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讲“70年代高粱米才是主食”,为何高粱米淡出了人们餐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18
在五十年代初期,回到山东老家广饶西关时,我吃的是红彤彤的高粱面,难以接受,甚至因此哭泣。母亲为了安慰我,会去街上买火烧。到了1968年文革时期,我去西北外调,途径郑州时停下来看了看。饭馆里只有凭粮票才能买到的红高粱面的面条,没有白面的主食可买。1968年年底,我毕业并分配到了唐山柏各庄军垦农场,那里的口粮大部分是高粱米,大米和白面很少。在北京,我从未吃过高粱米,觉得它很难吃,对于饭量小的女同学来说,更是难以下咽。指导员赵太膜甚至会用木棍敲打饭笸箩,强调吃高粱米饭是路线问题。那些往事让人不愿回首。
那个年代,全国人民生活困难,节衣缩食,每人每月的粮食定量供应,一般市民是24斤,其中20%是细粮,80%是粗粮,以高粱米、玉米、地瓜干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连年丰收。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小麦和大米的亩产翻倍增长。再加上副食品的丰富,细粮供应过剩,粗粮反而成了稀罕物。高粱米主产于东北黑土地,以前产量高,易管理,大部分用于牲畜的饲料。现在种高粱改为种水稻,东北大米全国闻名。现在大米、白面都吃腻了,高粱米虽然退出餐桌,但在造纸行业中却成为主要原料。
实际上,高粱米是很美味的。在东北,传统习惯是东北人吃米,关内北方人吃面,这是中国人的地域生活习惯。在东北,有“高粱米水饭小咸鱼”的顺口溜(辽南地区是高粱米饭黄花鱼)。高粱米干饭、高粱米稀饭都很香甜美。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北粮南调,东北居民的粮油供应突然减少,食用油居民每人每月由半斤减少到每人每月三两。后来引进了一种高产的高粱,叫晋杂五,虽然产量高,但壳子特别多,口感极差,完全失去了高粱米原有的香甜味。这种高粱入口发涩,很难下咽,但由于高产,在全国推广。
那个年代,居民供应的品种有限,除了极少的米、面之外,就是玉米面、玉米碴子和高粱米。没有出现晋杂五之前,高粱米饭还是很好吃的。但自从粮店全部改供晋杂五后,情况就变了。中国是文明古国,哪朝哪代,只要老百姓不满意,社会上就会流传民谣。因此,东北地区就有了“晋杂五、晋杂五,既难吃,又难煮”的民谣。现在粮食充裕了,没有人再去播种晋杂五了。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不愿触及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香甜的高粱米已被淡忘,而记忆犹新的却是难吃、难煮的晋杂五。
如今的高粱米在东北已成为健康食品,价格比大米、面粉还要高。东北产的高粱米有一个品种叫“大红袍”,穗大、颗粒也大,煮饭满屋子香气四溢。自从晋杂五出现,就再也嗅不到那香气了。建议大家品尝一下“高粱米水饭小咸鱼”,当然要是在炎热的暑天那就更正宗了。大概是因为口感太差,粗糙难咽。
七十年代不是以黑面和籼米为主食吗?逢年过节每人给2.5公斤稻米和富强面。八十年代末我去瓦房店收苹果,在农民家里还吃高粱米粥。没有觉得难吃,老乡还让我往里加干饭,怕吃不饱。杨家乡,那个村忘记了。村民很纯朴,人很好,当时是国光苹果拿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