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乒乓球的缘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乒乓球是唯一陪伴我从小学到大学并且一直陪伴到现在的球类运动。

对于家住小学对面的我来讲,翻墙到学校去蹭乒乓球台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学校的门卫大爷那时候把我们这群爱球小队得罪坏了,只要放学就赶人回家,然后关闭校门,特别是周末,不会放我们进去耍。于是经常能看到我们偷翻墙的痕迹。那道院墙上面,有许多新旧不一的水泥块,那是与我们斗智斗勇的门卫大爷的手笔。小时候的乒乓球台是水泥砌的,中间那到栏网经常被弄坏,最后变成了几块红色的砖。乒乓球仿佛是一件不需要学的球,看着别人打自己就慢慢能打了,最开始的“豆豆球”,到后来的高跳球,再到后来的为了抽而抽的球,在到后面就是刁钻的边角球和特意压低的球。一直打到小学毕业。

初中的第一堂体育课就是打乒乓球。初一还有一次学校进行乒乓球比赛。在那次比赛中,我一上场就输了,太紧张了,紧张到感觉手中的拍子都是铁一样,太重了,接不到球,也发不好球。那次后,我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乒乓球技就像是个笑话,自以为是的厉害,结果一上场就成了笑柄。那段时间我沉寂了很久,一直没摸乒乓球,到初三的时候,上体育课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自由玩得,还是选择了乒乓球。

后来经过沉重的学习补习考到市重点高中。在高中,高一就开始玩乒乓球。对于身高只有156的我来说,篮球实在太不合适,足球太累,腿短跑不快,羽毛球也不好打。对于乒乓球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高二,那时候学校正在申请省级示范高中,每天会都留1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老师把我们从教室赶出来,就去乒乓球台守着,那时候二十多个乒乓球台,硬是没有太松泛,经常是七八人挤一个。在这种竞争非常大的压力下,每个人都是竭尽所能的争取赢过对方,延长自己打球的时间。每个球友的进步非常大,特别是我自己。以前只是觉得乒乓球可以打发时间,后来就是为了打而打,完全沉浸其中,甚至有时候连晚饭都不去食堂吃,留在那里打球直到快上课。

毕业后,开始的几年工作特别紧张,压力特别大,每天都为了能够有业绩而奔波。一直都前年。公司安排外派一年。那一年里身在异国他乡,唯一的娱乐就是在健身房或者泳池或者乒乓球室。健身房每天人满为患,实在不愿意去挤。选择了乒乓球室。四张乒乓球台,只有3个人经常玩。我加入后,几本能够一直不换人。

这个时候也有不小压力,因为那三个同事的乒乓球技术真得非常牛,我经常看着都觉得自己一定不行。一直在旁边看了一个星期,想着:反正也不会死,再丑也没人说,上就是了。于是开始了非常正式的乒乓球进阶过程。有位50多岁的老熊前辈,在乒乓球上下过不少功夫,而且也专门请过私教一对一教。他跟我对打一个月后,告诉我,我更适合横拍,让我试试。我也抱着试试的态度,从蹲提抽开始,每天站墙十分钟,蹲提抽动作半小时,正式上场一小时。一星期5天这么下来,真得很厉害,可以跟他们再一个等级上对打。

后来外派结束回来,一直想找场地打乒乓球,但是自己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找借口的人,一直没有行动,直到上个月。直接行动,不再空想,买了乒乓球拍,直接骑车到体育馆。到体育馆后,一进去,全是专业级人在练习,那一刻有种逃跑的想法,等我走出门口,突然觉得太对不起自己了,多不容易跑来,连拍子都买了,竟然不去尝试。于是我直接在前台交钱。然后走进去,找一个台子问能不能加一个。之后就是从不熟练到后来的熟练,再到基本让身体适应的动作。这一个小时,让我又找回了挥霍汗水的爽飒。真好!

未来不可期,愿乒乓球一直伴随左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