限量是1%,不妨以这个为基准再去权衡整个成分表的配比。

有了成分表,我们就可以通过成分来判断产品的品质,甚至自己复制出一个高档面霜出来?当然不是!

成分表背后的故事,可能比我们所能看到的,要多得多,仅举几点。

1具体成分比例

成分比例的高低只是相对的,每个成分具体有多少依然是个迷,比如欧莱雅集团常用的玻色因,在赫莲娜和欧莱雅等众多产品中都有,浓度不同,价格不同,效果也不同。

且很多有效成分护肤浓度多在1%以内,前面提到,1%以内的成分 是可以任意排列顺序的,这无形中又加了一层难度,假设添加了0.5-1%的精油,或许有抗皱、美白等护肤功效,而0.1‰甚至更低的比例,很可能只是调香之用。

2原料等级

我们以玫瑰举例,玫瑰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萃取方式不同,价格差异可以达到几倍,效果及价格也相去甚远。

3工艺品控等

护肤品不是简单的1+1=2更不是做菜,几个成分随便扔到一起就直接上脸。大品牌对工艺、对品控的把控要比我们想象的严格得多。同样的产品大牌子用半年还是好好的小牌子可能两个月就水油分离……

当然,成分背后的故事远不止我说的这几条。

成分帮助我们“防忽悠”但简单的成分表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对待成分,“知道”但不“迷信”,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要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