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套路”有多深?管仲告诉你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这是现代的一句流行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少不了套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套路几乎无处不在。套路并非贬义词,与智谋意思相同,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计策,其实都属于高端套路。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有时也需要套路;同事之间相处,也避免不了套路;甚至夫妻过日子,适当的套路是感情润滑剂,制造浪漫其实也是一种套路。咱们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现在常见的一些套路,基本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古人的套路究竟有多深呢?看一下关于管仲的两个故事,就能明白一二。

管仲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曾是齐国的大夫,由于家道中落,管仲早年贫困潦倒,做生意血本无归,当兵又临阵脱逃,几乎一事无成。后来,在好哥们鲍叔牙的极力举荐下,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管仲不负众望,齐国在他的治理下空前强大,把齐桓公扶上霸主地位,因此被誉为“华夏第一相”,还被称为“圣人之师”,孔子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春秋时期的楚国,实力非常强大,跟齐国不分伯仲。齐桓公很想让楚国臣服,但他心里也清楚,如果以武力征讨楚国,胜算并不大,很有可能两败俱伤,若不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又非常不甘心。齐桓公心烦意乱,为此事经常失眠,就把管仲叫来商议,听听他有何高见。

管仲微微一笑,对齐桓公说:“大王多虑了,这件事很简单,只要大王按我说的去做,不出三年,楚国必将乖乖臣服。”齐桓公十分费解,他不是不相信管仲,而是智商达不到管仲那种高度。管仲解释道:“咱们不差钱,大王下令从楚国买鹿,有多少买多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齐桓公狠狠地点头,表示对管仲的支持,让他尽管放开手去做,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既然老大表态了,管仲在楚国的边界,专门建造一座城,并让人准备充足资金,放出高价收购鹿的消息。虽然那时没有网络,但管仲派出一 *** 人,把齐国不 *** 收鹿的消息传播到楚国。

原本两万钱一只的鹿,齐国开的是七八万,比平时贵了好几倍。楚国百姓心想:既然鹿这么贵,而且咱们楚国盛产鹿,随便逮几只鹿卖给齐国,比种的收入还多,傻子才去种地。楚王和楚国大臣,都不知道这是管仲的套路,觉得齐桓公和管仲真傻,竟然不惜高价买鹿,估计是钱太多膨胀了。

嘲讽齐国的同时,楚王决定大赚一笔,鼓励楚国百姓尽可能逮更多的鹿,把它们卖给齐国,以增加收入。就这样,楚国上下掀起卖鹿的热潮,没人愿意种地,大量田地荒芜,长满了野草。与此同时,管仲还悄悄重金从楚国百姓手里收购粮食,楚国人依旧没看懂管仲的套路。

过了一段时间,管仲对齐桓公说:“大王,现在时机已到,您只需下令封锁楚国边境,防止楚国从别的诸侯国购买粮食,楚国肯定撑不了太久。”齐桓公依计行事,楚国出现粮食危机,国内粮食价格飙升,逐渐到了缺粮的地步,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楚王本想从别的国家购买,却发现边境被齐国封锁了,意识到中了管仲的套路,却为时已晚。三年后,楚国终于扛不住了,百姓纷纷逃到齐国,只为了能吃饱饭,楚王只好向齐桓公屈服。

同样的套路用一次,略显投机取巧,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如果相同套路用两次,那就是高手中的高手。对付衡山国,管仲依旧使用同一种套路,且看他如何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衡山国开城投降的。

衡山国虽是小国,却盛产兵器,其兵器制造工艺超一流,其余诸侯国自愧不如。齐国打算吞到衡山国,却又不想直接出兵,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若能兵不血刃将它拿下再好不过。管仲的套路又来了,以高于别人数倍的价格,收购衡山国的兵器,有多少要多少。

几个月后,秦楚等国也加入收购兵器的行列,衡山国的国君高兴坏了,为获取更大利益,又把兵器的价格提高不少,并加大对兵器制造的投入。于是,百姓纷纷放弃耕地,转而从事锻造兵器。齐国又从周边诸侯国高价收购粮食,财大气粗,有多少要多少,价格高也没关系。

一年后,齐国大兵压境,衡山国的国君和大臣傻眼了,发现兵器和粮食都不足,想从其他国家购买也来不及,况且齐国也不给他们机会。富得流油的衡山国,空有钱财却花不掉,面临齐军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最终选择竖白旗投降,管仲的套路再次收到满意的效果。

小套路谋势,大套路谋国,管仲堪称套路鼻祖,把套路绝技发挥到极致,通过买买买的方式,就能让强大的楚国元气大伤,又通过买买买的套路,让衡山国束手就擒,敢问谁与争锋?如果谁跟管仲比套路,将会哭得很有节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