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23
当孩子在三年级之后,一二年级的习惯无法支撑学习量变大,种类变多的情况,导致孩子常常晚睡,还会有各种磨蹭,影响亲子关系啊。于是找了很多本时间管理的书来看,主要以《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的两本为主,期间也有听到看到相关联的理论、故事和知识,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并归类记录了下来。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如何帮孩子时间管理,学到更多的是如何与孩子相处。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孩子可以说是一面镜子,将我们自己全方位的照出来,让我们不得不要学会自我面对,在挣扎和反省中去学会成长。我们总觉得对孩子付出了这么多那么多,其实孩子因为我们的成长过程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希望我们和孩子们能更好的磨合,即增进亲子关系,又成全彼此的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格维尔茨的成败效应:
1)努力后的成功效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因愿望得到满足而获得内心的愉快。
2)努力后的失败效应:经过极大的努力却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次数过多之后,往往会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
因此把握最近发展区,可达到成功效应,避免失败效应。也就是目标分解,逐步达成,即跳出了舒适区,达到学习区,又要避免恐慌区。
什么是超限效应?
当孩子写作业或者做事情的时候,如果被人不断地提醒、催促、唠叨、批评、指责,就会产生超限效应。
什么是内化过程?
把大脑的结构简化成新脑和旧脑以及脑干,新脑代表意识层,统治知能、情绪以及支配,是判断善恶,控制行为,表达知性和理性,传达喜怒哀乐的所在。旧脑代表潜意识,是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以及干劲的源泉,也是天生本能的基础,支配欲望。将外界接收进来的信息消化意识,再进一步消化为潜意识,就是内化的过程。
那么,脑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人的精力大部分都在处理情绪,意识层面的内容一直在活跃,那么他的潜意识层就没有机会和时间运转,妨碍了旧脑的生长,妨碍了一个内化的过程。
这里的解释,类似伯凡认知课中提到的积极数据和消极数据。积极数据看似有用,但消极数据往往决定更长远的问题。
管理情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别奢望一步登天,力争逐渐减少,而且坚决不放弃。
1、严重不幸: 认为不好的表现,不及时制止,会导致不幸的大危害。俗话就是想太多
【应对】一位心理学老师跟我讲她的心得,让我印象深刻,认为非常有道理: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而且越早暴露问题,趁早解决更好,青春期乃至成人之后的问题,很难纠正或者说花十倍都不止的力气去修正。所以犯错是正常的,要鼓励,要看见努力和进步的地方。
2、应该/必须: 类似伯凡认知课中所提的物理立场、设计立场、意象立场。有人的参与,人们往往都会采用意象立场,用自己的意志去想别人应该怎么必须怎么,但细想,出现这个想法,除了让自己更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充分理解事实情况,再来解决问题。
【应对】冒出 “应该” 必须这个想法时,要换一换角度,避免意象立场,听一听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针对性的帮助他。
(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的解释:比如我撞到了桌腿,我不会跟桌子说你真讨厌,而是会把桌子挪开或者揉一揉自己的腿。再比如,手机这个按钮很不好用,我们要么去改设计,要么去适应,不会生气。)
3、无法/不能: 对于孩子的所谓“问题”,家长“无法/不能”忍受或放纵。
【应对】无法和不能,要分清楚情况。 在保证安全和最底线原则的情况下, 应该说没什么无法和不能的,孩子的掌控权在于他们,自然后果可以让孩子承受。允许孩子有点点小偷懒,允许孩子有点点开小差,孩子内在需求被满足,心理被接纳和肯定,生理上会更专注。
4、自责内疚: 孩子犯错,家长自责和内疚,这不仅让父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无形中放大了孩子的问题。
【应对】没有那么好,不代表孩子失败,也不代表父母失败。孩子在成长中必然会犯错。放长远看在孩子的一生,可能没有失败这一说法。什么叫失败?永远不放弃希望怎么能叫失败。
1、学会情绪管理,把事情控制在10%内解决。
生气的权利在自己,你可以决定自己选择哪一种想法,“you have choice,that is important”。该用积极的想法还是消极的想法来看孩子、看这件事情?选择在于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你也可以判断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那些严重不幸、应该/必须,无法/不能、自责内疚等是否正确。
2、灭火口诀 一离二吸三凉水:
一离就是离开让人生气的现场,暂时离开让你生气的孩子。
二吸就是深呼吸,腹式呼吸,默默数十下吸气 十下呼气。越慢越好。(可以对着镜子)
三凉水就是用凉水洗脸。
1、榜样的力量:
妈妈像孩子示范了一个能够管理自己情绪的典范。在孩子眼中,妈妈生气了,没有对她发火,而是自己取反省,所以孩子也会学到如何面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 积极倾听(并开放式回应):
即 反映倾听。不批评指责,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建议,用自己的语言把孩子的感觉反映出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觉,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和聚焦问题。
1、12岁之前 大致四种: 吸引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
2、12岁之后: 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追求优越感
父母要回应孩子的行为目的,并需要给出正确的回应,一些偏差行为才会得以纠正。偏差行为并不一定指坏的行为,比如遇事畏难,消极等等,想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需要在很多细节慢慢培养。
总体来说,不要挑剔孩子的行为是否标准,而要关注孩子的贡献和付出,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引导孩子的正向行为,让孩子用好的行为在吸引注意这个层面就得到关注。
1、吸引注意:
不要中了孩子的圈套:不要让孩子“得到”关注,要主动“给予”关注,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主动关注。去找孩子身上好的行为,及时反馈,让好的行为保留,偏差行为自动会消失。
2、争取权利:
不要硬碰硬,控制好情绪,赋予孩子掌控自己的权利。
3、报复:
找到深层次的原因,不要用惩罚的方式让行为继续恶化,让孩子感觉到被爱。
4、自暴自弃:
当父母极度失望,孩子会自暴自弃。要用放大镜找进步点,找优点。多鼓励。打破习得性无助的循环,建立正向,积极的态度。
可以套用特有句式,来强制的调整自己惯性思维:“当...我觉得...因为... 我希望...”
表达“我的信息”前提是积极倾听,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父母允许孩子充分表达情绪(尤其是负向情绪),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才能够在父母表达“我的信息”时给予尊重和回应。
1、如何判断问题所有权:
第一个标准就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烦恼。孩子拥有这个问题。
第二个标准就是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没有烦恼,也没有对父母造成烦恼,没有问题。
第三个标准就是孩子需求得到满足,但超过约定时间,父母有烦恼,这个问题所有权就是父母的,父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准是孩子与父母的需求有冲突,需要共同协商找到解决办法。
2、判断的简易方法:
问自己两个问题,1.孩子的行为是否干扰到我?2.孩子的行为对自己或对他人有危险?如果答案都是否,那么这个问题所有权就不是父母的。这两个问题回答只要有一个是肯定的,这个问题都会属于父母。
问题所有权属于孩子时:要用积极倾听。
问题所有权属于父母时:要用“我的信息”。
少用“你的信息”(比如 “你怎样怎样...你不应该怎样怎样”)和孩子沟通,会造成孩子认为自己很差的潜意识。要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积极接纳孩子的情绪。
前提是确保情绪稳定,凡事先解决情绪、再解决事情 ,父母情绪首先要平静,感觉生气要:一离二吸三凉水
接纳、反映、讨论:
1、接纳: 是一种态度,不带任何价值判断和评价的包容心态。关心孩子本身的情绪,鼓励其描述自己的感觉,情绪和想法。
2、反映: 区别于反应,如同镜子一般,把孩子的感觉、情绪和想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确认我们认真的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照镜子一般,看出自己的情绪状态,真实的看见,才知道哪里可以调整。
这里的原理基于一项研究:如果一个人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他的神经就会镇定下来。语言对于疏导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3、讨论
1、身体语言:眼睛看着,平视,拉着孩子的手,抱着,认真听,让她感受到接纳和尊重。
2、重述:用自己的语言把孩子的想法说出来,尤其是把孩子想说而没说的感觉说出来,用疑问句,向孩子求证,像镜子一样映照孩子的感觉,不加评判,帮她梳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3、改句子:把孩子口中的“我”,换成“你”,反馈回去,让孩子思考是不是这样,不要加自己的判断,用问号结尾,引起思索。
4、举例子:孩子表达的模糊时,可以举例子问孩子,反复来确认孩子的想法。
5、摘要:就是把孩子的话整理几句话概括出来。
6、引导:当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孩子时,问她/他然后呢?后来发生了什么?怎么办的呢?引导孩子继续把他的想法深入下去,探索内在的感觉,引导他察觉自己想法。沟通的过程重在听感觉,不要上来就讲道理。注重孩子的感觉很重要,因为孩子的话往往是冰山上面的一点点,其下面还有他的感觉、想法和期待等等。
以上技巧归总一条原则给孩子传递:也许你的想法我不同意,但我会无条件积极的接纳你的想法和感觉,我允许你有自己的想法,更尊重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也相信你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1、通过接纳、反映的过程聚焦问题
2、用脑力激荡法找到可能的方法(脑力风暴,不评价,引导孩子想更多地办法,如果是我,我可能用...增加他们的解决办法)
3、评估每一个方法
4、从这些方法里挑出一个方法
5、确定行动的时间
6、反馈和评估,及时询问孩子行动的结果
目的:激发内驱力
孩子按照 时间表 完成任务,根据 星星表 获得红星, 兑换礼物表 得到奖励。
三表同时实施,才能激发外驱力,再配合美言录,即每天一句话,说出孩子做得好的具体行为,确保外驱力转化成内驱力。
(具体如何制定各种表,笔记里并没有详细阐述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书里的例子。)
1、时间管理的核心: 将控制权交给孩子,让其感受对自己,对时间的掌控。
2、时间管理的目标: 不是为了做更多的事情,而是搞定了还有玩儿的时间。对于大人来说,就是高效做事,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时间管理过程必然涉及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关键点是目标分解,将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小目标,将大难题拆成一个个小问题逐个突破。让孩子看到希望,也让父母看见进步。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拆解去解决。
3、时间表原则任务ABC:吃好,睡好,玩好,才能学好
A:吃好、睡好、玩好、学好(优先级顺序排列)。
B:运动、交友。
C:课外练习。
低年级: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一小时自主时间。周末至少有一整天或两个半天。
高年级: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半小时,周末至少半天。
在按时或者提早完成计划,保证了自主时间之后,提高完成效率,如做题准确度等等,保证一个原则,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考虑孩子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给予不同的奖励。并以鼓励为主要态度。
通过“三表”+“美言录”(每天一句话,鼓励),让孩子从自控到自律,将外驱力转换成内驱力。
孩子表现不好,很沮丧时,鼓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一、鼓励是注重孩子建设性去处理生活的能力。
第二、鼓励注重内在的评价。
第三、鼓励注重孩子的进步。
第四、鼓励注重孩子的贡献和付出。
总体来说,鼓励不是以结果论成败。
称赞转化为鼓励的两个条件:
1、称赞孩子的时候,是否发自内心地去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真心说出称赞的话语。
2、称赞要转化为鼓励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行为目的,包括父母和孩子两方面的行为目的。是其肯定努力和付出,不是想通过称赞来控制孩子。真心接纳,有感而发。
鼓励的六个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1、真诚接纳。2、尊重孩子积极的一面。(积极的看到好的一面)。3、注重孩子的努力和进步。4、肯定孩子的个别能力。5、避免说令人沮丧的话。6、从自我鼓励开始。
鼓励三段论:美言录
第一、描述孩子的好行为。
第二、描述父母看到这个好行为的感觉。
第三、用具体的言辞告诉孩子细节。
再加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
只说yes ,忍住不说but。
有些行为结果不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体验(危险的),所以这种需要和孩子商量讨论出解决办法,由孩子选择(choice)具体用哪个办法。
合理的行为结果设定要符合4R 原则,否则就可能是惩罚(惩罚注重的是个人权威,行为结果注重对孩子的尊重,且对事不对人):
Related 相关性 | Respectful 尊重性 | Reasonable 合理性 | Revealed in Advance 预先告知
孩子有选择权和承担权
整理笔记的过程挺漫长的,从开始看到第二遍看做笔记期间,就采用书里的一些方法给孩子培养习惯。其中每天记录要做的作业(包括课内和课外),并记录每一项的预估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我还没有去比对实际完成时间和预估时间的差异,就让孩子坚持这个习惯,这就足足花了大半年,现在才逐渐养成稳定的习惯。期间肯定也有吼啊,所以说情绪管理不能急,越急越沮丧。呵呵,这到底是给孩子时间管理呢,还是我自己的情绪管理呢?都有,所以说这是个彼此成长的过程。把这些整理出来,也是想让自己隔一阵子就看一下,提醒自己,生活是为了开心和幸福的,不是为了生气的。我们都有选择权,更甚者,我们的选择要起到扩大自己的选择范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