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合好散——《员工谈判技巧指南》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NO.5  好合好散——读《员工谈判技巧指南:适合HR的双赢调解之道》笔记

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上,经常会用情感或婚姻关系因为类比,当双方期望存在无法调和的偏差时,协商调解就是必须面对的情况。

如果不能愉快地携手同行,好合好散是最理想地状态,也可能是柳暗花明新机会的开始。

这时运用科学、实用的谈判技巧进行协商,在调解的过程中就起到了“皆大欢喜”的作用。

具备19年执业资格、北京市联拓律师事务所主任,劳动法专业律师刘昊斌律师,整合心理学与劳动法两项技术,独创双赢调解技术,化劳动争议于无形。

刘律师通过每年五十场以上的培训及多年实际案例,梳理、撰写了《员工谈判技巧指南:适合HR的双赢调解之道》一书。

本书从目标价值、协商技巧、员工行为分析技巧、不同类型员工的处理技巧、离职面谈技巧、合作、落地、番外杂谈及裁员手记共九篇,通过对目的、技巧、方法及个人感悟的详实递进的阐述将双赢调解技术运用到员工调解中。

1、目标价值篇

任何事件的处理决定,在决定之前都应考虑成本因素,在劳动争议的处理中作者也极力推荐协商这一处理方式。结合“时间成本低;律师费成本低;向员工支付的费用 ,相对平衡公平;避免剧烈冲突或极端事件”这些具体因素,协商的综合成本是最低的。

在确定公司的目标后,还需要分析员工的诉求及内心意愿,刘律师观点“一个成功的协商,必须立足于对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平衡点上,才更具有可行性和成功可能性。

2、协商技巧篇

在此篇中刘律师通过大量案例经验的总结,介绍了许多实用的技巧。现将部分简单技巧介绍如下:

如何介绍自己?简单介绍自己的身份,但要明明确告知对方约谈的原因。

在回顾事件背景中要做到描述要客观、不要偏颇,要尊重事实,回顾的目的是锁定争议焦点,不要做指责性的回顾。

说明事件处理的初衷时,协商人对于双方利益的平衡初衷在协商初期需要进行口头表达;在了解员工诉求时,可以不对员工的诉求作出具体回应,但应当记录下来员工的诉求信息。

多问Why?这种设问在于了解对方需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明确立场背后的利益。

在进行初步的协商沟通后,即进入了解决方案设计的环节,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刘律师提出了3F原则(感知Feel、感受Felt、发现Found),即“同理心”。法律是纸质的,公平却是人心的感受,是主观的。

3、不同类型员工的处理技巧篇

刘律师根据大量不同类型员工案例的分析,对现在普遍出现的员工纠纷案例进行了经验分享。例如:如何处理公司搬迁,岗位价值消失,虚假报销,虚报工时,三期员工,抑郁症员工,消极怠工,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长期病假,自主创业的中层领导,群体性事件等多70多类案例处理技巧。

4、离职面谈技巧篇

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接下来方案能不能真正落实执行的关键环节就是:离职面谈。在这篇刘律师也从各阶段介绍了实用的技巧,向大家介绍几着。

在面谈前的准备时,要了解员工的基本信息,对事件本身有一个基本的合规判断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希望员工辞职,希望促成双方协商,还是获取证据,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乃至疏解员工的情绪建立信任关系)。在此期间也要做好分工与配合,角色扮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谈更有利于达有面谈目的等进行了讲解。

面谈的大概结构包括:介绍身份,介绍背景,表达目的,征求员工意见,尽可能让员工接受离职的方向,抛出协商方案,聚集双方主要争议点,考虑施压方案,落地。

5、合作篇与落地篇

在这两篇中,刘律师通过实案和咨询的总结向大家传达介绍了跨部门沟通的重要性及在落地环节的注意事项。

同时更列示了很多的实用的表格及工具表格,真正体现了不仅有观点,还有方法,更有工具的实用工具书本质。

6、真情实感

在最后番外杂谈和裁员手记两篇中,读者还可以看到刘律师作为劳动法律师的真情实感。

我在知悉、结识刘律师的近十年中,见证了联拓律所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而这最后两篇内容既是实例还原,也是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及技巧分享,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专业度还可以专业律师背后的职业情怀。

通过阅读和学习此书再次为刘律师作为从业19年、专注劳动法的职业律师的专业度和其倡导的“双赢调解”员工关系管理理念所打动和影响。

前阵子很流行一句话“离职看人品”,而我认为“双赢调解”可以提升双方的“人品值”。

希望HR朋友可以通过阅读《员工谈判技巧指南:适合HR的双赢调解之道》可以更好的起到企业与员工的桥梁作用,从而帮助企业员工的双赢,实现自我的增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