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如何好好养活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最近关于华为清理34岁以上员工的消息被朋友圈和各公众号刷屏。虽然华为官方出来“辟谣”了,但职场35岁现象由来已久,是时候思考如何好好养活自己了!

35岁,人称“职场的生死线”。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应聘企业,都会看到“不超过35岁”的要求。

从企业的角度,淘汰已经过了高效产出期的员工,是潜规则。公司从来不是家!

公司也在时刻经受市场和客户的考验。。。此地按下不表。

35岁,离退休还有25年!

除了一部分的女性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其他99%的男人和女人,都会继续在职场中拼搏,要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和家庭。

从个人而言,如何让自己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占比最大的是打工阶层,俗称圈养。35岁的职场人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向管理层发展,一类是向专业层发展。

做管理的,要么能不断向上发展,成为公司中层高层。其背后的软实力,也就是经营视野、管理技能、领导力和人脉经营能力,必须修炼成为能支撑个人向上发展的基石。如果个人品牌塑造得好的话,还有成为新创企业的合伙人或联合创始人的机会。活跃在各大媒体视线里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当属此类。

做管理的,要么在一个传统行业的传统企业里固守住自己的一片天地,随着企业的稳健发展,傍上这条大船,还得希望这个大船在自己退休之前不会有重大变革。诸如众多国企、某些传统行业的传统企业、事业单位里的主。

向专业层发展的,就要修炼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行业地位了。要靠硬货。不断接受新技术变革,能有持久的学习力,让自己一直站在浪尖或与浪尖保持紧跟态势。

如果个人品牌塑造得好的话,同样有成为新创企业的合伙人或联合创始人的机会。那些专业技术出身又把握着前沿技术的各类总**师,似乎是越老越香。

除此之外,战战兢兢、或混日子、或无力冲破自身天花板的职能阶层或中下阶层,很难逃过受颠簸的命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可见,处于打工阶层的人们,不管是管理序列还是专业序列,都需要有两把刷子,紧跟发展趋势,弄潮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是自由人阶层,俗称放养。可以分为靠啃老祖产生存的和靠自己的个人技能生存的。前一种人,或祖产丰厚,或是拆迁补偿,真是天上掉馅饼、前世修福报,不在这里讨论之列了。

那靠自己个人技能生存的,又可分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创业者是自建团队,以团队形式运作。据说每年在工商部门新登记注册的企业,一年后还活着的不到30%。

自由职业者又分两大类,一类是投资客,依据之前的财富积累,做各类投资收益,包括股票、基金、房产、收藏等等。

另一类更多是与众多平台合作,贡献自己的个人技能。就象狩猎时代,打得到猎物,风光无限;打不到猎物,温饱不保。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是否能成为那些平台不可或缺的环节。能为平台带来价值,又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双赢才是硬道理!

现在互联网时代,弯道抢跑和颠覆,天天都在发生。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任何好日子都越来越短。上半年风光无限、下半年跑路或销声匿迹了,都属于正常。

可是,日子总得过下去。35岁离退休还有25年!

如何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是个永恒的话题。

如何让自己一直保有职场的竞争力?也是个永恒的话题。比如你报名参加《21天商务演讲在线训练营》,学习演讲、沟通与表达,这是职场能力的标配哦!

希望以上分析,能给正在纠结中的你一点参考。

喜欢请赞赏!我也正在为好好养活自己而努力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