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半年我收获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09

读认知书籍6个月我收获了脱胎换骨的快乐

人们常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我之所以读认知方面的书,是因为想弄清楚,优秀的人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我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

读了大半年这方面的书,我不仅找到了答案,而且收获了脱胎换骨的快乐。

1.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

我天生性格内向,不善社交,一度把内向看成是性格缺陷,深深自卑。读了认知的书后,才知道从社交的角度分类,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外向的人表达能力强,很会和人打交道。

但如果从获取精力方式的角度看,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获取精力方式的不同。内向的人,是通过”独处“来获取精力,社交对他来说,是一种消耗;外向的人,是通过“社交”来获取精力,独处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煎熬。

我之所以很长时间走不出自卑的阴影,是因为看问题视角单一,被固有思维所束缚,但其实换个角度就可以用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了。

2.心胸和格局得到了很大提升

《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一个观点:不靠闹钟,也可以做到5点起床。第一次读到这时,我根本不相信。但转念一想,既然作者都实践过了,要不试试看看吧。

于是,我半信半疑地试了一周,没想到结果还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也是从这开始,我慢慢开启了早起模式。

同时,在生活中听到和自己认知完全不同的观点时,再也不着急否定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会耐心听完,然后思考合理之处或进行尝试再下结论。

3.思考问题变得深刻

人人都想实现财富自由,但财富自由的定义什么?以前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现在我认为,只有拥有持续的被动收入,覆盖日常开销后还有结余才算是财富自由。即不主动工作或生病、失业,依然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才算是。

4.换位思考的能力变强

我的上司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一件事问了我,即便我给出了肯定和明确的答案,他依然会问别的同事来验证。

这种做法一度让我心里很不爽,但现在我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我心里觉得不爽,是因为我觉得人和人之间要以诚相待,我怎么对待对方,也希望别人用同样的方式对我。

但在职场,大家只关心各自的利益,因此,怎么能随便信任一个人?所以,站在领导的立场上,他的做法也没错。

最后碎碎念:

认知其实也是有层次的,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下: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

2.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拥有空杯心态,丰富自己的认知。

3.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提升自己的认知,你的认知在第几层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