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学巨匠,两弹元勋的唯一烈士科学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说起我国的科学巨匠,很多人随口就能说出几个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名字,但如果我要问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一位烈士科学家您可能未必知道,如果我再问在两弹一星中,唯一的一位横跨原子弹,氢弹以及卫星三大项目的科学家是谁,相比您可能也不清楚。他就是我们新中国的科学巨匠,人民的英雄——郭永怀。郭永怀是我们两弹元勋中唯一的一位烈士科学家,也是一的一位横跨原子弹,氢弹以及卫星三大项目的科学家。

郭永怀这个名字相比大家可能会很陌生,相比于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以及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确实显得有些陌生与低调。甚至在说起郭永怀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但如果说他的两个同门师兄弟,钱伟长,钱学森,那么您可能就明白了他的职业了。

1938年,郭永怀通过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获得了赴海外留学的机会,然而此时的中国正遭遇日本的侵略,日军在1937年7月7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当郭永怀看到护照上的日本签证后愤怒地撕毁,直至1940年8月,经过一番周折,郭永怀一行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1年郭永怀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于1945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郭永怀和师兄钱学森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当时间来到1949年的时候,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地宣布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留学海外的学子纷纷放弃海外的优渥生活和研究条件,携家带口地想要回到新中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身为世界的顶级科学家的郭永怀,其价值在美国政府的眼中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一旦放任其回到那个红色的 社会 主义的新中国,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郭永怀就和钱学森等人一样,被美国当局刁难,软禁,监视。直到1953年,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

直到1956年,郭永怀才携家人回到他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到祖国后,应钱学森的邀请,郭永怀加入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力学研究所,尔后更是参与了我国的重大科研项目——两弹一星的研制。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唯一一位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我们现在都知道,高速战斗机,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必须先使用风洞进行设计参数的校验,在没有经过风洞实验的战斗机,导弹都是不被允许生产的。然而风洞制造又岂是容易之事,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不要说当时仅美苏才能制造的风洞,就连风洞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力都无法保证。而郭永怀在回国前就考虑到当时中国必须发展导弹,卫星等尖端 科技 ,那这些就需要用到风洞进行试验,且当时中国电力短缺,一座中型风洞工作耗电就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耗电量,故而在回国前就将之前在美国研究的恰好可以完美解决当时新中国所面临难题的激波风洞的资料牢牢记在脑海,并且在回国后不久就开始着手研制。

在1966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高超声速风洞JF8激波风洞研制成功。也在这一年,中国的导弹、火箭、人造卫星等重点型号飞行器陆陆续续进入攻关阶段,急需大型风洞的检验,而JF8激波风洞刚好赶上急需。

然而天妒英才,在1968年12月,年仅59岁的郭永怀先生因为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

当赶赴救援的人们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他用他的性命为新中国保存下这重要的资料,也为二十多日后新中国的第一颗热核武器的成功试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十二年未雨绸缪,十二年鞠躬尽瘁,他以短暂生命化作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石。他值得让我们永远铭记,新中国的科学巨匠,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科学家——郭永怀。

参考资料:

CCTV-4《国家记忆》之《“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奠基国防》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