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避免做“巨婴式”游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20

【摘要】不久前发生的巴厘岛事件,中国对于本国游客及时有效的救援引得各界一直好评,网友直呼“给力”。但中国高效救援游客的背后,也引发了令人深思的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的官网上可以看出,从2017年9月开始,领事馆多次发出通知公告提醒中国游客“巴厘岛阿贡火山处于最高警戒级别,游客需防范风险”,但到11月,仍有大量中国旅客前往巴厘岛旅游,终因机场关闭被滞留在巴厘岛当地。由此可见,部分中国旅客,完全没有重视外交部的安全提醒,没有将自己的人身安全当回事,也没有考虑到是否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1. 这种“巨婴式”游客的出现,体现出的是中国人对于自我主体责任认知的缺失。“出了事有国家照顾”成了他们“任性”行动的依据,孰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国家资源的浪费,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其实,这种“巨婴式”心态不仅仅出现在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身上,国内此类事件也时有发生。近日,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一等老公为名强行阻挡车门关闭的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该名乘客受到2000元的罚款,但网络上对于该女性旅客的讨论依旧没有停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铁堵门事件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又有“续集”接连上演。

2. 11日,陕西宝鸡南站,一女子因与丈夫发生矛盾,而用身体堵门阻拦高铁关门。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运送成千上万的旅客,因为个人事务而阻拦高铁发车,不仅仅具有安全风险,还会影响整个高铁网络的运营,连锁反应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听劝阻“任性”出国旅游也好,不顾他人随意阻拦高铁也好,都是中国“巨婴式公民”心态的体现。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中国90%的成年人,都是巨婴”。这种“巨婴式”心态体现在公民角色上,就是以自身利益为重,事事都要依赖国家,遇到危险有国家照顾、出现问题要以“我”为主。因为个别“巨婴式公民”的出现,可能会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

【结语】“没事,有国家呢!”“我觉得十秒钟就能下来的事儿,为什么就不让他下来呢?”出了事,无论大小都要“找国家”,将公共资源肆意为我所用还不以为意,此类“巨婴式”公民心态,剥离了自己对于自我的主体责任,是一种完全把自己交给国家,缺乏信达公民意识的体现。每个人的第一责任人都是自己,国家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利益,但并不代表认可这种为少部分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的做法。

第2个回答  2018-03-20

文明理性出游,对自己的出游行为负责。重视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发布安全提醒,注意自身安全和财务安全,不给祖国添麻烦。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的脚步越走越远,而对驻外机构而言,领事保护的压力也就愈来愈大。每个人的第一责任人都是自己,国家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利益,但并不代表认可这种为少部分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的做法

       

          

出国旅游应做到:

第一,重视领事馆公告,不到存在恐怖袭击频发、战乱危及境外中国公民的重大安全隐患地区出游。

第二,要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和警方提醒,尽量不要前往人群集中地区或夜间独行。如遇异常应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及时报警求助,并与使领馆联系。

第三,要求中国公民避免前往宗教场所、人员密集及敏感地区;勿自行结伴或单独赴埃旅游,通过正规旅行社参团的游客不要脱团单独行动。

第四,除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外,还要注意别露富、炫富,要妥善保管好护照等重要证件并备好复印件等,遇到紧急问题可拨打当地使馆或警察服务热线。

           

        

 总之,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密切关注世界各地各类安全风险,及时、慎重地发布安全提醒,全年共发布一千余条,目的就是希望大家最大限度规避安全风险,希望每一位出国的中国公民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