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陈恺个人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1-31
陈凯
陈凯,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和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现在为教师教育学院中学科学教育教研室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成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中学学科网化学学科站长,江苏省高中化学奥赛夏令营教练,核心期刊《化学教育》审稿专家。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职前科学教师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个人简况:
陈凯,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和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现在为教师教育学院中学科学教育教研室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成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中学学科网化学学科站长,江苏省高中化学奥赛夏令营教练,核心期刊《化学教育》审稿专家。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职前科学教师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主讲课程:
物理化学(师范班)、微格教学训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学化学习题研究、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化学信息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另主讲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与生态伦理》(学校篇和家庭篇)、《美好生活与化学》(绪论)。

研究领域:
化学教学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化学竞赛命题与特长生培养、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儿童科学教育启蒙、科学读写与科学教学、科学教师职前教育、国内外科学教材比较)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在CSSCI(含拓展版)、SCI(含拓展版) 、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省级以上期刊七十多篇,四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代表作包括:
(1)美国化学教材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及启示——以《化学与社会》为例(CSSCI,《中国电化教育》,2012.7)
(2)基于Netlogo的化学建模教学案例评析及反思(CSSCI,《中国电化教育》,2010.1)
(3)基于Wikipedia的资源型化学教与学(CSSCI,《中国电化教育》,2009.1)
(4)基于化学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学工作室”(核心,化学教育,2012.7)
(5)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发展的若干思考(核心,化学教育,2010.8)
(6)基于思维导图的微型化学实验设计——用技术做实验研究的新思路(核心,化学教育,2010.4)
(7)基于信息技术的CTS信息获取(核心,化学教育,2009.8)
(8)化学教育英文网络资源分类例谈(核心,化学教育,2011.5)
(9)在凝胶中的趣味电解实验(核心,化学教育,2009.7)
(10)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核心,化学教育,2008.8)
(11)高师化学教育实习资源库开发与思考(核心,化学教育,2009.10)
(12)基于显微技术的微型化学实验——介绍一种新兴化学实验方法(核心,化学教学,2008.5)
(13)在pH试纸上做系列微型化学实验(核心,化学教学,2008.11)
(14)分析美国教材的科学写作主题(核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6)
(15)化学习题中的微型化学实验(核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
(16)基于趣味化学实验的小学生化学启蒙教育(核心,化学教育,2010.9)
(17)基于生活情境和微粒观实验表征的“电解池”教学(核心,化学教学,2013.2,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8)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科学写作的分析与启示—以《科学启蒙》教材“物质科学”为例(核心,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8)
(19)美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科学写作”分析与启示——以《化学:概念与应用》为例(核心,化学教育,2013.11)
(20)让化学借我一双慧眼——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复习课(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4,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1)基于生活化学实验的学科观念启蒙——“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评析(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4,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2)国外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特点评析及启示(核心,化学教学,2014.5)
(23)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教材知识衔接例析——以南京地区所用教材为例(核心,化学教学,2014.7)
(24)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能量观的建构(核心,化学教育,2013.5)
(25)虚拟软件中的真实物理世界——对PhET互动仿真实验资源的分析(核心,物理教师,2013.3)
(26)美国华盛顿州高中生物测试题中的科学写作(核心,中学生物教学,2014.1)
(27)强化变化观和化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以《镁的提取及应用》的设计为例(化学教与学,2013.12,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者参编教材:著作科普文学作品(《谈阳阳杨青青的化学奇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中学化学培训教程-九年级》(南京出版社)),《迷你化学DIY》(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编《化学教学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化学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叩开高中化学选修之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基础教育年鉴化学卷2009、201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生活.社会.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训练》(南京大学出版社)
项目研究:
主持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重点资助项目“融入科学读写的科学教育研究—以中学化学和小学科学为例”(C-a/2013/01/010)、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前成长”(2012SJD880079)、2008年南京晓庄学院校级教改“化学信息学”网络课程、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十一五”重点课题“微型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与探究性研究”(HJ2008-0006),2006年南京晓庄学院教改项目,“高师化学教育实习资源库建设与研究”(第二主持,结题优秀)
以核心成员身份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子项目“中国基础教育化学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排名第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学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基于化学专业大学生工作室的‘导师制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排名第二);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重点课题“师范生实践性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排名第三);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常态课学生学习力提升研究” (排名第五), 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理科教学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之子课题“化学教师教学风格养成的理论与实践”等,另参加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通识教育课程等五个项目的建设。

学术讲座:
(1)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硕士研究生讲座:《网络资源·实验设计·化学教育——和师弟师妹谈化学教育中的技术性研究》
(2)2007年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讲座:《九年级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和《初中化学竞赛辅导和命题研究》
(3)2006年南京市教研活动讲座《因特网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4)2009年南京市教研活动讲座《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
(5)2011年南师附中教育集团化学教师开学培训讲座《基于教师视角的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2012年讲座南京市江宁区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基于科学探究的国际视野和案例分析》
(7)南师附中高中部学生讲座:2006年《水煮化学》;2009年《化学实验设计思维拓展》;2013年《基于化学视角的生活百态》
(8)2012年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高中部学生讲座《乱炖化学——基于化学视角的生活百态》
(9)2011年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大学生讲座《我的家教之道》,2013年教师教育学院大学生讲座《优秀师范生的成长历程分析及启示》

个人荣誉:
(1)2006年“双语无机化学课件”(排名第二)南京晓庄学院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得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天空教室杯"好课件奖,全国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教育部)理科组优秀奖
(2)2009年获得南京晓庄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3)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南京晓庄学院科研先进个人(二等奖)
(4)2010年“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化学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工作室”(主持人),获得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2010年“化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四)
(6)2011、2012年两次获得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协等联合颁发)
(7)2012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
(8)2012年被遴选为南京晓庄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9)2013年教学视频《如何在因特网上获取CTS资源》获得江苏省首届微课大赛三等奖。
(10)2014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指导学生获奖
(1)指导08级化学师范班王路路、杨丽君分别获得全国首届(2011年)“威尼尔”(Vernier)杯化学数字化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个)(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指导05级化学师范生陈博、06级化学师范生林玲、08级化学师范生李菲和王路路分别获得南京晓庄学院各年度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学理科组说课一等奖,另有其他同学获得多个二等奖。
(3)联合指导09级化学师范生姚远远获得第一届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化学组一等奖,09级化学师范生包婵钧获得第一届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化学组二等奖,10级化学师范生胡婉芳获得第二届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化学组二等奖。
(4)指导09级化学师范班姚远远同学获得第三届(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其他同学三个全国二等奖,五个三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5)指导10级化学师范生胡婉芳获得中国“复星·桂馨科学教育专业奖学金”二等奖(复星集团捐助,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负责具体实施,并与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联合开展的国内首个科学教育专业奖学金项目)
(6)2008-2013年间指导赵钧若、王路路、任宁生、雍忠能、胡婉芳、罗德清等同学主持的六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结题均获优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