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基础,亲子间的积极阐述,助于提升孩子记忆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好的记忆能力能让孩子在学习中更游刃有余,同样是背诵课文,一些孩子很快就能搞定,一些孩子就算被留堂也未必能背下来,同样的时间善于记忆的孩子的效率值更高。

这在大部分学科中都会成为优势积累。为什么记忆力对孩子的学习影响巨大,原因就在于学习是一个添砖加瓦的过程,而记忆力,就是砖瓦之间的粘合剂,如果没有记忆力作为串联,可能连瓦片都没法加上去。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人的记忆力关乎先天和后天锻炼,遗传基因是一方面,但是在大脑发育时期,有关记忆力的能力培养可塑性极强,恰当的引导和培养方式能帮助孩子有效提升记忆力。

有关记忆力,这个词家长都不会陌生,但是记忆是如何形成的?用三个过程来理解记忆形成经历,编码、保持和提取。

编码过程是内容载入的过程,具体到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是如何记忆的?其中的关键在于注入自己的理解。同样的内容,一些孩子能很快记忆。

但是也有孩子需要花大量时间,记忆了还容易忘记,区别就在于理解的注入。以单词“picture”为例,在初级英语学习中这类算是长字母单词,在记忆拼写的时候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比如谐音法“皮鞋店里有阿姨”。

形成编码后如果长久地保留在脑海中,理解很重要,因此从编码到保持的过程中,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持这份记忆。

最后就是提取的问题,也就是将这份记忆搬运到实际中,很多考生到考试的时候大脑空白,这就是在提取环节处理不好的表现。当然在记忆环节的重点中,保持从来都是关键。

记忆分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对于早期教育的孩子而言,要实现好的记忆效果,有意识的记忆培养很关键。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状态不同,接收的程度、保持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

比如一些人有听广播的习惯,每日早报过后能记下来的信息可能寥寥无几,并且记下来的部分还会与生活中某些事物形成联系,而大多数内容会变得模糊,因为在听广播的时候人们不会去投入“心力”,也就是无意识的接受信息过程。

高效的记忆是有意识记忆,有意识记忆也是学习记忆中的主流记忆方式,有指向性的记忆能够充分调动大脑的记忆能力,减少浪费徒劳的时间。

以背诵课文为例,复读机式的诵读而不付出心力,这样的方式充其量只能说是用来培养语感的,能保持的记忆很有限。这也是不同学生背书效率差别的原因之一。

擅长图像记忆

记忆特点是大脑对记忆内容留驻强弱的能力侧重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大脑擅长图像记忆。 人们对视频、图像的记忆能力优于文字,相比文字的表达,画面更容易印刻在脑海中,同样的画面在人脑中保持的时间更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知识学习中喜欢用结构图等来帮助知识点记忆,除此之外,大多数英语单词学习APP中也会采用大量的图片记忆方法来强化使用者背单词的能力,看到图片后联想到单词,相比传统的课本背诵,更有画面感的记忆也更高效。

逻辑记忆

逻辑是把分散孤立的内容进行串联,尤其是在知识点的串联上,由于学习是阶段性的,时间拉得越长,知识点间的联系越弱。

由此用逻辑串联将所学知识联系,形成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记忆内容。比如以上说到的结构图在大多数学科中都是通用的,比如生物学习中的结构树,比如 历史 学习中的时间逻辑等等。

顺序记忆

顺序记忆其实又可以看做是分类记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很好地理解顺序记忆,在记忆手机号码的时候,11位数要怎么记忆呢,大多数人会选择将数字进行分组,344或者443等都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去记忆手机号。

同样的,日常学习中顺序记忆也普遍存在,比如单词的记忆,通过分类的方式一次可以记忆很多单词。对于早期知识积累来说,有效的记忆方式能大大提高效率和记忆机制中“保持”这一过程。

在《孩子的大脑》一书中,脑神经专家阿尔瓦罗·比尔巴鄂提到了一个观点, 孩子的记忆力发展与亲子谈话具备密切联系,因为在讲述某个人的生活和一个虚假故事时,孩子的记忆力正处于构建和组织高峰。

结合记忆的三个特点,用积极的阐述来强化孩子的记忆,最容易付诸实践的是讲故事 ,故事中有情节发展的逻辑,有一言概括的场景转换,也有人物活动的详实描述,将孩子带入一个丰富的故事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

顺序的建立和细节强化

顺序的建立可以通过日记来实现,最初级的日记形式是类似流水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日记的记录形式进行升级。

除了用时间线记录一天下来发生的事,其中的简略、详实如何分配,在记录的过程中其实是孩子大脑回放一天的过程,有深有浅的记忆能够让孩子的大脑更灵活,强化理解能力。

在强化细节内容问题上,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一天结束后就孩子当天的活动引导他们表达,看似流水账的内容中父母完全可以深挖一些事情来引导孩子积极阐述,久而久之,记忆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遵循遗忘曲线去回顾记忆

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针对性的进行反复记忆是记忆保持的有效办法。人脑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遗忘的很快,这一情况就需要反复去温习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其实也是在强化记忆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父母在和孩子的交谈中也可以帮助他们回顾更早之前的内容,另一方面温习也可以体现在周记上,养成好的记忆习惯,在学习记忆中才能拥有更高的效率。

强化记忆的方法很多,在现代教学中其实助力孩子强化记忆的各种形式已经很成熟了,不管是图像视频记忆、逻辑记忆还是顺序记忆。

但是在生活、家庭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父母要做的是让这些记忆习惯植入孩子的生活,潜移默化下记忆能力自然能得到强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