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走在花园里的妇女的寓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2-13
文森特·凡·高(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麦田上的乌鸦》等,但他的作品直到去时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他的艺术作品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2]
第2个回答  2019-12-13
梵高是怎样用自己窄长的画来反映他到这里后就发现的新与旧共存, 又共同发展的现象的呢?格里塞尔达·波洛克认为, 梵高在奥维尔创作的作品借鉴了17世纪荷兰风景画的主题和朱尔斯·迪普雷与乔治·米歇尔所赌注巴比松派传统题材, 同时表达了他早在1883年创作德伦特地区风景画时便已形成的思想。波洛克坚持认为, 梵高之所以"抵制城市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是受他所奉为楷模的绘画大师的作品的影响——首先是受米勒的影响, 在对奥维尔的态度上, 则受巴比松派画家迪普雷和米歇尔作品的影响。但这些窄长作品并非在固执地表现怀旧情绪, 而是从绘画的立意上表现了第三共和国先锋派所谓的时代精神。

在梵高给提奥的信里, 借用多比尼的画将旧时的奥维尔描述为传统农村风光的象征, 借用皮维的画将眼下的奥维尔描述为新农村的典范。他搬出这两个画家的作品来说明自己对奥维尔的印象。尽管梵高几乎没有一幅作品画的是多比尼所喜爱的地方, 但是他通过窄长系列画向多比尼表达了特殊的敬意。这幅画描绘了一座用篱笆圈起的大花园, 花园里鲜花盛开, 树阴下摆着长凳、桌子、椅子, 还有一只顽皮的猫和一个女人的很小的身影, 她可能是多比尼的遗孀, 正在花园那头散步。这幅家庭生活外景图的背景是高大的房子和高高地耸立在树丛后面的教堂, 但是这幅作品所着重表现的是优雅的户外自然空间, 展现在看画者面前的是个令人愉快、让人感到安全的地方。然而多比尼本人却从未在这栋房子里住过。梵高在这幅画中所表现的敬意并不是对巴比松派描绘秀丽景色的传统的敬意, 而是把这位巴比松派画家归入了幸运者的名册, 将"多比尼"作为一种现象——它象征着文化人在奥维尔这个自然环境中享受着事业上的成功和生活上的优裕。

梵高以同样熟练的技巧将皮维·德·沙瓦纳所描绘过的了现代化的处理。那年春天, 梵高曾在巴黎看到过皮维的"在艺术和大自然的氛围中"的大幅写生稿, 这幅画是为鲁昂博物馆的楼梯间准备的一幅作品。皮维只画过为数不多的几幅有穿现代服装的人物的壁饰画, 这即是其中的一幅。这幅作品的写生稿给梵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给妹妹威尔的信中, 他凭记忆对其进行了描述并勾画出略图:"画中的人物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 很得清这些服装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它表现的是整个人类, 同时极简练地描绘出大自然, 并且让人感到人类与自然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当人们看到这幅画并且久久地注视着
第3个回答  2019-12-13
梵高走在花园里的妇女的寓意是自由。
第4个回答  2019-12-13
梵高走在花园里的妇女的寓意解放女性。
第5个回答  2019-12-13
不是学美术的,我没有听过梵高的走在花园里的妇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