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8温潜法的临床运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理法的治疗思路,是去到师父身边的时候,在跟师的时候。

看师父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反复多次运用到温潜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并能广泛的运用。

我先举个案例:

女性,反复口腔溃疡5年。

患者5年前无明显的诱因下出现口腔溃疡,下舌尖,下颚为主,经过当地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是反复发作,这次口腔溃疡又作,以舌尖,上下颚散在多个溃疡,怕冷怕风,大便粘,稀烂不成型,易拉肚子,在外吃饭就容易腹泻,口不苦,失眠,难以入睡,心烦,四逆,月经量少,舌尖红,苔黄,脉沉细。

六经辨证:太阴厥阴阳明合病。

病性:里虚寒,里热,上热下寒,中焦虚寒,水湿痰饮。

拟方:四逆汤,甘草泻心汤,四君子汤,加生石膏,生地证。

蒸附子15g,干姜15g,炙甘草30g,姜半夏15g,黄连10g,黄芩10g,党参15g,石膏45g,生地30g,肉桂10g,茯苓30g,白术20g,五剂,日一剂。

结果患者来复诊:口腔溃疡没有了,睡眠得到很好的改善,想继续调理脾胃。

此后我尝到了温潜法治疗疾病恢复后的喜悦。

运用到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高热,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头痛,眩晕,失眠,牙龈疼痛,口腔溃疡等,特别是失眠,治疗好了蛮多的失眠患者。

那么,何为温潜法呢?

温潜法,顾名思义,就是阳气不在其位,阳气浮亢于上、于外。

温潜:就是使其潜降于下,复归其位的方法。

狭义以封髓丹、潜阳丹及组合而成的温潜丹为代表。

这个我反倒用的比较少,也可能跟师父的影响有关,近期治疗一例消渴失眠的用这个思路,效果也还可以。

举例:

一朋友的妈妈,有高血压病史,这次主要是方疼,在港口看了没有用,只要躺下就疼痛厉害,没有办法睡觉。

来到诊室的时候,阿姨很痛苦,服用过消炎药还是好转不明显,牙龈红肿疼痛,恶心呕吐,咽喉红,失眠难以入睡,小便黄,舌是胖大的,脉沉细无力。

阿姨说:他们都是说我上火了,喝了凉茶还是不好,吃药也不见好转。

我说:阿姨,您这个不是真的上火,是虚火。

这类患者在临床中还是满常见的,在南方,上火已经深入人心,个个都爱煲凉茶来喝,生病了,感冒了,都认为是热证,都会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

六经辨证:太阴阳明合病。

病位:里。

病性:里虚,里热。

辨方证:四逆汤,封髓丹,生三石

拟方:蒸附子15g,干姜15g,炙甘草30g,生龙牡30g,黄柏10g,砂仁15g,牛膝20g,半夏15g,细辛10g

看了后也没有见阿姨来复诊,我以为没有治疗好,朋友她自己来看病,才知道经过三剂药治疗后好了。

另外,广义是指以附子为代表的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用此比较多,一开始是用真武汤加龙牡得到启示,慢慢的扩展,结合师父善用附子的思路,组建了三四汤治疗的思路。

常将温阳的附子、桂枝,肉桂与潜镇的龙骨、牡蛎、龟板、鳖甲、磁石、龙,齿伏神等药组方。

潜阳而制虚亢于上,具有引火归原、导龙入海的作用,以治疗阳浮于上、阳浮于外、阳陷于下之病症。

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每个药之间配伍比例。

当然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症状,临床反应来决定。

四逆汤的运用的时候,要温阳潜降的话,就要注意其比例,其实就是以土伏火。

附子它像一个大将猛将,辛窜之力非常之大,温化、温下焦的虚寒之力强,它能够到达十二经脉。

干姜它就形成了一动一静的作用,而用炙甘草就把这个火,把这两个大将啊,一守一走的大将,把它伏在土里面。

慢慢的起到温阳、温化的一个作用,让它不过于辛窜,让它伏住。

我们以前在农村烧煤,为了让那个火不要让它太旺,太快燃烧完,我们加一层什么,加一层灰,加一个烧过的那个炭灰,把它给伏上去。

第二天早上一打开,火还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以土来伏火,炙甘草就是以土来伏火就是这个含义。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就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炙甘草要等量,甚至是少量。

为什么又要有时候是一倍、一点五倍、三倍的目的是什么,把这个火给它伏住,用土来伏这个火。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温潜法运用,学习中医的时候,可以多看观察生活,百姓每时每刻都在用中医,体验一阴一阳之为道,只是日用而不知。

举例:

男,29岁,2021.10.25初诊

主诉:咽喉疼痛1个月,加重伴咽干3天

现病史:患者诉1个月前无明显的诱因下出现咽喉疼痛,无发热、恶寒,口腔溃疡,当时未予治疗,3天前咽喉疼痛加重,咽喉干燥难忍,口干欲饮,欲饮温水,无口苦,无鼻塞流鼻涕,大便正常,能入睡,舌红苔黄,胖大水滑舌,右脉沉细,弦细,左脉沉细。

中医辩证:厥阴病

病性:上热下寒,脾阳虚,津液不能上承。

治法:温阳化饮,温化水湿,清上热,健运中焦,健脾胃。

拟方:四逆温潜法。

方药:

蒸附片15g,干姜10g,炙甘草30g,茯苓30g,生白术20g,肉桂10g,生龙牡45g,乌梅30g,党参15g,黄连10g,黄芩10g,石膏60g

执2剂,日1剂,水煎温服。

2022.1.2一诊成××,女,22岁。

睡觉烘热出汗2个月。患者诉晚上睡觉时觉得烘热感,大汗出,经常衣服湿透,近两个月出汗十几次。

刻诊:难入睡,特别容易醒,无怕风怕冷,无胸闷,无口苦,容易口干,手脚凉,大便偏烂。舌淡,边齿痕,苔白,舌底脉络浅。

辩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黑顺片15(先煮1小时),干姜15,炙甘草15,党参15,白术15,茯苓30,龙骨45(先煮1小时),牡蛎45(先煮1小时),黄芪15,桂枝10,肉桂6,山药15,陈皮9,赤芍12克,白薇12克,执2剂。

嘱患者如果上火就说,结果喝完一剂患者觉得有点上火,调整一下第二剂剂量,附子、干姜减到10克,炙甘草加到20克,后面没有上火。

2021.1.5二诊药后近两晚能入睡,中间没有醒来,暂时没有大汗出,口干好转,晚上有烘热感。天气变暖,手脚凉好转。

舌质淡红,舌尖芒刺,边齿痕,苔白腻。

辩证:少阴阳明太阴二加龙骨汤。

桂枝10g,白芍10g,生姜4片(自己放),大枣4枚,炙甘草20g,黑顺片10g(先煮1小时),干姜10g,白薇12g,龙骨45g(先煮1小时),牡蛎45g(先煮1小时),茯苓30g,白术15g执1剂。

2021.1.8

药后反馈,能入睡,中间没有醒来,没有大汗出,也没有烘热感。

按语:该患者没有怕风怕冷,排除表证。没有胸闷,无口苦,排除少阳证。

虽然有口干,也不一定是少阳,口干放在整体来考虑,结合患者有手脚凉,大便偏烂,等里虚寒的症状,舌又是淡,边齿痕,苔白。

所以这里的口干可以考虑,阳气虚弱,下焦缺少一把火,蒸腾气化能力不足,津液无法上承,口唇得不到濡养,故出现口干。睡眠不好也是一样,难入睡,容易醒,阳气虚弱,阳不入阴。

睡觉大汗出,烘热感,一个可以考虑阳气本来就虚弱,无法镇守,容易外越、上越,也可以考虑气虚表不固,这里根源是阳气问题,阳气是生命的原动力,阳气不达的地方容易出现病。

当然烘热感,考虑也是有阳明虚热的,治疗方法用了温潜法,与三四汤加减。

二诊患者诉症状好转,已经可以入睡,中间也没有醒,但仍有烘热感,暂时没有大汗出,经过反思,单用温潜法虽也有效果。

但最被容易忽略的是营卫不和引起的,本自身自汗、盗汗,就是有卫表不和,阳明里热逼迫津液外出而盗汗,转变思路。予二加龙骨汤,实际也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多了附子、白薇。

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阴阳入阴,附子温补下元之火衰,佐以龙骨、牡蛎、芍药收敛固涩下潜,姜、枣、草调中以运上下,白薇清阳明虚热,从阴中泄热。

果然,通过调和营卫,患者的阳气很快就恢复了。

至于患者中间上火,可稍作调整即可,许多患者用附子,一下子不能太大量,需要慢慢加量。

太阴里虚寒需温阳,温阳常用四逆汤,但是很多时候温阳的时候,补上的阳气有时会浮越出来,没有回归到本来的位置。就像是身体很虚。

但是一补,有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虚不收补一般我们的认识是针对中焦脾胃虚弱,健运无力,很难吸收水谷精微,所以需要健脾胃,健运中焦。

温阳也是,一边温阳一边把补上的阳气给

潜降下来,不让阳气乱窜而出现虚阳浮越的情况。

潜降阳气常用生三石,龙骨、牡蛎、磁石,听老师上课讲的龙骨牡蛎容易碍胃气,对于胃不好的患者,要适合调整龙骨牡蛎的用量。

潜阳时四逆汤的配比也有讲究,炙甘草的作用可以是调和诸药,也可以缓急和中,还有一个突出的就是以土伏火。

如果是平时不容易上火,体质又比较虚寒,干姜附子炙甘草可以等量使用。

如果遇到急危重症的病人,需要用四逆汤,急需回阳救逆,有时候会把甘草去掉。若病人中焦虚寒,易长痤疮,容易上火,怕附子的辛窜上火。

这时候炙甘草的量就可以用大量一点了,主要也是去以土伏火的功能。

一般质感草可以用到附子、干姜的一倍。

加生三石就是怕附子辛窜,需要潜降阳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