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的概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佛教的传人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佛教是一种宗教性组织,在封建社会中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影响很大。佛教寺院中人口众多,占有广大的土地,从西晋到唐末共建寺院10万座左右。据《广弘明集》上说,当时的普通佛寺有500多人左右,小寺有百余人,最大的寺院有上万人,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佛寺的面积取决于寺院的经济条件。小寺可以只用一间房屋,大寺则可能有百间房屋。寺院布局,依据中国礼制的规定,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前低后高;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从山门到前殿到左右钟鼓楼,因地制宜进行建设。无论什么样的寺院,前端一般都有狮子、旗杆、大牌坊、门楼等;进门之后,道路式样分为两种,一种为直入式,一种为迂回式。
寺院的主要建筑如下:
总门:即大门,为全寺最主要的出入口,以大围墙包围。大寺都有总门,小寺只有山门。山门一般建设三门,一个主要门,两个次要门,寺院山门一般做三间,大寺山门有的为五间式样,门上悬匾书写“口口寺”。
塔院:早期寺院都建有塔院,一般建在中轴线上,有大有小,例如登封少林寺塔院、山西广胜上寺塔院。魏唐时代的佛寺都有塔院。塔院一般呈方型,四面建设有矮墙,院内有高塔。
佛殿:是寺院中的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殴、后殿等。其中,大雄宝殿又是寺院的中心建筑,非常高大,装饰华丽,间数有三间、五间、七间、九间不等,一般佛殿前都建有献殿或献亭。
高阁:很多寺院最后部都有一个大阁,其用途不同,分别有观音阁、万佛阁、藏经阁、昆卢阁、大佛阁、千佛阁、弥勒阁、舍利阁等。佛寺建设大阁的制度起源于唐代,后来影响到元明清时代的佛寺建筑。另外,山西一带的佛寺在山门处建有高大的阁楼,山门与高阁相结合,这是山西地方之特色,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法堂:在当代禅宗寺院里常常出现,就是一般大式的房屋,三间或五间,为坐禅及讲经、讲法之用,非禅宗寺院不设法堂。
此外,寺院中的建筑还有钟鼓楼、廊庑、僧房等。
(二)寺院位置及其寺址选择
佛教寺院所处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在平地建寺,即为平地寺;若在山中建寺,即名日山寺。寺院在我国分布甚广,从繁华的城市一直到广大的乡村,都建有寺院。
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之间,有的建在山下,有的建在山腰,还有的建在山顶端,这由各寺选择相宜之地来决定。一个寺院,如果经济收入高,高僧势力大,就会在山间建立大寺。唐宋以来,禅宗发展很快,禅宗主张“清净无为”,所以禅宗寺院一般都很朴实。
大部分山寺都建在山腰偏上的部位,登入时,需沿着山间溪流逆流曲曲而上。在山下远观,全寺藏于万树丛中,根本看不到寺院;如果站立在寺院中,远望山下十里风光,则村屋林舍,尽收眼底。北京灵鹫峰灵鹫寺、交城石壁山玄中寺、太行山百家岩寺、中镇山广胜寺等都是这种选址方式。
在山顶端建寺也比较普遍。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山顶端都建有寺院,平凉崆峒山、吕梁山也都在山顶端建立了寺院。
在山脚下建立的寺院,人们常称之为山根寺。在山根建寺,这是一个信号,说明由这座寺院可以登山,山上有寺或者是山上有风景点,山根寺就成为总的引路口和进山的要道。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即是山根寺,也是登人峨眉山的总引路和登人峨眉山的通路要道。
山夹寺,指把一座寺院建在两山之夹缝中或一山之劈洞中,前后可从外部观览到,这两旁则是大山之劈缝。这是充分利用地形建造的奇特巧妙之作。
在江边建立寺院,也是别有风味。这种寺院选取大江之边建造,例如安庆之迎江寺,出山门马上可以看到浩瀚的长江,真是气魄万
在江心建造佛寺,可称为江心寺。江心寺建在大江之中心岛上,四面临江,天地接连,气象壮观。例如温州江心寺就是这样选址的。从大江之南北岸边都可远望温州江心寺。寺院又分为东西二院,各建造一座塔,成为江心寺的标志,远远都可望见。即使是在大雾迷漫的天气,也可从远处看到二塔,十分引入人胜。
(三)中国第一座寺院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人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达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将该僧院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朝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昆卢阁五层殿堂等。
(四)华严宗祖庭寺——户县草堂寺 华严宗有数处祖庭,其一是户县草堂寺,其二是长安华严寺,又有长安至相寺。
草堂寺在户县东南10公里处的圭峰山麓。唐代在长安建造有四个大的寺院,第一个大寺即是草堂寺。这里最早为姚秦时代大师鸠摩罗什译经之地,至今寺内的鸠摩罗什塔尚存。唐代华严宗五祖宗密曾住在这个地方,在这里撰写《(圆觉经疏)》。后来历经战争,寺院半毁,到昭宗皇帝时敕令重修草堂寺,详见《佛祖统记)》卷53。
草堂寺建设时即有三条轴线,中轴线上前部为山门和大雄宝殿西轴线上为鸠摩罗什塔、塔殿;东轴线上为僧舍。全寺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总用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是一座矩形寺院,为塔与殿并列的布局。
寺院何以草堂为名?据《秘藏记钞)》日:草木可以成佛。天台 宗、真玄宗都主张草木可以成佛。草木成佛,草做佛座,乃是用吉祥草铺佛座之意。
鸠摩罗什塔为葬鸠摩罗什大师而建。鸠摩罗什是龟兹国人(新疆中部),其父为印度人,母为龟兹国王之妹。鸠摩罗什出家后遍游西域,总观群籍,后来,他从龟兹国到达长安入草堂寺,译经380卷,如《(大品
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阿弥陀经)》等。当大师圆寂后火化时,他舌头坚硬,火烧不化,实有灵意。
鸠摩罗什塔平面为八角单层,用八色石块砌成,名日“八宝玉石塔”。塔下重重基座,有须弥山(即光明山)、光山、妙高山,半腰为四大金刚。目前石塔保护完好。(三)净土宗祖庭寺——西安香积寺 香积寺在西安市长安县城南6公里处的神禾原上,镐水源其侧。隋唐时代在这里建造过大型佛寺,原名光明寺,后来改名香积寺。香积寺坐北朝南,面积相当广大,古代建造的大雄宝殿偏北,南到山门有近百米,所以有“骑马过山门”之说。古大殿废弃后,又在中轴线南端百余米的地方建造新大殿,经过历代的翻改,即为今天的大雄宝殿。殿北为佛堂。寺院中其余殿阁房屋也都是后来重建的。
大雄宝殿的西院为善导大师塔,又名香积寺塔。东院有净业塔,此塔偏后。全寺的四周有土墙包围,构成香积寺的主体院。西墙之西为明代塔院,东墙之东北方向为唐元时代的塔院。 善导大师是光明寺的大和尚,也叫光明和尚。他住寺30年,除了洗浴之外,一直不脱衣服,始终穿衣坐睡,佛教叫做不倒丹。他平日举目不见女人,淡泊了一切名利之心,每日夜晚讲经,口吐万条白光。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圆寂,高宗皇帝赐额日“光明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