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炉的记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小时候,除了中午烧饭用大锅灶,平时烧开水、炒菜、炖汤,都用煤球炉。

煤球炉是童年时温暖的中心。

现在的孩子估计连煤球炉是什么样子都不了解了。

煤球炉高50公分左右,口径大约在30公分——和家里的绿植花盆差不多。铁皮炉桶,里面有耐火材料烧制的炉膛,炉膛放在一个铁质的架子上,蜂窝煤就搁在铁架子上。炉子的底部有个口——炉门,可以通过调整炉门的大小来控制火势。

煤球炉主要烧蜂窝煤。炉膛里可以放两到三块蜂窝煤,一块燃得快要尽了,一块燃得正旺,一块刚刚着。蜂窝煤用的是无烟煤。要到县煤球厂去买——当然也是需要煤球票的。一般一次性买几百块,码放在院子一角。

蜂窝煤是比较经济的燃料,比柴草要耐烧的多。

煤球炉有两大缺点。一是封炉门。这是比较讲究的技术活。如果头天晚上煤炉门没封好。要么是煤球烧尽了,要么是煤炉灭了。都得重新起炉子。相当费时费事。第二点,就是火力不能调节。炒菜用大火、炖汤用小火。可煤炉却不一定听你指挥。不像现在的煤气灶,一个旋钮就能当家。

煤球炉也有优点。除了经济,小火炖汤是非常适合的。尤其是过年期间,小火炉整夜都在烧着。炖的鸡汤香香的、煮出的五香茶叶蛋软软的。真是火候到了。

煤球炉上最头疼的是煮饭。米汤煮开了后,要用夹子夹住锅盖,歪着锅身,四周转——这叫旋饭。旋饭时,人要在锅旁边看着。搞不好,不是夹生就是烧糊。

冬天,一家人围着煤球炉,上面炖着咕嘟咕嘟的白菜豆腐,母亲有时会加上几块咸鸭子、咸肉。香而暖和。

蜂窝煤在搬运时,会洒落一些,母亲会将煤屑收集起来。和上水,用勺子舀着,一勺一个放在门前的水泥地上晒干。有时会遇到调皮的小孩踩,就得重做。有时煤球上会有鸡的竹叶状、狗的梅花状脚印。

一块块饺子样的煤球就做的了。这当然可以烧,不过要随时添加。

现在,大家都用上了液化气、天然气。偶尔,可以在小饭店里看见煤球炉。不过也只是辅助地位了。煤球炉也渐渐退去了曾经的江湖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