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请不要做挑毛病专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爱挑毛病的人,几乎对每件事都会有意见,因为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挑毛病上。

                        01

如果要问谁愿意做挑毛病的专家,可能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方面的专家。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情,恐怕就是当个挑毛病的专家,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性。

纵观我们身边总是会有经常指出别人、社会、世界的毛病来的人,大到联合国的举措,小到一只小狗穿的衣服,看上去不那么的讨巧,总的来说还是小事较多一些。本意可能是希望事情有所好转和进步,因为这个世界上也确实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改进,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陷入到这样的习性中而不自知。

有三个词语形容挑毛病非常的贴切:一、搜根剔齿,是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岔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只恨黄文炳那厮搜根剔齿,几番唆毒,要害我们。” 二、吹毛求疵,是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三、鸡蛋里找骨头,是比喻故意挑剔。 出处: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可见挑毛病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人类都有挑毛病的毛病,而且养成了习惯,具有张口就来的功能。

当一个人变得善于挑毛病时,他(她)一定是不快乐的,还会感到压力很大,并且伴随沮丧不安。因为,当一个人的头脑里基本上只针对问题、困难或者有缺陷的地方来思考时,他的眼中也只有这些东西了。久而久之,他就会具有挑毛病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还会经过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不断得到提升,到最后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挑毛病的专家。反观这些成为挑毛病专家的人,最后会成为别人和自己也讨厌的人。

                      02

你是爱挑毛病的父母吗?

朋友彩萍看上去温婉娴静,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唯一的不足就是爱挑人毛病。

周日去她家小聚,片刻时间挑了儿子小磊一堆的毛病,早上起床拖延了、不讲究卫生了、懒散了等等,小磊长着一对可爱的小虎牙。本来是个挺开朗自信的孩子,禁不住妈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挑毛病,渐渐变得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唯恐出错被妈妈挑出毛病,又会无休止的唠叨。有些事情甚至能不做就不做了。

其实,彩萍只是随口说说,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一颗积极向上的向日葵就这样变成了霜打的茄子--焉了,让人好不可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还是个孩子?彩萍挑孩子毛病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做的更好,成长的更快。可是,她没有想到,一个孩子只有在家庭里得到足够的肯定才会有内心的安全感。这个整天生活在被挑毛病日子中的孩子,还能有什么自信可言!所以,有爱挑毛病习惯的父母赶紧检视自己的行为吧!也许正是这个你不曾在意的习惯毁了你自己和你的孩子。

                      03

你是爱挑毛病的孩子吗?

十六岁的小姑娘闵婕,忽闪着一双美丽动人的大眼睛,可惜的是这双眼睛,没有用来发现美寻找美,而是专门为挑毛病而生的。

挑父母的毛病,挑老师的毛病,挑同学朋友的毛病,当然,有时也会挑自己的毛病(极少)。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毛病,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同学朋友远离她,每一天她都生活在气愤和恼怒中,因为她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在她眼中都是毛病多多,让她无法忍受。

殊不知,因为无休止的挑人毛病,她已经变成了一个让人厌烦的人,就连自家养的小猫小狗都不愿跟她呆在一起。

去年,最疼爱她的妈妈,在单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了乳腺癌。虽然及时做了切除手术,但仍需要长期的化疗,在妈妈的病床前,她暂时停止了无休止的挑毛病。看着昔日为自己不停忙碌的妈妈,虚弱的躺在病床上,因为化疗的不适应,脸色苍白头发稀疏,曾经健壮的身体瘦弱成了一朵风干的花,闵婕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是的,她承认,在之前的日子里,她总是不停挑妈妈的毛病:菜炒的太难吃,粥熬的太稠,给她买的衣服总是不好看,总之妈妈在她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满身都是毛病。

如果不是妈妈的一场大病,闵婕可能还会深陷挑毛病的生活中,因为她已经养成了挑毛病的习惯,不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现在,妈妈用她的健康换来了闵婕的觉醒,想想从前的自己,浪费了多少美好的光阴,错失了多少珍贵的友谊。以后,她相信自己不会再凡事都用苛刻的眼光去评判了,她学会了如何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了肯定和鼓励身边的人。

                      04

为什么爱挑毛病?

大概有这三种心理:

一、太追求完美

这类人要求特别高、很挑剔,是完美主义者。从心理学角度看,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完美主义者除了给自己设下高标准、严要求外,还经常处处严格要求别人,并总能挑出别人的毛病。

二、内心极度自卑

这类人总爱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时时处处挑剔、指责别人。其实并不是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相反,是他们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而自己却不具备时,内心常会感到自卑。于是,采取挑毛病的方式,取得心理上的优势,并以此获得自己内心的力量感和稳定感,其实是掩盖自己的自卑。

三、嫉妒心理

这类人时刻关注周围人的动向,平时总爱摆出要与人争高低的姿态,如果发现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甚至亲人,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内心就会感到极度的不平衡,从而燃起熊熊妒火。这类人大多不会采取积极行动,去靠自己的能力超越别人,而是对超过自己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惟恐别人超过自己。

很多爱挑毛病的人常用 “有鞭策才会有动力”,这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殊不知,挑毛病在人际关系中是一种极强的破坏性力量,容易激起对方的愤怒和反抗情绪,极大的破坏了人际关系。同时,挑毛病是出于自己主观的评判标准,带着个人的情绪色彩,妨碍了与人平等正常的沟通交往。

已经做了挑毛病专家的父母和孩子,平时一定要学着多关注别人身上的优点,加以控制自己爱挑毛病的习惯。

                      05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不想成为挑毛病的专家,但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很会挑这个世界的毛病。

如果一个人把挑毛病变成了一种习惯,久了就会演变成一种心态,一种态度!无论看什么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不完美有缺陷的地方,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别人不喜欢,自己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想改变自己这种爱挑毛病的习惯,其实并不难,就是当自己忍不住,又要挑毛病的时候告诫自己一定要忍住,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忍了几次后,就会发现好多的事情,你没有挑毛病忍忍它也就过去了,以前感觉不能容忍和无法接受的事,也变得不那么的难接受了。

爱挑毛病的人几乎对每件事都会有意见,因为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挑毛病上。要想减少挑毛病的频率,就是平时注意自己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尤其是在想挑毛病时更要小心留意时刻提醒自己。有好多人说:“我总是嫌别人爱挑毛病其实自己更爱挑人毛病。”不要想得太多,只需要自己在想挑人毛病的时候稍稍控制一下,不让这个习惯继续发展下去。其实,大多数想挑毛病的时候,都是出现在闲聊中或是出于一种习惯,亦或是自己当时有负面的想法冒出来。

不要去做挑毛病的专家,如果已经做了,赶紧去改掉这个坏习惯吧,改掉之后你一定会发现生活比之前美好了很多,而且自己也会变得更加的喜欢自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