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风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3月15日,晴。

阅读书目:《中国文人的另类面孔》。

金句:

​1.一部二十四史,就是这两类中国人,一是讲节操的正人君子,二是不讲节操的小人败类。其矛盾对立的斗争史,也是讲节操的人基本上吃亏,而不讲节操的人总能得逞于一时的伤心史。

2.“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中国的文人,以此衡量历史;中国的历史,也以此衡最文人。

3.中国人讲大是大非,“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家都不要了,老婆算什么,至于有关个人的一切,那就更是小事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说你的,我装听不见,然后王顾左右而他,甚至还会嘟哝,听蜊蜊蛄叫唤还不种地呢!

4.看不见的硬说看得见,譬如皇帝的新装;看见的硬说看不见,譬如皇帝的臀部。眼睛的功能,能达到这稀境界,是人比上帝的高明之处。

记录与感悟:中国的文人阶层作为长期活跃于史书中的一类人,他们悖谬行径很多被记录了下来。我们读史时,经常会发现有些文人的行为无法用正常的观念去理解。对文人的艰难处境有着更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不无干系。

一、中国文人的两面性

1.刚直不阿与委曲求全

中国的文人阶层作为长期活跃于史书中的一类人,他们悖谬行径很多被记录了下来。我们读史时,经常会发现有些文人的行为无法用正常的观念去理解。

公元前一世纪,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严酷的宫刑。受宫刑之后,创口久久无法愈合,化脓溃烂,味道腐臭不堪,所以又名“腐刑”,这无疑是比死亡还残酷的刑法。

遭受了这样残酷的对待,司马迁本该义愤填膺,但他的表现却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写下了“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个时候,他是精神上的强者,拥有九死不悔的信念。另一方面,他一口一声“主上圣明”,要表现“款款之愚”“拳拳之忠”,低三下四、自轻自贱。即使被打了,也要说主上打的对。这时候,他又成了一个弱者,谦卑而愚顺。

2. 恬淡高洁与趋炎附势

中国的隐居文化也是两面性的表现。这隐居并非真的隐居,而是受挫了之后,想回到山林,在山林待久了,又想回到朝堂。在两面之间左右摇摆,想快活也不快活,想轻松也不轻松。

这一面进、一面退的性格,存在于许多中国文人身上。

唐朝诗人孟浩然就是其中一位。公元728年,孟浩然三十九岁,他决定赶赴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未中后,只能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

李白是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慷慨之士。他为了帮助孟浩然,给荆州长史韩朝宗做了不少工作,韩朝宗听了李白的推荐,主动邀请孟浩然来京城。

孟浩然志得意满,但没想到,那天,孟浩然喝酒喝的高兴,把与韩朝宗的约会忘得一干二净。韩朝宗大怒,孟浩然的入仕尝试惨遭滑铁卢。

孟浩然仿佛一夜间觉悟了,他写诗作别:“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二、“节操”二字之于中国文人的意义

中国人对节操极其看重

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史。“节操”二字也因此被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文天祥死后,在他的衣带里发现了几句话,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大意就是说,孔子说过“成仁”,孟子说过“取义”。 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到底,才能成为仁人志士。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从今往后,我也没有什么可愧疚的了。

三、“头发”“屁股”和“嘴”的文化隐喻

1.“头发”在中国的意义

头发在中国的意义委实重大,《孝经·开宗明义》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鲁迅也曾专门写过一篇《头发的故事》,讲在东京留学时剪发辫的风波。

“头”与“头发”二者之间,毫无疑问,“头”更重要。但是真让人做出选择的时候,许多人却犹豫了。

在十五世纪中叶,满清入关,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就是这个选择题,如果要头,就要剃发。

这个时候,中国人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敢。大义在前,忠君报国。宁可掉我头,不可剪我发。

于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地都是宁死也不肯剃发变节的头颅。

2. “屁股”的作用

人身体上还有一个部位,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屁股。它的作用也是格外悲伤,挨打。

所谓廷杖,简而言之,就是皇上打臣子的屁股。

在明朝,这可是家常便饭。据记载,明朝有两次壮观的廷杖,一次是正德十四年的“谏南游”事件,共打了一百六十八人,十五人被打死;另一次是嘉靖四年的“争大礼”,打了一百三十四人的屁股,十七人被打死。

这不仅是肉体上的惩罚,也是精神上的羞辱。按道理来说,官员们应该唯恐避之不及。但令人意外的是,当时竟然不少人愿意接受廷杖。

当官员们在廷杖后,被抬出长安门外,这一路被人礼拜、笼罩在光环之下,极大地成就了他们的虚荣感。

虽受皮肉之苦,但可以收获好名声。为了这种虚荣感,官员们不顾一切,抵死上奏,以求一杖来光耀门楣。

3.“嘴”的文化隐喻

中国人对吃向来情有独钟。中国人嘴巴的挑剔程度、在饮食上花费的精力和功夫,绝对是领先世界的。

外国人招待客人时,经常是简单的一个汤、两道菜,最后上个甜食就结束了。而我们的宴席则气势恢宏,至少要有十道八道菜。

外国人的干杯是“cheers”,有三个音节,而中国的就一个音节——“干”,最多也就两个音节——“干杯”。这说明中国人吃饭干脆利落,能少说就少说,直奔重点,以吃为主。

不仅要吃,还要吃得斯斯文文、千奇百怪。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吃文化。

回望5000年优秀文化,各时代都有这样优秀的文人志士,孔子、孟子、老子、荀子、墨子是最初的文化体系建构者,后有格物致知的王阳明、岳麓书院的朱熹等等,正是这一座座丰碑构筑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可处于当时之时代,优秀文人之境遇并不甚佳,本书解读的是中国文人的另类面孔,剖白的是几个不同的侧面,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也有一些共性。如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断头不断发未免太过迂腐,可在曾经的岁月里,那发却是节操和信念的代表。国破家亡,外族入侵,朝代更替,文人无力反抗却也不能随波,只能选择坚守,坚守住自己所能坚守的唯一,为此不惜付出生命。诚然,今时的我不能理解,却不能不崇拜这样的风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