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 天道 :何谓仁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2021.12.29周三阴D36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06

《庄子》外篇 天道



【原文】

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1],不废穷民[2],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3],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扰扰乎[4]!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5],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6]。老聃中其说,曰:“大谩[7],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 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 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 中心物恺[8],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老聃曰:“意,几乎后言[9]!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10]?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11],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注释】

    [1]敖:通“傲”,傲慢。无告:有苦无处申告。[2]废:遗弃,丢弃。[3]经:规律,法则。[4]胶胶扰扰:麻烦的样子。[5]谋:出主意。徵藏史:徵,通“征”,掌管文献书籍的官员。[6]繙(fān):反复申告。[7]大谩:太繁琐,空泛。[8]恺:欢乐,和乐。[9]意:通“噫”,感叹词。几:危险。[10]牧:教育,养育。[11]偈偈(jié):用力的样子。

    【译文】

    曾经舜问尧,说:“作为天子,你用心如何呢?”尧说:“我从来就没有侮慢过那些有苦无处申诉的百姓,也不抛弃生活无计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民,哀怜那些死去的人,爱怜孤儿和寡妇,这就是我的用心之处。”舜说:“这样做虽说不错,但以大道来看就未免太狭隘了。”尧说:“那你还想让我怎么做啊?”舜说:“ 自然而成形迹安宁,像日月照耀,四季运行,像昼夜交替,形成常规,像云彩随风飘动,雨水润泽万物。 ”尧说:“整日里纷纷扰扰啊!你,跟自然相合;我,跟人事相合。”天和地,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博大的,黄帝、尧舜共同赞美它们。所以古时为天下之王的人,还要作什么呢?像天地那样虚静无为就是了。

    孔子去西方,打算把书藏到周王室去。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王室有位掌管府藏坟籍的官叫老聃,已经免职回家,先生想要藏书,就去试试依靠他。”孔子说:“好吧。”

孔子前去拜见老聃,然而老聃对孔子的请求却不答应,于是孔子只好翻检众多经书反复解释给老聃。老聃中途打断孔子的话,说:“你说得太冗繁,希望能够听到有关这些书的内容大要。”孔子说:“要点就在仁义。”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是的。 君子不仁就不能成长,不义就不能生存。 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还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呢?”老聃说:“那我再问你,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 中正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 ”老聃说:“噫!你后面所说的这许多话几乎都是浮华虚伪的言辞!兼爱天下,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对人无私,其实正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先生要想使天下不失去其养育吗?则天地原本就有恒常之规则,日月本来就是光明的,星辰本来就排列有序,禽兽本来就是群居的,树木本来就有植立之处。先生只要遵循自然规律,沿着大道前进,就可以达到目的;你又何必这样努力地标榜仁义,这就像敲着鼓去追捕逃犯那样,你不觉得可笑吗?唉,先生这种学说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2021.12.30周四晴D36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07

《庄子》外篇 天道



【原文】

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1]:“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2]。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而余蔬,而弃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不应。

    士成绮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刺于子[3],今吾心正却矣[4],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恒服,吾非以服有服。”士成绮雁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5],而目冲然[6],而颡頯然[7],而口阚然[8],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动而持,发也机,察而审,知巧而睹于泰,凡以为不信。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

    夫子曰:“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9],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形德仁义,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10],不亦大乎!而不足以为之累。天下奋棅而不与之偕[11],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12],极物之真[13],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注释】

    [1]士成绮:虚构人物。[2]百舍:三千里。指路途遥远。舍,三十里为一舍。[3]刺:讥讽,讽刺。[4]却(xì):通“隙”,裂缝。[5]而:通“尔”,你。崖然:傲慢。[6]冲(chōng)然:怒目而视的样子。[7]颡(sǎng):前额。[8]口阚然:口张大的样子。[9]遗:遗憾。[10]有世:统治天下。[11]棅(bǐng):通“柄”,权柄,权力。[12]假:通“瑕”,瑕疵,污点。[13]极:深究。

    【译文】

    士成绮见到老子,便问:“我听说先生您是位圣人,我不远万里,就是想能见到你,走了上百天,就是脚掌上磨出厚厚的老茧,我也不敢停下半步,急急忙忙地跑来见你。但是现在见到先生,我觉得你并不像圣人。老鼠洞里掏出的泥土中有许多余剩的食物,看轻并随意抛弃这些物品,不能算合乎仁的要求;您到处堆满了食物,但是还依然贪心地聚敛财物。”老子听后默默地不做声。

    士成绮第二天又来见老子,说:“昨天我挖苦过您,今天我已有所省悟而且改变了先前的嫌隙,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说:“你所认为的圣人,我从来就不曾奢望过。过去你叫我牛我就称作牛,叫我马我就称作马。如果我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人家批评我,而我却不接受的话,那就是罪上加罪了。我顺应外物总是自然而然地接受,我并不是因为要顺应而有所顺应。”士成绮像雁一样侧身而行,不敢正视自己羞愧的身影,蹑手蹑脚地走向前来问道:“修身之道是怎样的呢?”老子说:“你的仪容庄重而严肃,你的眼睛如此专注直视,你的额头高高凸起,你的言论凶猛暴烈,你的体型高大威猛,好像奔马被拴住,身虽休止而心犹奔腾。你的行为暂时有所强制,一旦行动就像箭发弩机,你明察而又精审,自持智巧而外露骄恣之态,凡此种种都不能看作是人的真实本性。如果边境上有人像你这样有意造作的话,他们就叫做窃贼。”

先生说:“道,包容任何大的东西也不会使其本身穷尽,对于任何小的东西也从不遗漏,天下万物都存在着道。广大啊,道包容一切;深遽啊,道不可测知。推行刑罚德化与仁义,这是精神衰败的表现,不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谁能判定它!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一旦居于统治天下的位置,不是很伟大吗?可是却不足以成为他的拖累。天下人都在奋力争夺统治权力,而至人却不与他们相同,谨慎持守真性,不为外物所吸引而发生改变,审慎地深究事物的本原,持守事物的根本,所以能将天地万物置之度外,而自己的精神不受干扰。与大道相通,与道德相合,斥退仁义,摒弃礼乐,那么,至人的心也就趋于平静了。”
相似回答